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雯《浮生二十一章》 :
“普通人是她笔下的国王”
栏目:读书现场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浮生二十一章》 任晓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音乐家老狼说:“看任晓雯的短篇,仿佛带我去‘三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 ”编剧俞白眉评价任晓雯最新短篇小说集道:“以明清古典文字,写当代芸芸众生。 ”语言,是识别作家任晓雯的第一道密码。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SKP RENDEZ-VOUS书店、北京阅读季等联合主办的“好的汉语如何成为可能——从《浮生二十一章》谈起”新书发布会举行。该书作者任晓雯,出版人、作家张立宪,青年诗人、作家侯磊,该书插图作者、资深文学编辑王小就如何讲好故事以及在写作中好的汉语如何成为可能等话题展开讨论。

  任晓雯著有《好人宋没用》《阳台上》 《她们》 《岛上》等,曾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十月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 《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等诸多奖项,由其短篇小说《阳台上》改编的同名电影已于今年春季上映。 《浮生二十一章》是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收录21篇,每篇以一个人的姓名为题目,浮生若梦,为无名草芥作传,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书写小人物命运,故事凄苦悲情,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誉为“篇篇沉重,句句耐品” ,今年5月该小说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任晓雯的笔下聚焦无名者。“文学之中,谁是国王?不一定只有当了国王的人才是国王,才有书写价值,作者心目中的人、作者最能驾驭的人才是国王。 ”张立宪说道,真正的国王其实很乏味,他们的人生被高度格式化,而一个普通人反而丰饶得多,他的史诗感绝不亚于一个国王,虽然国王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普通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只会影响自己家里的一粥一饭,但是他们的那种史诗感不会因此而分量有所不同,“对于任晓雯来说,这些普通人就是她笔下的国王,这也可能是她整个作品的选择” 。他指出, 《浮生二十一章》中写了21个人物,林林总总的这些人加起来构成了任晓雯一个人,他们其实都是任晓雯对这个世界的呈现以及对人性的理解。

  王小为小说画了21幅素描插图,对该书有着深入理解,他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是文学资源特别丰厚的时代,到底什么样的故事最能让我们激动起来?“我想不一定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故事。读《浮生二十一章》 ,会让我想起周边的很多亲人朋友,唤起我当年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它让我有所反思并有所触动,这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或许文学真正的力量就是要关注生命,关注他人。所以我在给这本书做插图的时候,画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在侯磊看来,《浮生二十一章》有趣之处在于,一是书写的都是上海小市民或者说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故事,二是小说语言独特,吸收大量上海方言,并融合中国古典语言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我们常说在这个时代如何讲好故事,任晓雯为我们这些写作者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 。

  “这本书其实是反故事性的,每个人并不都是传奇,我写的都是世间最普通的人,细究起来,这些普通人的情感里面有很丰富的东西,这是我比较关注的地方。 ”任晓雯说道,细节比传奇更重要,“最重要的不是故事如何离奇,反而是细节非常重要,当然还有小说的文字质地,这些是构成小说非常根本的一面” 。同时,小人物背后有大历史,书中21个人物的生活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就像一个微观的历史,当把21个人物放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上海几十年的变化,“我希望在细微处撕开裂口,向小人物背后的浩大历史做出召唤” 。她指出,写作过程中发现,两千字“螺蛳壳”里能做的“道场”远比想象得要多,比如它可以是文字试验场,文中糅入文言和沪语,回归到明清笔记小说的语言传统里去,“我试图用古朴的语言制造年代疏离感,也试图让人物更具地域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