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独的心灵以拥抱
——专家研讨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
栏目:书中艺
作者:本报记者 邱振刚 实习记者 郭铂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部作品有一贯的邓一光的风格和特色,写历史写人性,既有英雄主义的情怀,又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同时还有很多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深度的反映,这样一种学术式的写作,无论是从中国最新的小说范围还是世界小说范围去看,可以说是一种前卫又主流的叙事方式,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 ”近日,在由《中国作家》杂志社、深圳市文联、四川人民出版社主办,深圳市文联创研部、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市作家协会承办的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对该作品作出了上述评价。

  作品以二战时期的一次攻防反击战为背景,以一个战俘为主要人物,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评协主席孟繁华通过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 、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以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战争题材的作品与邓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的对比,认为该作品的特殊性在于“邓一光用大量历史材料,使小说陷于真实与虚构之间,把它当作历史来读充满了虚构,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里面充满了历史” ,无论是历史研究爱好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从中得到充分的滋养,获得丰富的阅读感受和对战争的深刻体悟。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认为,这部作品全景客观呈现战争的全貌,呈现大于表现,使得作品具有一种关于战争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感。另外,战争是表现英雄主义的一个理想的疆域,虽然作者在过去的作品中对于英雄形象的刻画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这部作品的眼光已经超越了对于英雄主义的表现,聚焦于战争漩涡中所有的人,更加冷静、客观,“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 《人,或所有的士兵》 ” 。

  沈阳师大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认为,作品吸引他的地方在于,作者是以一种庄严肃穆的态度去理解战俘在战争中的意义,“我们读到一些世界文学中写战俘的小说,他们往往把重点放在揭露战争创伤上,但这部作品除去对战争创伤的揭露,还在为战俘正名。有战争就会有战俘,战俘是战争的衍生物。中国传统道德观中,战俘是贬义化的。但这部作品为战俘正名,不选择自杀而做战俘,做了俘虏至死都不叛变,也是勇敢光荣的,同样是一个真正的军人。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 《人,或所有的士兵》就是一个灵魂的实验室,把所有的人放到极端的语境里、极端的处境里来考验人性的不确定性。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好人,但是在极端的存在里,人性的每个部分都会迸发出来。“在那个时候人物本身在受难,我想作家本人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煎熬,但是当我们读完这部作品的时候,你依然觉得文学是非常光亮的一个存在,它给予世界上最孤独的灵魂以拥抱。前两天我和邓一光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文学在终极意义上,还是要给每一个孤独的心灵以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