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潜水、抓鳄鱼和攀登雪峰?
栏目:读书现场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何潜水、抓鳄鱼和攀登雪峰?

——《唯有大海不悲伤》聚焦新海外华人生活

《唯有大海不悲伤》 邱华栋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

  作家邱华栋喜欢看地图,喜欢摆弄地球仪。有一天转动地球仪,手指再一戳,地球仪停下来,接连九次,他戳到了世界上的九个地方:太平洋、澳大利亚、中亚、古巴、巴西、俄罗斯、中非、法国、冰岛。这些地方大部分他都去过,碰见过一些有趣的外籍华人或中国人。他想:我能写写这些地方的中国人的故事吗?

  于是就有了三部中篇小说,《唯有大海不悲伤》写丧子之痛,主人公通过在太平洋潜水运动逐渐获得救赎和生活下去的力量;《鳄鱼猎人》双线并置,主人公在澳大利亚协助警方抓获奸杀中国姑娘的白人罪犯,并力图抓捕一条白化鳄鱼;《鹰的阴影》则讲述两个登山爱好者在中亚攀登雪峰的故事。三部写到三个地方,涉及三项极限运动,结集出版为《唯有大海不悲伤》 ,展现出一种走向高山大海的生态写作,往阳光风雨下走,往无穷的诗与远方走,充满浪漫主义迷人气质。邱华栋表示,计划写关于“中国人在海外”生活故事系列,大约一组九篇,其他六篇会慢慢写出来,将涉及冲浪、解救绑架、自驾游、徒步旅行、红酒之旅和穿越西伯利亚与非洲中部的故事。

  “我看了小说之后有一个感受,就是地球已经有点限制不住华栋的写作。 ”近日,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小众书坊等联合主办的“如何潜水、抓鳄鱼和攀登雪峰?——邱华栋新书《唯有大海不悲伤》首发式暨分享会”上,作家李宏伟这样表示。他指出,三部小说写出了新的海外华人形象,与以前所读到的海外华人生存小说不太一样,之前小说处理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华人怎么融入和面对当地社会,文化认同、自我认同如何实现,这几部小说中主人公基本上没有生存方面的压力,身份主体性很强,有强大行动能力,不会为了融入而随着周边环境改变自我生活方式,比如《鳄鱼猎人》中的杜飞像侦探或大侠一样协助警方破案,这样的形象的出现和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的整体状况有很大关系。同时,李宏伟也指出,邱华栋从底子上看还是一个诗人,他的语言节奏和和推进方式,有很多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叙述语言,而是带着诗人的色彩在里面。

  作家石一枫称邱华栋是一个“毛姆式的作家” ,四处游历,目光开阔,地球到处都有他的脚印,见多识广,写出的东西不老土,永远写在文学最前沿,写在时代最前沿,写在人心最前沿,这是现代作家特别难能可贵的品质,这种文学是活的文学,是今天仍然在读的活的文学。他也看到小说中海外华人心态的变化,指出抓白鳄鱼的人与李小龙时代人的心理完全不同了,那时候强调“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 《鳄鱼猎人》中已经没有强烈的民族仇家国恨,中国姑娘被害,主人公所做的是一件伸张正义、维护正义的事情,出于正义感而为之,可见其中心态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他认为, 《唯有大海不悲伤》是一部“治愈系”小说,生活是一个不停地痛苦、不停地治愈的过程,有一些现代人独有的伤痛和精神的伤病,只能文学来治愈,“能写治愈小说的人都是精神的强者,真正乐观的人才能写出一部治愈人心的小说” 。

  “我想描绘中国人在全球化背景时代的生活,他们活得非常精彩。 ”邱华栋谈到,如果注意看新闻的话,会发现世界上无论哪儿发生什么大事,都有中国人的身影,比如泰国四面佛庙宇附近的炸弹袭击中,有很多中国人受伤,“这个事情触发我:我为什么不关注这些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呢?为什么中国人能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地方顽强生存下去,靠的是中国人的什么特质?比如说人文关系、亲情,或者基本的价值观,这值得人深思” 。邱华栋从15岁开始发表作品, 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至今写作30余载,笔耕不辍,他表示:“写小说就是重新塑造一个世界,这是个很愉快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