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跨越百年的草原青春之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曲跨越百年的草原青春之歌

  ——内蒙古艺术学院原创话剧《战士与战马》(暂定名)汇报演出及专家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着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蒙古艺术学院精心策划创排的话剧《战士与战马》(暂定名)于9月23日、24日在呼和浩特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进行了汇报演出。

  话剧《战士与战马》 (暂定名)改编自萨仁托娅、李东东的长篇小说《远去的战马》,讲述了蒙古族小伙子苏克生于乱世却自强不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历练成长为一名骑兵战士的故事。苏克与他的战马“天驹”一起驰骋疆场、浴血奋战,深情演绎了战士与战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深沉情感,传唱了一曲慷慨激昂的英雄颂歌。

  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剧作家曹路生担任编剧。曹路生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改编,以精简有效的戏剧手法令故事的整体表达精致流畅、一气呵成。整个剧目凸显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宏大主题,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

  著名导演胡宗琪任该剧总导演。胡宗琪精心执导、大胆创作,把马群、那达慕、婚礼等蒙古族文化元素搬上舞台,力求以唯美抽象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诠释出作品的精神内核,让观众充分地感受到舞台的力量与美感。

  话剧《战士与战马》(暂定名)是内蒙古艺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项目。为了让这部话剧早日与观众见面,广大师生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从开排到汇报演出不足两月。通过剧目排演,学校不仅将课堂教学、创作实践、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文艺精品创作,而且通过演英雄、学英雄,使广大师生很好地传承了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赓续了红色血脉。

  汇报演出结束后,内蒙古艺术学院组织召开了话剧《战士与战马》(暂定名)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上,胡宗琪代表创作团队就该剧的基本情况、创作历程及其展示的重大现实意义向与会专家做了说明。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对该剧首演取得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近年来一部讲述方式非常独特,艺术呈现极为精美,特别是充满民族特色、创意神奇,重要角色的生命历程与信仰生成均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好戏。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下,内蒙古艺术学院无疑抓到了一个有深刻意义的好题材。”

  研讨期间,与会专家对话剧《战士与战马》 (暂定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该剧的进一步修改提升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认为,该剧是一部艺术含量很高的红色题材作品,通过聚焦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成长经历,史诗性地再现了内蒙古人民追随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上争取民族解放之路,并为全国解放和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光辉历史,在当前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势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们对艺术的敬畏精神和精湛表演,展现了良好的办学风貌和专业素养,该剧的成功,是“学演结合、以演促学”育人路上了不起的尝试和探索。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前贵,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海,副院长赵林平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真诚建议和主创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学院将认真消化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思想内涵,拓展艺术表现空间,努力将该剧打造成一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剧目。

  【专家发言选登】

  ◎汪守德(总政艺术局原局长、著名评论家)

  《战士与战马》是我所看过的全国艺术院校的戏剧当中,比较上乘的或者说是最好的剧作之一。这部剧体现了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高远追求、诚意运作、上下同心,体现了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乐等方面的完美配合,从而使这部话剧以如此高的质量呈现给观众。

  这是一部特色非常鲜明的剧作,也是一部经过精雕细刻的剧作。我用三点来概括对这部剧的印象:一是历史感和史实性。它源自历史又不囿于历史,有一种诗意回荡在心中。战士与战马虽然属于过去,但精神永存。二是仪式感和民族性。该剧舞台场面的呈现、剧作的氛围,都提供了展示历史与民族生活的丰富性。战马的形象既是剧作的支点、视点,也是高点、亮点,有力地增强了剧作风格化、形式化的特征。三是命运感和人类感。从人物的不同经历、选择、结局,使观众思考人类的历史命运、妥协和抗争、生存与毁灭、光明与黑暗,也许这一切对人类的未来也是有启示意义的。

  同时也有两点建议:一是对有些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应做更加明确的交代,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看清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恩怨纠纷,以及在行动选择上的难处;二是对主人公苏克可以刻画得更加有情有义,以及适当加强其情感纠葛的戏份,使这个人物性格更加丰满。

  ◎姜志涛(《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这是一台艺术含量很高的红色题材戏剧,时间跨度大,场面恢弘,有史诗剧深沉、厚重的感觉,情节场面带有清晰的历史刻度和鲜明的民族印记。如此深刻、细腻、全面地展现蒙古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戏,在戏剧舞台上较为少见。同时这台戏不仅有史诗剧的深刻厚重,也有诗剧的抒情和浪漫。“战马”形象的设计和表演富于创造性,令人印象深刻。“战马”形象的成功塑造为中国话剧舞台表现马的形象开辟了蹊径。

  在表演上,饰演蒙古族群众的演员的表演值得称道。她们不是充数的“龙套”,而是把符号式的群众形象当角色来用心创造。例如剧中一个片段,饰演蒙古族群众的演员随着情节的发展做出惊恐、哀伤、担忧、愤怒的表情变化,她们无声的表演对于戏剧氛围的渲染不可替代。此外,操作马的几个演员在谢幕时,观众对她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们是无名英雄。内蒙古艺术院的学生能在胡宗琪这样杰出的导演带领下,排出这样一台大戏,是难得的机遇,对学生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这部剧也存在些稍显不足的地方,比如剧中的三个男人从小就是拜把子的好兄弟,剧本为他们设计了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可惜后来这些关系没有展开,没有扭结起来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期待在后续的打磨中进一步完善。

