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经典化在路上
——专家热议《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展示70年来的伟大成就,作家出版社策划推出了一套规模宏大的《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 ,通过文学这面时代之镜,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人民所走过的光辉道路,读者也可从中了解中华大地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览新中国文学70年取得的不凡成就。

  不久前,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文学成就座谈会暨《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主编孟繁华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赵海虹主持。

  《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共计40卷,包含小说(中短篇) 、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5个文学门类,其中中短篇小说30卷、散文3卷、报告文学3卷、戏剧3卷、诗歌1卷。在时间上,所选均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发表或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在版式编排上,统一按照当前出版规范要求,采用简体字横排方式,字词用法也遵照当前最新出版标准要求。吴义勤表示,这套丛书是新中国成立70年的献礼之作,是对新中国70年文学成就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向当代作家、经典作品的致敬。新中国70年的文学道路很曲折,有各种思潮流派,这套丛书是当代文学经典化的一种方式,因此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文学史、学术史的意义。

  丛书邀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担任主编。入选丛书的作品经过了专家论证委员会的认真评审。专家评审从文学性、思想性、时代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选取了各个时期、各个体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构筑了中国当代文学最为坚实和亮丽的文学大厦,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就是一部特殊形态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代表了新中国文学7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何向阳、白烨、李少君、张柠、陈福民、施战军、贺绍俊、陈晓明、王干、王兆胜、彭程、张志忠、陈汉萍等作家、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指出, 2019年编选的70年文学丛书不止一套,但是这套书规模最大、最成系统。他同时指出,新中国70年文学成就的研究,方方面面有很多,包括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的研究,但是有一个方面还不够,这就是对文学体制机制的研究。新中国70年文学的发展,体制机制的影响方方面面,这是共和国文学很大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表示,中国当代文学史已由大学选修课变为学位基础课,但是教授当代文学,找作品、找史料特别困难,这套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推出特别及时。从学术史层面说,尽管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文章特别多,但是从学术史角度给它定位和研究,还是刚刚起步。 《诗刊》主编李少君表示,每隔一段时间重读经典或者名篇,都会有新的认识,当代文学有一段时间被狭窄地认为是先锋文学史、先锋诗歌史,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选择就会发现,先锋性只能表现某一个时代的特色,新中国70年,也让人们对文学经典有了新的认识或者深化。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表示,当代文学是在剧烈运动中的文学,经典化始终在进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包括这套丛书的出版,都显示了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始终在路上。丛书中篇小说25卷、短篇小说5卷,体现了主编孟繁华对当代文学70年的基本把握: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最能体现当代作家在文学性上的追求,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凝聚着当代作家对文学性的理解,这一点在丛书中表现得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