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苏州 魅力胥口”让摄影名家“相见恨晚”
——记全国摄影名家看苏州胥口采风活动
  来源:中国艺术报

  5月8日至10日,由中国艺术报社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委、镇政府共同主办的“山水苏州 魅力胥口”——全国摄影名家看胥口采风活动在苏州市胥口镇举行。

  在三天的时间里,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中国摄协副主席、河北省摄协主席杨越峦,《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雷声,《中国艺术报》副社长孟祥宁,中国摄协理事、2016年及2018年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艺术总监徐大庆,《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副主任赵洪波,《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李德林,中国摄协第八届、第九届理事吉龙生等来自全国的8位摄影家围绕“山水苏州 魅力胥口”这一主题,走访并拍摄了胥王园、胥江农业园、书画名家街、藤编非遗馆、画家工作室、香山工坊、胥江欢乐广场以及太湖等地。摄影家们了解并感受胥口镇的现代化发展与传统传承的深度结合,深入挖掘和提炼胥口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为助力胥口镇的乡村振兴,摄影家们还前往寺前村、直心泾、直津泾等村落进行采风拍摄。他们此行共同的目标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胥口风采,通过摄影作品进一步扩大胥口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太湖明珠”美誉。苏州的两大文化名片古城和苏式园林都包含着来自胥口的重要人文基因。胥口的“苏作”技艺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不断发扬光大。胥口相传为伍子胥开凿胥江入太湖之口而得名,区域总面积37.8平方公里,东接木渎灵岩山、南依万顷太湖、西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北靠穹窿山,太湖岸线8公里。这里除了有春秋时期开凿的中国第一运河——胥江,还是明代书画华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的隐居之地,也是明代故宫总设计师蒯祥的故乡。苏州历史上的三大名人——阖闾、伍子胥、孙武都与胥口结下了不解之缘。胥口镇的胥王园、一箭河、采香泾、春秋古城遗址,向游人们诉说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

  “这么小的一个镇,在经济方面有这么大的担当,在文化方面有这么深厚的造诣,让人刮目相看。”第一次来到胥口的解海龙对胥口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近年来,胥口镇大力弘扬“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新时代胥口精神,做精做强“一园三区”工业集中区,做美做靓“两河一路”市镇发展区,奋力开创“党建名镇、工业重镇、宜居新镇、文化强镇”新局面。

  在采风中解海龙仔细聆听了胥口相关文化产业和非遗传承情况的介绍。在他的镜头中,当代工匠精心打造的苏式园林彰显着文化魅力。解海龙表示,胥口是个很值得关注的地方,五里之内必有大片。来自全国和当地的摄影家应该深入胥口的社区,在当地长期积累拍摄素材。胥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与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摄影师要用镜头聚焦胥口人物,比如拍摄传承非遗技艺、努力提升人们生活精致程度的工匠们。

  杨越峦表示,这次到胥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胥口历史底蕴深厚,现代经济活跃,人文精神突出,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并起到示范作用,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当下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而享誉天下的“苏工”,以园林、家具等为载体,充满了东方智慧,历久弥新,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苏工”应该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赵洪波表示,胥口不仅是工业重镇,更是文化强镇。胥口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和苏作手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是拥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吴中文化的核心区,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书画产业、苏绣、苏裱、昆曲都是可以深挖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表现题材。

  近年来,胥口镇创新打造“书(书画产业)香(香山帮)门(太湖门户)笛(竹笛文化)”文化品牌,为摄影家提供了丰厚的拍摄题材。

  关于“书”。1991年6月,胥口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2004年,胥口镇建设中国书画名家街和中国美协胥口展览中心,并被评为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胥口书画形成了从绘画、装裱到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镇有2000多人从事书画产业,拥有中国美协会员5人、中国书协会员1人,江苏省美协、江苏省书协会员20人,每年约有10万多幅书画作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关于“香”。“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胥口“香山帮”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建筑工匠群体。故宫设计者营造者便是香山帮的鼻祖蒯祥。如今香山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苏派建筑”。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香山帮的起源地,胥口镇充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精心规划设立占地380多亩的香山工坊集聚区。香山工坊云集了23家古建筑企业,并邀请到100多位香山帮技艺传承人和120余家艺术品经销商入驻,初步形成了以非遗文化的集聚、展示、研发、生产和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古建园林文化产业创意集聚区。

  关于“门”。胥口镇不仅是太湖的交通门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2005年胥口镇人民政府筹资3000多万元在胥江河畔重建胥王园。胥王园内51帧花岗石浮雕是伍子胥“孝、勇、忠、义”一生的缩影,他的故事在胥口一带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祭祀伍子胥的端午民俗文化节是胥口镇每年一度最重要的民俗文化盛会。胥口逐渐形成了独具吴地色彩的“胥王文化”。

  关于“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整场中所有的笛箫演奏,均出自来自胥口的“中国笛王”张维良。胥口中学和胥口中心小学将竹笛艺术作为课外活动常态化开设,并聘请张维良教授的弟子、中国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作为常驻老师指导授课。

  如果说胥口是太湖明珠,那么胥口的美丽乡村就是珍珠上夺目的光晕。这里的村落河流穿村而过,街道整洁,乡风文明淳朴。吉龙生在胥口乡村的树林间、河岸边穿梭着,不断捕捉光影并寻找拍摄角度。他表示,这里的人物风土让人驻足留连,要将镜头对准美丽乡村中的美丽村民,拍摄他们在宜居环境中欣欣向荣的生活。

农家田园 吉龙生 摄

神聚墨生 李德林 摄

全神贯注 雷声 摄

苏园的呼吸 解海龙 摄

大巧苏工 杨越峦 摄

古狮与古运河胥江 赵洪波 摄

木石之声 徐大庆 摄

参加活动的摄影家合影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