  ◎王宏(总政话剧团原团长、一级编剧)

  除了主创团队的创作之外,这部戏最大的惊喜是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学生演员们。他们的认真、他们的质朴、他们心灵中的透明、他们那种无私奉献式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我。有时候这些孩子带给我的感动甚至超越于剧情之外。“学演结合、以演促学”是一条新路,也是一条正路。真诚地祝贺内蒙古艺术学院做了一次了不起的尝试。

  话剧《战士与战马》是一部草原英雄的史诗,剧本写出了民族的血气,写出了丰富的人性——由“发小”走向敌对,由家仇变作国恨,由骑士走向骑兵,由草原走向战场,由单一民族的奋斗走向守望相助的共同体。该剧展示出博大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剧——“家乡情”“兄弟情”“父母情”“人马情”,还有“马与马的情感”。5个蒙古族少年的成长经历和目标选择反映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蒙古族人民从自信、自觉、自救走向自治的辉煌历程,给人以动人心魄之感。它是一部新时代书写的“草原儿女英雄传”,是一部马背上的“青春之歌”。同时,导演的匠心处理大大丰富了剧作的表达层次与高度,大量象征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充满哲思与诗意。这部剧中没有男欢女爱的爱情场景,而是从马身上让观众看到了人的情感迸发。战士牺牲时那一块从天而降的红纱,像一滴血,像一滴泪。结尾处两匹马中间有了一只小马驹,是我特别感动的一个场景——战士远去了,但是战马生下了它们爱的结晶,生活还在微笑着继续,其意味非常丰富。

  关于这个戏我有点小建议,就是这部戏的名字,我更欣赏之前《远去的战马》这个名字,“远去”不是消逝,而是出发,其中的意蕴更深远。

  ◎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主编)

  话剧《战士与战马》描绘了内蒙古地区的现代发展史,蒙古族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蒙古族的风俗史、心灵史、命运史。它昭示了任何民族要发展到现代社会,必然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任何民族要走向现代,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个人命运是与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紧密相连的,个人的选择必须顺应时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则就会走向历史的反面。

  该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深层次的改造,使之符合戏剧关系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后半部非戏剧的台词多了些。胡宗琪导演早已形成了富有写意性、象征性、形式感的“胡氏风格”。本剧的叙事风格、表演样式、舞台形态就是统一在这种风格之下的。战马的运用独出机杼,震撼人心。剧中的人与马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人即马,马即人,两者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胡宗琪导演能到艺术院校进行教学式排演,对青年学子好处极多、帮助极大。学生们的表演虽然稚嫩,但质朴自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总体来说,这出戏不仅是由艺术学院创作的优秀话剧,也是内蒙古的优秀话剧,放到全国话剧舞台上也不逊色。

  ◎李伯男(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

  这部剧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小说改编成戏剧舞台作品本身就非常难,况且这部作品时间跨度大、人物多、场面恢弘,包括马本身形象塑造的难度也非常大。戏剧舞台本身有很多限制,但这个戏正是突破了这些限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从最终的舞台呈现来看,内蒙古艺术学院做得比有些职业剧团还专业。

  这部《战士与战马》在诗性的表达上有着很高的建树,体现出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它的空间、场面、人偶元素的应用非常有特点,尤其是剧中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元素的应用,形成了一种“人”与“偶”结合的、独有空间的演出样式,体现出一种特有的超越真实的幻觉。该剧主创团队带领全体演职人员凝聚出来一种草原儿女的气场和“战马的精神”。胡宗琪导演建立的语言系统和语法,使这部剧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诗性的价值。该剧对马的精神和情感的阐释,令人动容。当15个姑娘摘下马的道具谢幕的时候,让所有观众肃然起敬。

  ◎赓续华(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话剧《战士与战马》打开了一卷新的历史画面,让观众了解了蒙古族人民在抗日战争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作出的贡献,从而深刻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该剧着力写了“三性”——血性、人性、党性。蒙古族人民的彪悍、热血、豪放在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蒙古族人浓烈的亲情、友情、爱情也令人动容。相对而言,最难写的党性也在情节故事中得到比较丰富的表达。主人公从替父报仇到为国捐躯,不仅是性格的成熟,更是觉悟境界的升华。

  该剧的舞台呈现深邃细腻,恢弘壮阔,大气磅礴。尤其是马偶的运用别开生面,为整部戏增色添辉。人马情深,马解人意,男女主人公的深情爱意用“天驹”与“宝娆”两匹马间的耳鬓厮磨、缠绵悱恻、恋恋难舍含蓄地表达出来。而战马嘶吼与刀光剑影犹如一道渐行渐远的历史风云,诉说着内蒙古人民的解放史。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部剧开启了艺术院校学生创作的天分。一群初登舞台的丹心赤子遇上如此厚重丰实的剧作和如此专业的导演,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这部戏的成功,是内蒙古艺术学院教育教学的成功。希望内蒙古艺术学院可以将《战士与战马》作为学院的一个保留剧目,常演常新。对于剧名,我赞成用小说原著的名字——《远去的战马》。因为这是诗意的表达,更是历史的抒怀与感悟,也是对英雄的敬仰与缅怀,意味深长。

