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自我监管
——“慎独”观念的出现与阐发
栏目:国学纵横
作者:李山  来源:中国艺术报

  做人很麻烦。做植物,无知觉;做动物,靠本能。人可就复杂了,一半是动物,一半是天使,天使的部分就是一般所说的人性部分。做人所以麻烦、难,就是因为人性、动物性各半,想把物种的人活得像个社会人,就得努力用人性监管好自己的动物性。

  这样的道理,早在距今三千年左右,西周晚期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几百年后,再经儒者的阐发提炼,一个叫做“慎独”的词语正式出现。其间的关联,仿佛是西周人种出了稻米,后来的儒家从稻米酿出了香酒。

  关于“慎独” ,最初的表达见于《诗经·大雅·抑》篇第七章,是这样的:

  视尔友君子,辑(和)柔尔颜,不遐(不至于)有愆(差池、过错) 。相(看)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屋内隐蔽处,一说屋子漏光处)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gòu,被看见) 。神之格(至,来到)思(语气词) ,不可度(预测)思,矧(shěn,怎么)可射(yì,松懈)思?

  大意是说:看你在朋友面前,能和颜悦色,就怕犯错出丑;当你一个人独处于屋子的幽暗处时,也应该不做自己惭愧的事。不要说自己隐蔽得很好,没人瞧见,神明无处不在,不知什么时候它就悄然到来,怎么可以放任自己呢?

  不难理解,“不愧屋漏”的诗句,其实只说了一个“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理。看似简单,其实关系到“人”与“不是人”的分别。诗人承认有神灵,而且是“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倏然而来,飘然而去,神秘莫测,难以把握。诗言“神格” ,你可能觉得古人迷信,所讲的道理也过时了。诗句诚然含有“迷信” ,却实在不妨碍其所含的硬道理。人因为觉得有神而畏惧,和今天因为有法律和社会舆论而畏惧,是一个道理,其要点在人应有所畏惧。诗说得很明白,“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心生一个令人惭愧的念头,积累久了,肯定要有所“显” ,总会被他人“觏” ,人“觏”不到,神也可以“觏”到。要想人不知,关键在守护好自己的念头。这在今天不相信神的年代,道理不也是一样的吗?

  儒家是经典的搜集整理和守护者,也是经典的阐明者。“慎独”的阐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西周的《大雅》诗篇,其言“慎独”还要说一个“不愧屋漏” ,还要说一个神明的可畏,而到儒生从《诗》的经典中阐发出“慎独”的观念时,神秘的东西就被剔除了,因此人内心所畏惧的对象也随之发生显著的改变。这又有儒家重要文献《大学》 《中庸》为证。那么《大学》 《中庸》是如何表现“慎独”观念的? 《大学》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

  这段文字结尾征引《大雅·抑》篇的句子,正表明“诚意”“勿自欺”的“慎独”之说,受《诗》的启发而来。再看《中庸》的说法: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戒慎”云云,“莫见”云云,都是上面《大学》引文“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的不同表述,又是对诗篇“神之格思”云云的改写。这样的改写,如上所说,去除了诗篇言“慎独”所带的鬼神内容。由此,慎独不再是“人”与“神明”的关联,而是“自己”与“他人”的关联,进而“慎独”又是“我与我”亦即生命中“人性”与“非人性”的关联。

  怎么就成了“我与我”的关联呢? 《大学》讲“诚意”的这一段,还有后续文字:“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这段话其实是讲一个人若是存心不善,总会有所表现,总是难以骗过世人的眼。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勿自欺” 。请注意,在“勿自欺”三个字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换,那就是将世人的眼睛,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一双眼,一双监管自己的眼睛。这一双眼,在后来就是儒家常说的良知、良心。就是以社会的角度、以他人的感受衡量自己所作所为的眼睛,其实就是一点内心的文明。人是社会动物,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照着个人的意念、欲望行事,这需要内心的尺度。有此尺度,便有内心的文明,便是心灵中的人性部分。 《大学》强调不要“自欺” ,那么“自欺”“欺”谁?回答是:欺骗自己的良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亏心”“欺心” 。这“亏心”“欺心”的“心” ,就是那个从他人、从社会角度衡量自己的公平正直之心。也就是儒家讲的每个人具有的、可以超越个人欲望之心的“良知” 。“良知”按照儒家说法是人人都有,至于能否按照良知行事,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大学》说“勿自欺” ,强调的是让“良知”为生活做主。能如此,便是有人格。“良知”两个字是要到《孟子》才正式提出的,可这并不意味着更早的儒家就不讲。 《论语》开篇的《学而》章第三段,就是曾子说的“日三省吾身” 。那个能对“吾身”做出反“省”的,是什么?不就是上述的“良知” “良心”吗?只是没有明确说明罢了。

  “慎独”观念,涉及中国人精神生活“内在超越”的文化特点。这是与西方精神生活强调上帝相比较的说法。古代的儒家相信,人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可以超越一己之私的公平正直的心灵力量,而不需借助外在的神灵来管教自我。通俗点说,中国古人相信,自己内心真诚,可以看护好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文明人的标准。“慎独”之说就是“内在超越”的表现。

  近年,人们又提倡“读经” ,当然也有人站出来反对,其间曲折一言难尽。但是如这“慎独”的观念,所关涉的自我监管问题是值得人们注意和反思的。有自我监管,才有人格,否则人就容易沦于苟且、私欲,甚而危害他人、社会,也就是没有人格或曰人格不健全。儒家讲究“修身” ,其重要部分就是自我监管的“慎独”之说。

  “慎独”之说,最初见于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 ,然而,却是儒家将其转化为纯粹的内在精神力量。儒家与经典之间的这种关联,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