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的时代侧影
——评刘卫兵《摄影实战手记》
栏目:聚焦
作者:李炳银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前,凌晨记者抽空休息。许多摄影记者长期工作紧张,身心疲惫。

  新华社高级记者、摄影师刘卫兵送我一本他的新作,《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这是一部采用真实摄影图片和具体生动文字解说相结合,图文并茂地记录作者30年在中国、世界(特定对象,如阿富汗等地)很多地方观察、记录与图片留存内容的作品,虽然是个人的视角,但因为作者新华社记者的特殊身份和丰富经历,而使这样的“记录与思考”带有非常个性且内容多样充实、形象生动的特点。

  本书由社会新闻与抓拍、聚焦突发灾难、时政新闻摄影、名人及现场新闻人物摄影、海内外风光风情、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6章组成。单是从这些章节标题,就可以感觉到作品内容的纵深和开阔。在我的阅读感觉中,似乎这30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许多经历和大事件,如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变化、香港回归、长江流域大水灾、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阿富汗战地见证、国庆节大阅兵,及大量涉及普通百姓生活内容的对象(如见证贫困山区群众的生活状态与儿童上学的艰难情景等),都会使人从中引起历史的联想。这些真实生动的图像画面和作者的精简描述,很容易将人带进社会生活的历史现场,感受到社会的变化、递进和发展的历程,有一种天地翻覆、时代变迁、物换星移的感觉。因此,这看似是一个摄影记者的实战手记和影像留存,却完全可以看成一本中国社会30多年历史生活的特殊侧影,是十分直观和形象生动的历史记录。

  新闻摄影记者的活动,与比较纯粹的艺术摄影是有区别的,但新闻摄影记者同样也可以实现艺术作品的目标。在刘卫兵这部《摄影实战手记》中,我看到了刘卫兵在摄影人生方面的曲折经历,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他将一颗真诚的心投入摄影。例如,他拍的安徽阜阳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工人趴在铁轨上,头几乎贴着地面检查铁轨平整度的照片,就十分传神地记录了拍摄对象的认真工作态度作风,也很微妙地传递了自己对工人师傅的敬佩;他给民进中央原主席雷洁琼拍的人物生活照片《春天到了》,在《人民摄影报》一版发表后,就有专家评论说:“画面流动着深沉的历史内涵和人生意味。暗示性的瞬间,展现复杂的内心情感。”刘卫兵成功的原因,正是“用心拍”。

  2019年秋,京城大雨,经常用手机移动追踪抓拍动态车辆和行人,画面动静、虚实结合,影调层次丰富。手机为摄影提供了许多便利。

  刘卫兵显然是个热爱摄影并善于动脑筋琢磨的人。这种功夫,时常体现在他的随时捕捉和现场拍摄的时候,他在突然出现的对象面前,能够很快感知对象的意义,也能够在现场的等待中逮住瞬间的机会。例如,他在阿富汗战区拍摄的,因为战乱,一个讨饭的女孩静静地望着自己,满脸迷茫的图像;他2005年准确抓拍到连战夫妇与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跨越门槛的瞬间,堪称是摄影艺术佳作。所以,摄影者不是简单的按快门,而是巧妙机动、准确充分使用相机的灵魂使者。没有灵魂的图片是呆板和缺乏生气的,很难发挥出使人感触和激动的力量来。在叙述自己的摄影人生过程中,刘卫兵有很多思考,例如主张摄影人要“为社会尽职”、对照片“不能简单地用技术含量去衡量其新闻和历史价值”等等。这些出自自身体会经验的思考,很有价值启示作用,让摄影蕴含了影像之外的丰厚内容。

  但是,摄影毕竟还是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和要求的。如今手机都带有摄影功能,在很多人的感觉中,似乎摄影的神秘性、技术门槛等都降低了。人人时时都在摄影,都在传播。这样的情形令人欣喜,但也令人忧虑。这无疑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丰富,也是摄影作用的更大发挥。但是,从对刘卫兵这本书的阅读,我对摄影活动有了敬畏和神往。摄影是个需要身心投入,需要体力汗水,甚至还有付出生命代价危险的活动。刘卫兵开始时,就曾经用塑料袋装上砖头,挂在手腕上,手臂伸直坚持不动,练习稳定端相机的功夫;在逐渐的实战中,他不断地学习总结选择主题、寻找站位、捕捉瞬间、设计构图、校正光线、掌握动静、点面结合等等专业性特点技术,如今终于成熟老练,在不断的实战中持续收获,一个摄影记者至今已经出版了6本著作,是摄影家中的作家、作家中的摄影家。

  我以为,这本《摄影实战手记》还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体、实用的摄影教学参考教材。作者用自己一个个实战经验总结,讲述了很多基本拍摄知识,对读者特别是摄影爱好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此外,还可以将它视为图文并茂的文学艺术报告。其蕴涵大大超出了摄影技巧和图像本身,在捕捉社会生活事件人物的瞬间中,在很多人不一定注意的生动细节上,为曾经的社会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文字记录。

  (作品选自《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