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美美术馆双展聚焦“瓷之艺”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宜兴青瓷:宜陶青韵】

大百宝葫芦瓶 谈青窑艺

  长期以来,公众对宜兴紫砂耳熟能详,而宜兴青瓷却有些“深藏闺中人未识”的味道。而近日在北京人美美术馆举办,由宜兴市政府、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人美美术馆承办的“宜陶青韵”——宜兴青瓷艺术北京展就是一个了解宜兴青瓷的机会。

  宜兴青瓷产品千姿百态,釉色青中泛蓝,有“东方蓝宝石、精美碧玉器”之称。展览汇集了近年来宜兴青瓷传承和创新的各类作品,风格多样,均为不同流派的代表之作,是当代宜兴青瓷艺术品的一次集中亮相。《开片三鱼瓶》《点彩三头孔雀瓶》《仿哥窑苏武牧羊》《窑变斗笠碗》《天马行空、平步青云》《繁华》《心如静莲》《荷花梅瓶》《观耳瓶》等118件(套)作品,既诉说了宜兴青瓷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巨变,也反映了当代宜兴青瓷发展的精神面貌。

  青瓷的出现是中华陶瓷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是由陶质向瓷质飞跃发展的产物,商周时期的宜兴已开始大规模生产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东汉到两晋时期,青瓷生产空前繁荣。其后,因宜兴多种类陶瓷艺术品的出现,青瓷自唐宋后日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政府设立“恢复宜兴青瓷的试制和生产项目”并取得成功,宜兴青瓷发展创新成果颇丰,目前已经形成谈青窑艺、碧玉、碧云、中远等众多品牌,产生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形成了宜兴青瓷独特的文化脉络和艺术风格。

  现代的宜兴青瓷不限于传统的仿宋代哥窑、弟窑的产品和传统器型,釉色多达数十种,其窑变、飞红令人惊艳,嵌金丝、重饰釉、露筋、彩绘、浮雕、雕刻等装饰手法层出不穷,杯盘瓶罐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充分表现了宜兴青瓷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龚循明:走在当下】

印象山水之十七 龚循明

  北京人美美术馆地下一层展厅里开了“一扇窗” ——透过窗棂,阳光在平静的河面上泛起点点金光,那是展厅内的射灯映射在瓷板画富有光泽的釉面上所带来的奇妙视觉感受,窗外的河景随着观众脚步的移动也变幻莫测。由人民美术出版社、贵州民族大学主办,人美美术馆、上海国稷美术馆承办的“走在当下——龚循明陶瓷绘画作品展”近日在北京人美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龚循明近年来创作的近50幅作品,呈现了陶瓷绘画的时代精神与崭新面貌。

  龚循明1977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 40多年来,他试图呈现陶瓷材料的可诉说性、陶瓷绘画自身的语言结构和写作方式、陶瓷绘画在当下与其他绘画艺术的平行性比较与研究,是走在陶瓷绘画前沿的探索者与开拓者。带着“什么是陶瓷绘画”的疑惑,龚循明反复思考,坚持在陶瓷文化的历史缝隙中去寻找,从东西方的绘画历程中去印证。“我的创作过程历经开片瓷的纹理演释、橘皮状釉面的‘光波’闪现、硅酸盐材料的‘玻璃相’生发。出入青花、色釉、彩绘等不同‘瓷的诸生相’中,经历了很多失败和十年的沉积,我得出的结论是走出材料,不倚重材料。材料与我的创作同步行走、相互自由、不为所累。”他说。

  这些作品涵盖3个部分:庚子记事系列、艺术家十余年来对印象山水的研究,以及他走进当下的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龚循明放弃了再现的绘画表现手法,采用图式符号化的平面表现方式,从而回归到事物本真的认知,同时他通过对陶瓷材料特殊性语言架构的研究,呈现了强烈的陶瓷玻璃质感审美取向,由此符号的传递与材料碰撞产生了神奇的魅力。“他最初从陶瓷材料介入绘画,进行语言探索,再到今天走出材料、去技术化的创作,注重个人创作的纯粹性。在这个漫长艰难的探索过程中,龚循明的作品始终保持个人生活感受真切、民族意识浓郁、艺术视野广阔、当代气息强烈、语言表达纯粹的特点。”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张景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