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厚重的文章 抒真挚的情感
——读2019高考作文题有感
栏目:笔荟
作者:王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9高考落下帷幕,不出意料,各地高考作文题引发热议。较之往年,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今年的作文命题稳中有变。所谓“稳” ,即立足立德树人的宗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民族与国家,着眼于家国情怀;所谓“变” ,即增强题目的文学性,如“2019的色彩” ,从“色彩”的角度切入,画面感强,文学味浓,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除此之外,我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印象,可以用“厚重”二字来形容。

  这种“厚重”首先体现在题目多指向文化层面,尤其是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北京“文明的韧性”一题,要求考生“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基本指向文化传承这一话题,对考生的文化积淀提出了刚性要求。考生若能将题目置于某一文化类的专题素材下,比如汉字的发展、儒家精神的流传等,进而以点带面展开讨论,则比较容易写出翔实出彩的文章。上海卷的“中国味”一题,给出音乐的“中国味” ,这显然需要考生类比迁移,结合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挖掘其中的中国文化,分析其中的中国精神,品味其中的中国“味” 。实际上,“中国味”见于琴棋书画,也见于柴米油盐,并不乏于取材,其难处在于考生是否善于思考,探索现象背后深刻的东西。“文明”“中国”都是“大”词,适宜化大为小,结合具体切实的素材展开写作,不宜以大应大,以空对空。

  这种“厚重”又体现在文题之中饱含的深情。如天津卷所选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的三句话,情感饱满,真挚动人,瞬间将学生带入语境之中,进而调动其心境,饱含深情进行写作。又如全国二卷在文体上的创新,所要求的“演讲稿”“家信”“慰问信”“观后感” ,无不是抒情文体。情动于中,文行于外。诗言志,词言情。文字是情感的外延,好的抒情文字绝不能造作而成。我一向认为,抒情类的文字最造不得假,最大巧不工。当我们低声吟诵方志敏那句“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是否真的唤起心底的激动?当我们想象陶行知等先生们奔走乡间推行教育的身影,是否会因自我此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所以,与其说此类作文题考查学生的写作抒情性文字的能力,不如说拷问我们学生的心灵是否充满对民族对祖国的热情。

  这种“厚重”更体现在文题的历史纵深感中。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与当下紧密联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国家。今年高考题的特殊之处在于引导学生在大历史的背景下思考当下。以北京卷“2019的色彩”为例,题目问“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实际上考生在思考2019的颜色时,决不能忽略2019的特殊性——“五四运动” 100年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因此,此题需要回顾往昔,站在2019的坐标处回望中华民族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而“文明的韧性”一题同样需要考生具有这种贯通古今的大视野、大格局,看到我们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我注意到全国二卷不仅引导考生回望1919年、1949年、 1979年等三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节点,还引导学生思考当下2019年,甚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假想于2049年9月30日,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一封国庆节慰问信。这样实际上就是将过往、今天与未来打通,将“我”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引导学生在历史的维度下思考当代青年的使命。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同样折射时代的影子,反映着当代人对文章写作、对语文教育的深刻认识。语文教育,其表在听说读写,其里则在品格魂魄。学语文,应先立其人,再作其文,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是也。叶圣陶先生曾嘱咐学生在写作上万不可舍本逐末,忽视了诸如生活、阅读、修身等根本的东西,而去学所谓“填表格式写作” 。议论文要申述己见,记叙文要立足于观察,而抒情文必先“情动于中” 。今天,我们要解厚重的文题,写出厚重的文章,必须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厚重的情感积淀、厚重的思想积淀。

  总体而言,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大而不空,高而不远,庄重而不刻板,特别适合有“备”而来的考生,当然,我这里所谓的有“备”绝非背诵几篇样板文章,熟记几个万用事例,而是在十几年的学习中,有读书之“备” ,有生活之“备” ,有修身之“备” 。这正好给我们的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提个醒,返璞归真,立德树人,方为不偏不倚的大道。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