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行记
栏目:旅途
作者:王法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出满洲里东南行二十余公里,沿途苍苍绿绿,那是草原和远处的淖泽,至一处建设中的高架桥,折东,路途就大不如前了,有凸有凹,也有挂着琼渝皖鲁等地车牌的哈雷摩托车轰鸣。烈日之下,司机自然困倦,加之车队长龙,徐行已万幸矣,遑论高速?极目远观,青草、白云、牛羊、马群,也有游客停车和牧民合影,以牛羊做背景珍记美好。但熙攘和尘埃依然扰我心绪,使人恹恹欲睡。好在歌者斯琴清音泠泠,让我时不时从迷糊中激灵、揉眼,再看四周的人影和地阔天大的翠屏。

  未几,于海洋惊叫:“看!远山的云。”哦,一些厚重的云在视线至极的山丘上低缓地游弋,仿佛压低了地平线,好在山丘就在前方。经过二十分钟的行驶,那片游弋的云就展现了真面目:大片大片的羊和奶牛不紧不慢地食草,像潮水一样蔓延。日光直射,逼人的光线里的蒸汽稀释了草的碧绿。直觉告诉我这里必然有大泽巨川,这么想着,深吸一口气,空气里就有了清新湿润的气息,心生欢喜,也就不觉得在烈日炎炎下的旅行是一种苦差了——在虫鸣如潮的乐章里,开始了为之一新的旅程。

  大多时候手机没有信号,同行者珍惜这样的机会,也不愿入睡。不知几许,远方出现了一线模糊的明亮,明亮得近乎幻觉,导游说那是额尔古纳河——草原人的母亲河。开窗,草香与花香随风荡进车内,新鲜馥郁,人也振奋,说笑声起,心生的喜悦像无名花草沐浴阳光的况味。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正源,中俄界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境内,全长1666公里,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所描述的“右岸”,即是这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它是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众多少数民族发祥地,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涛声叩醒了大河的岸,也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宽阔的水面静水流深,下车驻足,伸手入水,凉沁沁的。一个波浪涌来,再一个波浪涌来,就打湿了青葱的芦苇和鞋子。一河欢腾一河雪浪,还有鱼脊一样微耸的潮头,不停息地向前;有帆船,天际一般的渺远,但能骁勇地忽闪。一山接一山,大河流平川,间或在高处攀爬一段,可见河床的砾石和蔓苔,蓦地又一个迂回,滚入低处成巨大的空旷宽远。

  徒步追随大河蜿蜒,渐入高约盈尺的草丛,河岸的泥土软软的,令人惊心,恐怕陷入,好在草是友善的,踩下去就可密织成路。瞭望大河对岸,风车、马匹、欧式木屋还有搬动家什的男女,都有灵动的感觉。

  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坐下来,谛听河流的声音。起初是细切的,仿佛来自地下的细流涓涓;再听,声音就开始急切并厚重起来,最终成了澎湃之音。它是倾诉,还是讲述,抑或是啸歌,没有人可以知晓,但我想,长居于此的万物自然会神悟和洞察——额尔古纳河,你想说什么呢?你在说什么呢?

  坐得久了,大河似乎也合着我的心绪,开始幽幽地呜咽起来了,风烈,草摇动了声响。哗哗——哗哗,显得这紧绷着的湛蓝穹庐之下幽静得令人惊悚。

  黑山头不是山,是大丘,因着阳光更近一些,草木也就茂密丰富,有松树,高拔修长,针叶油亮;有冰草,生翠吐香,姿态温润,显得丘体活泼舒展;鸟鸣声声,虫叫啾啾,交织一起,此起彼伏,不能名其一处也;倏然,一只饮水的狍子窜出,哗啦啦地划出一根草线,在阳光下细碎地拨拉出自然的声音。

  车行一个小时,就到了被誉为亚洲第一大湿地的“额尔古纳河湿地” 。据导游介绍,湿地是额尔古纳河与根河、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交汇处形成的泛洪平原和三角洲,是目前国内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纵目湿地,大河慵懒、地形平缓、视野开阔,灌木丛丛、水草叠茂,涵盖了除原始森林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实为许多珍奇异兽重要的栖息场所。

  登上观景台,脚下的根河像一支巨大的水彩笔,将宽阔的河谷描绘成如诗如歌的绿色画廊,曲水流淌,环抱草甸,岸边矮树丛生,一望无际的绿色接天连叶,空旷安静,偶有野鸭和灰鹤惊飞,一滩的阳光也就纷纷扬扬了,经纶世务者,望之息心,所有的浮躁和焦虑,顿时被荡涤得无影无踪。

  晚宿拉布大林。小城除了游人和商贩,也就非常清冷。街衢宽广,小店密罗,透着热络和兴奋。出城,星河浩瀚,壮美无极,河风掠过,醉迷众生,胜却人间无数。心想,这等景致,一定是上苍精心布设的,遥念故里,不禁祈望上苍亦赐我辈家园此等颜色——无妨,十分之一亦足矣,忍不住合十祷告。

  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峥嵘有祥和,生机勃勃;斗折蛇行,也一路奔涌,岁月更迁,庄丽无恙。额尔古纳河流光溢彩,也敦朴守拙,春晴、夏雨、秋风、冬意,透着格外的特色让人赞佩和惊叹。山河迤逦,人们富足,在晨光中启程,回望简朴小城,静如尊佛,对居于斯地的人们便有了由衷羡慕之意。

  淑气黄鸟,晴光绿苹;洪波涌起,星瀚其里;沙洲历历,萋萋芳草,葳蕤叠茂,勃勃生机,这就是我看到的——也是我心目中的额尔古纳河啊!

  额尔古纳河,呼伦贝尔最美的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