  ◎张力刚(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演出联盟副主席)

  通过《战士与战马》这台戏,使观众对内蒙古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战士与战马》艺术水准非常高,观剧后感觉受到了艺术的、文化的和精神的三重洗礼。内蒙古艺术学院能够邀请到当今话剧舞台上顶级的团队合力打造这个戏,是对这个主旋律题材的高度珍视和重视,同时也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的一种大胆探索。在这部剧中,马的舞美制作采用了最先进的3 D打印技术,体现出科技的前沿性,对于学院也是全新的课题。同时,今天新时代的青年学生通过参演这部剧,能够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路上的艰辛。在剧中结尾朗诵《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青年学生们是在发自内心地、真诚地诵读每一个字。

  《战士与战马》是一部非常有整体性的作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很多细节方式的呈现耐人寻味。它是写给草原的一封情书,也是写给历史的一道丰碑,更是献给人民的赞美之歌。希望这部作品未来能有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走向全国舞台。

  ◎单学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剧作家)

  这台戏的总体印象是一台大手笔、大格局的剧目,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震撼力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话剧作品。

  该剧在艺术上有如下特点:一是充分运用“假定性”这一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段,极大地拓宽了舞台时空的张力和表现的自由度,如苏克心理活动中阿爸的教诲与遗嘱、苏克的决心抗争的心灵独白等场景。正是这些舞台调度、情景设计、表演区划分设计,拓宽了戏剧的容量。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些舞台调度和时空转换,在拓展戏剧时空表现力的同时,也使剧情显得容量过满,情节密度过大。二是该剧很好地解决了战马这一角色塑造的难点,在情节上强化了“天驹”的作用,使“天驹”成为影响甚至决定主人公命运的重要因素,增强了战马形象的戏剧性。三是该剧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阳刚之气的硬汉形象。如果在写出主人公坚韧不拔性格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写出他的心灵挣扎、写好他的深情,英雄的形象会更加立体丰满。四是这台戏的舞蹈编排很有特色,尤其对骑兵舞和战争场面的舞蹈化设计与造型化动作、慢动作相结合,鲜明地突出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萨仁托娅(内蒙古自治区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小说《远去的战马》作者)

  我父亲是骑兵,我母亲也是骑兵,所以我从小就常听到骑兵的故事。我对骑兵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情结,继承骑兵精神也是我的追求。我的小说取名《远去的战马》,表达的是一种眷恋和不舍。随着时代的进步,骑兵这个兵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是骑兵精神永存。

  剧中有一句分量很重的台词,女主人公央金玛说:“蒙古族姑娘出嫁都要大哭一场。”这在剧中是双关语。因为蒙古族姑娘嫁去的地方太遥远,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娘家,所以出嫁时都会大哭一场。在这一场戏中可以再强调一下,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个姑娘虽然嫁给了她不爱的人,但她认命了。这种加强的处理,可能对于观众理解人物心理有帮助。

  要感谢内蒙古艺术学院、感谢主创团队能够把我的作品进行编演,这部剧的改编非常成功。主创团队和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艺术性地表达了《远去的战马》的精神内核。该剧表达出了内蒙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了光明道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李树榕(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

  这部戏非常难能可贵地既做到了“戏保人”又做到了“人保戏”。舞台上的视觉冲击力和剧本之精炼,使观众可以从尖锐的戏剧冲突中看到主人公的性格发展和最终命运,其中巧妙地蕴含着民族的性格和命运。整个主创团队形成了舞台艺术的合力,让观众从以往关注主角,变成了关注表演群体,因为这出戏从编导的创作到每一位学生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因诚而独,因独而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这出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内涵。以此能够鼓起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自身红色传统文化所拥有的底气、骨气和志气。如果主创团队没有“为历史存正气,为民族聚精神”的真诚态度,就没有这部佳作。古人云:“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彩。”真诚的情感使原著作者和编导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题材,而独特的创作题材最终以蒙古族骑兵献身于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为结局,也是优秀的创作团队推出的耐人寻味的精彩结局。

  从话剧《战士与战马》的舞台调度来看,既有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也有中国画传统的散点透视。同时,导演根据这出戏剧本信息量较大的特点,智慧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如果不细细地像看电影一样去捕捉那些巧妙的细节,就可能忽略里面的深刻内涵。同时,编剧和导演对原作中情感主线和政治主线的提炼非常见功力。具体地说,就是把主人公苏克在重要历史节点不断的“选择”作为内蒙古人民的命运象征提炼了出来。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原著《远去的战马》这个名字,远去了并不等于消失了,远去了并不等于忘却了,他依旧葆有那颗初心。

本版剧照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