让侨批故事“声”入人心
——记广东江门原创诵读剧《侨批·中国》
栏目:视线
作者:黎禹君 易航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江门原创诵读剧《侨批·中国》剧照 谢苑婷 摄

  他,是一名侨批水客,也是一名新中国的邮递员,更是一名等待着亲人归家的人。他送达的侨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游子对故土的深深思念与对祖国厚重的爱……近日,由中共江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指导,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中共五邑大学委员会出品,江门市文联等执行的原创诵读剧《侨批·中国》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首演。

  广东省江门市是侨批文化保护研究重地。《侨批·中国》是江门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侨批文化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实践,对进一步唤醒海外侨胞共同的家国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中共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侨批·中国》这部剧把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相结合,用艺术书写今日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期待这样的梦想开花,开得绚烂,不断打磨成为精品之花。

  《侨批·中国》主要以侨批为载体,采用沉浸式戏剧体验和信使诵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从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精心挑选10封家书,以“信使”为主线,以舞台形式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借以角色扮演以及故事情景再现的戏剧形式,回顾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江门籍华侨海外谋生的艰辛、对故土的思念。该剧让侨批故事“声”入人心,更是百年华侨精神的时代回响,对用侨批故事讲好侨乡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推进江门市“侨都赋能”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半年前,《侨批·中国》导演、五邑大学美育教育中心主任宋思轩接到这部剧的编排、导演任务。为了更直接了解侨批背后那段历史,主创团队深入台山等地开展调研,亲身感受当年华侨出洋的场景,从侨批、金山箱等文物中寻找创作灵感。“追寻艺术的创作本源,一定要走在大地上。”宋思轩说。

  宋思轩和广东省话剧院编导朱海链“强强联手”,一人负责整部剧的框架,另一人负责表演的细节。两人多次碰头讨论故事编排,最终决定以诵读剧的形式呈现,以张强和张辉兄弟为中心轴将整部剧串联起来,表现10封侨批中反映的浓厚的家国情怀。宋思轩说:“剧情基本是真实存在侨批中的故事,希望大家从侨批中了解国家所经历的这段历史,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朱海链也特地前往台山银信博物馆等地专门查阅、研究侨批,回眸那段历史,感受当年华侨漂洋过海的艰辛历程。“那些老物件给了我莫大的冲击,老一辈的华侨只能通过银信掩盖自己出洋谋生的艰辛,表达自己对家国全部的爱。”朱海链说,“这也更坚定我一定要排好这部剧的信念”。

  剧中大部分演员是五邑大学的理工科学生,有些学生此前没有接受过任何舞台训练。《侨批·中国》的创演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争相学习的氛围。大家在课余时间除了加强表演训练,更要加深对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认知,深入了解侨批的历史文化内涵。《侨批·中国》中张强饰演者、五邑大学学生麦瀚超说:“侨批历史对于00后是一段相对遥远的记忆,在开始排练前,我花了大量时间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阅读大量真实的侨批文物,深深体会到侨批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回忆起这部剧,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努力地去诠释各个角色,令人难忘。剧中哥哥对于弟弟的那份亲情、每一个场景所呈现的浓浓家国情怀,让我的泪水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这部剧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导演将五邑大学校内外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了《侨批·中国》。所有演职人员的辛劳,浓缩成‘家国情怀’四个字。”《侨批·中国》艺术总监、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说。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