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扶贫路上攻坚人
——评小说《春到茶岗》
栏目:徽派艺评
作者:施晓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到茶岗》是淮南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储兆庆创作的一部记录驻村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见所闻的长篇小说。该作品先后入选全国“助力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主题出版物目录、2020年安徽省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荣获第三十四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二等奖。这部聚焦现实题材、讴歌新时代、兼具深度和温度的文学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具有时代画面感。作品的重点,是通过驻村扶贫干部王有根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亲身经历,串连起茶岗村干部吕先业、成功商人林木春、返乡创业者杨凡平及发展家族技艺的夏小慧、罗守进一系列人物,对改变农村面貌不懈奋斗的感人故事。以前任村支书杨老书记、富而返贫的吕先富、先富带后富的杨凡平这些人物,连接起农村发展的过去与现在,既讲唯物论,又有辩证法。无论是对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对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该赞扬的赞扬,同时也能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小说反映中国农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发生了巨变,但物质贫困依然存在,精神贫困更为普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办更多的事、更好地办事”,这是历史沿革和时代变迁的真实存在。作品没有将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农村对立起来,没有选择性地刻意贬低、刻意溢美。譬如在“美丽小镇”建设过程中,将年久失修的镇(公社)老礼堂修建成为开放式礼堂兼讲堂,再铺上步道与文化广场连成一个整体,在礼堂两侧和背面建成文化墙,构成“一场(文化广场)、二堂(礼堂、讲堂)、三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四墙(宣传政策、村史文化、村规民约、发展愿景的文化墙)”,具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向共同富裕道路艰难迈进的象征意义。

  二是充满生活烟火气。书中每个主要人物出场,都伴有与之相关的身世故事、情感故事、婚姻爱情、家长里短,以及他们面对公与私、得与失时的内心争斗与盘算等等,真实可感,充满了烟火气。如杨老书记卸任时没有推荐杨凡友接班,却私下嘱咐吕先业多带带杨凡友;“倒插门”到高家的杨凡平,在王有根建议下选择回乡创业;失去丈夫的夏小慧谨慎处理再婚等诸多人情世故、生活细节,都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再说场景。书中有很多场景描写非常精彩,譬如在集市上听大鼓书的段落:“主人家少不了摆上一两张八仙桌、几把椅子和几条大板凳,烧上几瓶开水,再泡上一壶茶。遇到大方好客的,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甚至糖果。当然那也就是摆摆样子而已,主人客气地招呼大家来吃,大家也都自觉,要么不吃,要么一边称谢一边象征性地捡上几颗抓上一撮。”将当地的民风民情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是这些人间的烟火气、世俗味,使作品没有陷入图解政策的泥潭。

  三是记录扶贫路上攻坚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既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工程,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缓和贫富差距的硬任务、硬指标。《春到茶岗》主人公的扶贫点恰巧是其家乡,扶贫中他采用先斩后奏的方式硬闯“夫人关”。小说还通过写市长到扶贫联系点调研,交待了市领导包点联系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到蹲点基层调研,不仅在次数上、时间上有硬性规定,在吃住行等方面也有具体规定。这一方面说明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同时也表明执行落实上的艰难。

  四是体现责任与担当。作为淮南市直机关干部的储兆庆,坚决拥护党的大政方针,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体现了国家公职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之余,他还将自己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呈现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还涉及国企下岗、面向农民的房地产、超生等,有褒有贬,有赞有弾,无不出于民众写作者的视野与视角,体现出了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最后提一点建议。小说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描述了扶贫工作队长与帮扶对象、项目责任人、引进人才、各级领导、同学校友、妻儿父母的相处之道,却没有对朝夕相处、休戚相关、更容易出现戏剧冲突和故事叙说的扶贫工作队内部关系着力发掘。可以设想,如果作品中有不同背景、境遇、年龄和性格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普通队员的人物形象出现,将他们对扶贫工作的理解认识、摩擦纠葛和情感变化有所展示,多维度、多视角、多侧面表现扶贫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可能会让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扶贫故事也会更加精彩、生动、深刻、全面。

  对于“主题创作”文学作品,应景无碍出佳作,命题也有好文章,关键在于作者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为谁立传。只有以人民为本位、根植于现实的土壤、遵循艺术规律,真诚反映而不是虚饰生活,勇于直面而不是回避真相,才有可能创作出吐纳民众胸臆、牵动百姓情感的优秀作品,储兆庆的小说《春到茶岗》无疑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 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