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力量》:认识生死,为他人带去力量
栏目:博览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联合企鹅兰登北亚出版的图书《悲伤的力量》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举行了新书分享研讨会。该书作者、英国悲伤心理治疗师朱莉娅·塞缪尔来到现场,与来自中国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展开对话,分享东西方文化对死亡问题的不同思考。

  《悲伤的力量》是朱莉娅·塞缪尔依据25年从业经历中的真实案例所著,书中所记录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悲伤情绪。在分享研讨会上,塞缪尔首先道出了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无论是谁,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死亡带来的悲痛。今天我们相聚一堂,一起谈论死亡这个此前无人愿意讨论的话题,非常有意义。 ”

  塞缪尔首先分享了她的个人故事。她回忆道:“我的祖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父辈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家里有4张黑白照片,是我逝去的4位亲人。但这4张照片父母从未提起过,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并不谈论死亡的家庭中。 ”这也是她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给失去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谈及多年行医所感,塞缪尔认为,从确诊到死亡,是创造记忆或者减少后悔的一段时间,不去谈论死亡所造成的后果其实很严重。“在英国, 15 %的抑郁症的诱因是无法正视死亡带来的悲伤。在临终之前与亲人创造美好的回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塞缪尔表示。

  谈及创作《悲伤的力量》的初衷,塞缪尔说,在西方社会,死亡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写这本书来分享关于死亡的故事,可以让读者通过他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面对死亡时的想法,了解自己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在她看来,人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去谈论死亡、接受死亡,“例如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接触死亡的阶段,就开始谈论自己想要一场什么样的葬礼,以此减少对死亡问题的恐惧” 。

  对此观念,北京大学教授王一方表示赞同。在他看来,人们面对死亡时,多数时候都如同鸵鸟一般,把头埋起来回避问题,因为不愿意谈悲伤的事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疏导悲伤有两个很重要的技能——第一个是凝视,第二个是肤慰,即抚摸对方肌肤以示安慰。在悲伤面前,不仅要有关爱,还要有关怀。 ”王一方说,“当你面对亲人的时候,学会凝视、学会肤慰,从临终关怀走向哀伤关怀,从关爱走向关怀,社会就会越来越完整” 。

  在临终关怀专家路桂军眼中,“生命教育”这个词其实并不准确,应该称之为“阅读生命” 。“我做了十年生死干预,虽然层次比较浅,每每是受教而不是教育对方。我觉得了解背景文化、了解信仰,对哀伤进行辅导,一对一的个体化交流非常重要,没有一个规则适合所有人。 ”路桂军表示。

  医学人类学专家刘谦认为《悲伤的力量》中记录的故事让自己感悟良多,她很赞同书中对悲伤赋予的意义,“悲伤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正是人们改变的契机,改变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容忍和忍耐的尺度。我们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失去,每一种失去都会让我们更加觉得自己是失控的、无力的和孤单的。失去带来的另一种改变是加强了某些关联,加强一种生和死之间的关联、加强一种人生的起点和人生的终点之间的关联。 ”

  “无论富贵贫贱,无论哪种文化,对于悲伤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儿童临终关怀专家周翾认为,安抚疗愈的方法不尽相同,只要有用就是对的,“最重要的是,要安放好哀伤,找到自己的出路” 。生命教育专家王玉梅也认为,悲伤非常多元,每个家庭和个人面对悲伤时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悲伤需要更多人一起承担,哀伤辅导是临终关怀非常重要的内容。临终关怀的意义是让走的人有尊严、无痛苦,让亲人能尽快回归社会,其实是在为社会减负。 ”

  分享研讨会现场的观众中有医生,也有正在对抗悲伤、寻求心理支持的患者。塞缪尔直言此次聚会让自己深受启发,大家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还分享了面对悲伤的处理方法。相比于教导,陪伴和聆听更蕴含力量,一如路桂军医生所言,“只要我们能够认识生死,便可以为他人带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