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草婴:
将生命的三分之一献给托尔斯泰
栏目:书中艺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0年是列夫·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这位有着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在生前就密切关注中国,而且与中国发生过直接联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进入中国的大约120年里,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文学性吸引了无数中国读者,其中包括许多著名现当代作家。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进入中国读者视野的过程中,俄语翻译家草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列夫·托尔斯泰在中国的知音。

  日前,在草婴先生逝世5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携精装纪念版《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走进上海草婴书房,与读者一起回忆列夫·托尔斯泰和草婴先生。这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的“回到文学现场,云游大家故居”系列活动之一。同时,在朵云书院旗舰店海上文薮展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振亚,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孙甘露,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草婴外孙张盛海,深情回忆他们与草婴交往的点滴,分享他们通过草婴译本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体验。

  草婴原名盛峻峰,从15岁开始跟随上海的俄国侨民学习俄语,后来得到恩师姜椿芳的指引,不仅迅速提高了俄语水平,而且进入了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大量的翻译实践为他成长为一代翻译大家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草婴的名字进入更多作家和读者的视野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他翻译的《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出版后广大读者争相传阅。接着,草婴先后翻译了经典作家肖洛霍夫和莱蒙托夫的作品。

  草婴坚持“艺术为人生”的信条,有意识地选择感情丰沛、发人深省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他在青年时期就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书中的人物形象、独特结构、人道主义思想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后,在上世纪60年代,草婴开始从中短篇小说入手,翻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并于1964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高加索故事》 。从1977年起,草婴开始酝酿翻译列夫·托尔斯泰所有小说的宏伟计划。历经20载春秋,草婴坚持雷打不动的作息,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凭一己之力完成了从俄语直接翻译列夫·托尔斯泰所有小说的巨大工程。

  巴金先生在晚年多次表达对列夫·托尔斯泰其人其书的欣赏,因此他很关心和支持草婴的翻译工作,把自己的藏书借给草婴参考,草婴在翻译俄语原著的同时,也参考了世界公认的英译本。草婴喜欢艺术,常常说艺术都是相通的。他喜欢古典音乐,而且和列夫·托尔斯泰一样,都喜欢柴科夫斯基。晚饭后他常常听听唱片,完成一段翻译后他会大声朗读,有时还请专业的播音员朗读,以求译文文字通顺、节奏适合。他家里有大小不等的人物或动物塑像,他翻译的人物形象立体可感,仿佛就在眼前,或许与他长期细致地观察这些塑像有一定关系。

  从1852年发表处女作《童年》至离开人世,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生涯持续58年。草婴从1964年出版译著《高加索故事》 ,将自己约三分之一的生命献给了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事业。

  草婴的翻译不仅量大而且质优,很早就得到国内专业人士的认可。人民文学出版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被业界称为新中国外国文学出版的奠基之作,读者喜欢它的网格封面,亲切地称之为“网格本” 。网格本的入选要求严苛,在今天也不容易超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老版网格本收入了草婴三本译著,其中包括两部列夫·托尔斯泰译著——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 (1986年)和《复活》 (1988年) 。在新版网格本里,目前草婴依然有三部译著被选入,保留了《列夫·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 ,其他两部分别是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和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全面反映他的俄罗斯经典文学翻译成就。在网格本中,一般一位翻译家只有一部译著入选,像草婴这样在两版中都有三部作品入选的,是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