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旷达高远的爱国之歌
——读钟兆云长篇小说《海的那头是中国》
栏目:品读斋
作者:郭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的那头是中国》
钟兆云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出版

  前段时间收到就职于福建党史研究室的钟兆云的新著——长篇小说《海的那头是中国》。捧着这本厚厚的近700页的书,钦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钟兆云一直是我的标杆和榜样,他是能将党史与文学有机结合的作家,这部新作《海的那头是中国》更是如此。

  反映抗战的作品很多,限于作者的阅历和学养,不少作品只是立足本土,带着成长和地域的痕迹,有相同的政治和时代因素,同质感比较强。钟兆云却没有将故事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闽西红土地上,而是一开篇就将笔触荡得很远很远,由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美籍华裔历史学者顾华的视角,来审视海外华侨赤诚爱国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书写晚清以来,海外华人华侨命运变迁和爱国报国的长篇小说。虽然华裔学者带着家族使命探寻历史的创意不够新鲜,但是由远及近、深入浅出、现实与历史、海外与中国不断交织的故事结构,让这部小说的立意旷达而深远。

  小说主人公美籍华人顾华是一位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他出生并成长在美国,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作为学者,他一心做着研究。关于抗战,关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现实问题,他都在扎实的实地调查研究中得出属于自己的、符合人类公平正义客观价值取向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使得这部小说跳脱出中国国内惯常的思维方式,拥有了跨越山海的辽阔视野、跨越国界的深情厚谊、跨越民族恩怨的客观评价,当然更多的是无论怎么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都脱不了的中国基因和家国情怀,这些都赋予这部小说旷达深远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的特质。

  从日本到俄罗斯、缅甸、美国、中国台湾,最终回到家乡闽西,探寻历经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父辈的足迹,从日本战犯到有志爱国青年再到南洋机工……钟兆云把我们多年来对过去百余年来历史进程中一些人物命运的批判和思考纳入小说时空,写出了两大华侨家族的命运变迁和恩怨情仇。那些栩栩如生的人和事,不再是我们惯常思维所了解的,不再是从学校教育、史料知识和网络中获知的,而是通过一次次实地走访、档案查阅、口述历史、乡野调查中得来,揭开峥嵘岁月里华人华侨们隐秘的爱国行动及被时局左右的无奈个体命运,令人感慨,令人信服。正如作者所说,史实的活页胜过任何言语。当以主人公的父亲为代表的那一代有为青年从发黄的档案中复活,他们的青春、爱情、理想、抱负……无不让人动容、敬畏。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还认识到“南洋机工”这个群体。这是一批出生成长在海外的年轻人,他们舍弃温暖慈爱的父母、优越富足的生活,毅然决然回到陌生的祖国,为抗日奉献自己的学识和才能、生命与热血。据记载,志愿回国援助抗战的南洋机工前后有三千多人,分九批回国,组成了堪称二战中最大的民间运输队。有一千多名华侨机工捐躯于此,与祖国的山川融为一体。“战争让我们长大,有国才有家,在抗战这艘神圣的大船上,我们要与祖国人民一道航行。”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些豪气干云、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令人敬仰。

  如果说立意的旷达高远是这部书鲜明可贵的特点的话,那么充满诗意的典雅深邃的语言则让这部小说熠熠生辉。我的印象还停留在钟兆云与他的姐姐钟巧云合作的长篇小说《邻里》《乡亲们》里跳脱轻快的乡村俚语、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语言,或是其作为党史专家的冷静严谨的文字之中。所以甫一翻开书,我的第一感觉是:走错房间了?如一开篇:“自杀的人躺在落红繁杂的坡地,斑斑血迹像盛开的德尔花儿,一把手枪冷冷地落在他扭曲的躯体旁边,不远处,努力在世间开到荼靡的樱花,几乎繁华落尽,不复浪漫,曾经的倾国倾城,抵不过风云一变。”这样诗意的文字构筑了这部小说典雅的气质,使这部原本比较厚重的小说顿时轻盈灵动起来。

  中国的革命史是由一批批青年人挥毫泼墨写就的,这是革命的中国,也是青春的中国,这里不乏许多海外华侨华人。这是一个始终遥望祖国、心系祖国的群体。在祖国危亡之际,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选择慷慨赴死,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选择,是一大群华侨青年的选择,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和觉悟,让一个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敢于直面那原本可以避开的淋漓鲜血?换作今天的我们会如何?《海的那头是中国》全面诠释了这个可爱可敬的群体。历史在前进,民族在繁衍,祖国一直是海外华侨华人坚决维护的家园,华侨华人的拳拳爱国之情,他们的牺牲奉献、英勇奋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情结,绘就一幅壮美鲜活、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奏响一曲深入骨髓、旷达高远的爱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