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为本,修身齐家
——寻访深圳福田简氏宗祠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温秋圆  来源:中国艺术报

简氏宗祠

  黄昏已至,披一身落日余晖,来简氏宗祠寻觅先人遗迹,倾听声声乡愁。

  简氏宗祠静伫深圳福田新洲村一隅,静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古祠堂身影默默,讲述着有关这个古老村庄的故事,记录着一个宗族生长的模样。春去秋来,远行的游子去了又回,把乡愁寄托给了这座百年古祠。高楼大厦间,古祠犹如一抹梵音,绵延千里,萦绕在新洲这方人杰地灵的净土。

  沧海月明照浅塘,云山绕村庭院深。渔舟唱晚醉流霞,桥边巷口野草花。遥指青山染画屏,碧空如洗墙鎏金。

  于新洲村民,于简氏族人,最追忆莫过于青山秀水开出的袅袅炊烟,石板路上的平平仄仄,最回味莫过于阳光映照下的新桃旧符,美果佳肴中的其乐融融。在他们心中,留住过去的唯一方式,就是守住宗祠,不忘传承。

  正对祠堂,两扇木门半掩。薄薄的夕照让附着的尘埃熠熠生辉,门上雕画的花鸟,则显得分外生动可爱。

  于我一个外乡人而言,眼前的祠堂有几许陌生。绿琉璃勾头滴水镶檐口,龙、鱼、狮、鸳鸯等浮雕图案游弋于船形屋顶。立于斯,吉祥感扑面而来。

  循着一位长者进入祠堂大门,双手合十。有三五村民,操一口亲切的乡音,呼唤着坐下呷茶。90多岁老人白发苍苍,一笑开,满是皱纹的脸上咧开一口豆大金牙。在香茗沸水腾起的那份朦胧中,听长者讲讲先祖的恩德,还有这翻新的宗祠记载着的家族过去,心也渐渐安静下来。

  历史,从来不会因为时间远去。广袤平川,村舍良田,水街相依,窄巷深弄。与历史建筑同样相映生辉的,是这片土壤所孕育的文化记忆、文化传承等无形遗产,无不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沉醉中,似乎穿越到一个过去的时代,还是这方村落。水稻田间,番薯地里,夕阳下暮归的老牛还有那荷锄老农映衬着低垂的落日。背孩童的妇女弯下腰,在井口打水,井水甘甜清洌,煲出来的汤特别香。一刹间,水花溅出,打湿了妇女的衣裤,衣上补丁齐整。

  年节时,村里蒸饼香。持家的主妇,洗净采来的鱼龙叶,将年糕或饼放在鱼龙叶上,用土锅蒸熟,待冷却后摆上台,贴上“年年有余”,预示着风调雨顺的一年将要到来,圆满而吉祥。

  因居住地近海,简氏农闲时也入海打渔。涨潮退潮奏出的旋律填补着柴米油盐的枯燥,还有那摇橹的渔民黝黑肤色难掩的嘴角上扬。老屋檐下,老妪发间别一朵淡淡的黄菊,眼微眯蒲扇轻摇,坐在脱漆门前的藤椅上,静待打渔的儿孙哼着曲儿归来。

  简氏族人筚路蓝缕的过去,尽在这一座老祠之中。渊远的简氏宗族讲究耕读传家、攻读求达,数百年历史的宗祠底蕴深厚。

  简氏家族信奉“教”是“孝”的文化,正心修身以“孝”当先。古语曰:百善孝为先。一定是信奉古人的教悔,简氏族人才会将“孝入”“悌出”四个大字铭刻于祠堂之内。这样的词汇一旦成为人们的本能,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觉力量。这些誓言,作为一种敬畏力,将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

  以孝为本,修身齐家,进而读书光耀门楣,是一代又一代简氏族人不变的信仰。他们不忘祖先教诲,铭之以楹联牌匾,使孝悌为本的家风家规传承至今,成为族人正心修身的标准。

  83岁老人简国财记忆里的祠堂,是学习为人处世与做学问的私塾。清晨,古老的祠堂内书声琅琅,伴着声声悦耳鸟鸣,跟着先生吟哦起《唐诗三百首》里的诗句,彼情彼景他仍记忆犹新。那时候没有鞋子穿,长辈用木板做成木屐,给孩童们穿着进学堂。

  在那个崇德厚礼、尊师重道的年代,先生手持鞭条教化不听话的学子,一言一行都是严厉的。长幼之序、孝悌之礼是必学礼仪,先生按品德、操行、成绩给学子评分,传授知识更教做人。先生注重书法,年少的简国财书法写得好,常被贴上黑板,供其他同学学习。

  这是简国财老人的记忆,也是和他身处同一年代的所有老人的群体记忆。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年代里,他们坚信知识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将传统道德和礼仪奉为一生的信条。

  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族人在祠堂里懂孝悌,知礼仪,简氏宗祠也成为家族精神文化的象征。这座百年古祠,历经风雨沧桑,几经修缮,岁月的痕迹早已刻进了每一砖、每一瓦。

  这些年,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许多传统渐渐消逝在时代洪流中。于新洲村民而言,幸运的是还能在每年村里吃大盆菜的时候,欣赏到传统醒狮表演,这样的民族情感与生俱来。

  一个画面在我脑海中交织。以前吃盆菜,周围还是老房子,民风很纯朴。那时候物质不丰富,人们吃盆菜,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食物,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如今,新洲村已不复旧时貌,瓦屋、旧房等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吃盆菜更多的是一种乡情的表达,乡愁的延续。

  从简氏宗祠走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溅了我一身。天渐渐暗了下来,四周灯光渐起,古祠在火红灯笼的映衬下显得安宁祥和。我仿佛看到:老街纵横交错,巷陌鸡犬相闻。足踏台上藓,头顶一线天。竹竿伸到邻里人家,衣服随风飘扬。老人围坐一团摇着蒲扇扯家常,孩童三五成群打闹嬉戏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