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版本收藏》与名著一起不朽
栏目:视线
作者:易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63年意大利版《神曲》

  诗人但丁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影响了整个世界,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在图书出版中, 《神曲》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讲究的出版物之一。日前,诗人高星著作《 〈神曲〉版本收藏》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高星收藏的不同时期、不同语种的《神曲》版本。

  1980年夏,高星参加完高考在家等通知的日子开始恶补世界文学名著,其中就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维克翻译的《神曲》 ,不过当时他只是草草地翻阅了一下。1984年,高星在北京翠微路新华书店买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朱维基译三卷本《神曲》 ,封面上密布的星星图案一下将他“照亮” 。此后,他先后购买了人文社的王维克译本、田德望三卷译本、花城出版社的黄文捷译本及上海译文的《神曲》精装本等。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多种《神曲》译本,这在他阅读的其他西文著作中是不曾见的。也是从那时起,高星开始了各种《神曲》版本的收藏。

  在北京新街口中国书店,高星买到了20世纪50年代作家出版社版的《神曲》 ;在灯市口中国书店买到了20世纪30年代的《新生》 ;在隆福寺中国书店买到了早年日文版的《神曲》 ;在琉璃厂中国书店买到了法文版的《神曲》 。后来,他认识了一位会说汉语的外国女摄影家,又托她在外国网站上代购多种外文老版本《神曲》 。在北京宋庄画家村有一家专营西文古籍的书店,在那里高星也收集到了价格不菲的《神曲》版本,使他的《神曲》收藏上了一个档次。后来通过微信,他还结识了“利维坦” ,一家专营西文古籍的网上书店,从那里也收购了一些《神曲》老版本。

  收藏《神曲》 ,对于高星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成为他的热爱,促使他对西文古籍的出版做了一番研究。

  西方的印刷史与中国类似,最初始于宗教传播的需要。14世纪末,西方已经开始使用木版、铜版刻印圣像、纸牌。在1450年西洋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至1500年间印行的早期活字刊本又被称为摇篮本,一般都有漂亮的手绘花边装饰。从16世纪初开始至19世纪早期为西方手工印刷的时期,这期间由于斜体活铅字的出现,印数较西方摇篮本时期有了较大的跃进,其中变化较大的是装帧、版画和书名页,装帧工艺和材料逐渐演变,版画由木版画变成金属版画。这时期的书基本都有首字母装饰和导词。1850年后,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发行量,同时降低了印刷成本,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质量,装订材料和工艺在某些方面由精变粗。

  早期《神曲》因为得不到公开出版,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1440年至1470年,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兴起了对意大利通俗文学的价值重估运动,再次唤起了民众对但丁及《神曲》的兴趣。1450年后,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为《神曲》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其后,威尼斯、曼图亚、那不勒斯和米兰等地各种《神曲》版本竞相媲美。

  随着印刷工艺的提高, 《神曲》的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封面制作、内文用纸、插图等等都达到了极高水平。早在14世纪,当但丁的《神曲》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时,就有艺术家或出于自身喜爱或受命权贵为《神曲》绘制插图。其后,几乎每个世纪都有艺术家为《神曲》绘制插图,他们都对《神曲》这个主题倾心不已。1490年至1497年,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受美第奇家族的委托,根据《神曲》意境创作了92幅系列绘画,作品收藏于德国柏林国立博物馆和梵蒂冈图书馆。19世纪的古斯塔夫·多雷是一位最广受欢迎、前无古人的插画家,他创作的雕版插图超过1万幅,其插图本的版本总数超过4000种,其中最为著名和最受欢迎的就是《神曲》 ,被世人誉为“世上最伟大的文图绝配” ,他成为《神曲》插图印刷最广泛的插图画家。英国诗人和画家威廉·布莱克也曾在晚年创作过《神曲》系列绘画。

  在高星的收藏中,文学与艺术的结合成就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神曲》的独特魅力。他说:“回望西文古籍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书籍装帧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后摇篮本装帧复杂多样,版画精巧,色彩繁多,讲究书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工业印刷时期由于技术革新,装帧速度加快,花样更加繁多,不过因追求速度却牺牲了质量,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精装书。 ”

  穿越几百年的历史,那些老版《神曲》不仅没有随着时间而褪色,反而闪耀着附加在伟大文学作品之上的另一种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