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徐悲鸿
——评《徐悲鸿时代》(三卷本)
栏目:品读斋
作者:特·官布扎布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徐悲鸿时代》(三卷本) 夏桂楣 著
北京
大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出版

  徐悲鸿故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画家、作家夏桂楣历时十年写就的《徐悲鸿时代》 ,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直跟随徐悲鸿的学生、中央美术学院知名教授戴泽为此题写了“永远的徐悲鸿” 。

  《徐悲鸿时代》从徐悲鸿呱呱落地写起,一直写到徐悲鸿去世戛然而止。徐悲鸿虽然只活了五十八岁,可就如在他五十岁生日时,其好友徐仲年在《寿悲鸿五十》一文中所写道的:“在国内,造就艺术人才;在国外,宣扬中国文化:悲鸿一身兼做两件事,他的五十岁等于一百岁。 ”

  徐悲鸿所处的年代,正是祖国遭受外部势力侵略,山河破碎,逐渐半殖民地化的时期。因此,一出世,一条倍加艰辛的道路就摆在了他的脚下。还好,父亲徐达章虽然只是位私塾先生,但博学多才,见识深远,为徐悲鸿的成长免除了不少的困苦。

  为使儿子早日成才,徐悲鸿两岁半时,徐达章便教他识字,六岁已能念诵诗书,八岁读完了《左传》《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见国学底蕴已垫就,便开始教他习画。徐悲鸿从十岁起,不但能够为父亲铺纸研墨,一边观看他落笔挥毫,一边聆听他娓娓谈古论今,而且还能够帮助渲染画面、填充颜色。随之,他即可用画笔任意挥写自然景物,摹写家人和身边的鸡、犬、牛、马等物。

  徐悲鸿十七岁时便去闯荡大上海,寻找求学之路。在路上,为了节省旅费,找到儿时的朋友黄兆丰陪他徒步走到无锡,脚都磨出了血泡。黄兆丰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塞给他,他才登上开往上海的列车。到了上海,因为“弹尽粮绝” ,被旅店老板赶出来,只能在屋檐下过夜,但又遭到巡捕的驱赶;下着大雪饥饿难忍时,不得不当掉身上的衣物充饥。就在屡遭挫折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交际博士”黄警顽在最危机的时刻救了他,供给他食宿,并将他介绍给审美书馆的高剑父、高奇峰购买和出版他的画;在上海做生意的黄震之发现徐悲鸿是个可塑之才,便开始资助他……

  在黄警顽和黄震之的帮助下,徐悲鸿终于考上了震旦大学学习法语,准备出国留学。为了感谢黄警顽和黄震之的知遇之恩,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扶” 。

  在求学的道路上,康有为、姬觉弥、罗迦陵、陶麟书、徐子明、恽铁樵、高剑父、高奇峰、张祖芬、张元济、蔡元培、蒋梅笙、傅增湘、李石曾、黄孟圭、黄曼士、朱了洲等人,都曾在精神和物资上给过徐悲鸿巨大帮助。直至他在晚年病危时仍然带着温情的口吻说道:“张祖芬先生可称我的第一位知己啊! ”

  徐悲鸿在日本和法国的留学也都很辛苦:在日本留学时,因不堪承担生活费用而不得不提前回国;在法国的八年更是贫困潦倒,用一个人的官费艰难地支撑着他与蒋碧薇两个人的生活。徐悲鸿住处墙上挂的、地上堆的,案头摆的,全是画框、画作和书籍,地方狭窄无法行走,只能坐卧其上,一看就是个穷苦而又有追求的穷学生。到了即将流落街头时,徐悲鸿才不得不东渡到新加坡去筹款……

  终于,生活的贫困锻造了徐悲鸿的意志,学习的勤奋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家。可他不忘初心,立即开始了教育救国、艺术救国的努力:他给自己规定下的程序是:教育第一、书法第二、绘画第三。在这样的使命感之下,徐悲鸿先后发现了吴作人、王临乙、吕斯百、滑田友、蒋兆和、傅抱石、李苦禅、李可染、陈子奋等一大批可塑之才,有的被他送出国门留学,有的被他收入门下,后来全都成为实践他的艺术救国理念的栋梁之才。

  徐悲鸿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爱国艺术家,他的人生可以用布满荆棘、道路坎坷、多灾多难,同时也是砥砺奋进、顽强不屈、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来概括。就在日寇侵略,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奋起参加抗日事业,赴南洋筹赈,以筹得的数百万计款项支援抗战;在蒋介石下令拆除南京城墙时,他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坚决抵制;他还拒绝蒋介石出高价购买他的《秃鹫》送给美国将军,而且多次拒绝为蒋介石画像;赴任北平艺专后,即便收到了国民党特务装有子弹的恐吓信,他也毫不动摇地留在北平迎接解放,而拒绝南迁……

  徐悲鸿虽然已经离世六十多年,但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我国绘画美术的学风,我们的美术教育至今还走在他曾追求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路上,因此被他的得意门生戴泽称之为“永远的徐悲鸿” 。

  《徐悲鸿时代》以徐悲鸿的一生为时间跨度,同时以他为中心线索串联起相关的艺术家,可以说描绘了一幅艺术家的群像画卷,对他们的群体生存做了细致探索与描绘,对人物的师生相承、艺术交往、矛盾纠葛、爱恨情仇等细节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从各方面了解这些艺术家。书中描写了他们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精神,也记述了他们作为较早放眼看世界的人所具有的开放意识,以及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祖国的热爱、忠诚。这些人对艺术孜孜以求,对祖国赤心深爱,而对敌人有着横眉冷对的傲骨。所以,该书不论作为艺术家人物群体传记,还是作为艺术史的一个窗口,都让人受益匪浅。

  该书作者夏桂楣既是画家,也是作家,是写作这本书的不二人选。如果他不是画家,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美术史及其各种流派的美术作品,就不可能了解得如此透彻,分析得如此到位;而他如果不是作家,语言和文字上的功夫不深,也不可能用洋洋百万文字将徐悲鸿及其同时代的艺术家表达得栩栩如生,生动感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