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评《先生向北》
栏目:品读斋
作者:李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先生向北》  鲍盛华  著
长春出版社  2018年5月出版

  文化传承、思想创新是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核心问题,甚至以此为毕生之志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之外的那种积极入世、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新国家、创造新文化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为国家向现代转型、实现民族的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这样一群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们扎根辽阔的东北大地,坚志而为,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仅为东北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宣传等事业播下了种子,同时也为东北文化赋予了一种新的精神气质,从而使东北文化显露出一种雄伟高致的气象。鲍盛华《先生向北》一书,用充满深情的文字,将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化景观。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对本书阅读的体会和理解。

  其一,本书打破了当下流行的有关知识分子的叙事模式。自1840年被西方世界用暴力的方式强行拉入到在西方文明模式下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之后,中国就进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古老的中国向现代转型的,是无数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可歌可泣、勇于探索、赤诚报国、不断前行的历史。对处在这一历史变局进程中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思想史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很多知识分子史的叙事逻辑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纵观这些有关知识分子的叙事,要么是仅仅从知识分子的狭隘视角出发,汲汲于个人沉浮的小叙事,要么是有所寄托,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伤痕叙事模式里。通过这两种叙事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单一且模式化,缺少历史感,更像是活在个人小世界里的旧式小文人,因而很少有能够在国家、民族的现代性的宏大视野下对知识分子的历史进行的深度研究与思考。

  《先生向北》一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东北知识分子群体的考察和追忆,将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同新中国成立之后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历程交织在一起,不仅为我们书写了张伯驹、潘素、宋振庭、吕振羽、于省吾、公木、匡亚明、唐敖庆、罗继祖、金景芳、高清海等一代文化名流在东北大地上留下的潇洒人生,写下了他们组织春游社、神仙会的名士风度,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人身上的那种风流雅致,更写下了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殚精竭虑,为东北乃至新中国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创建与文化传统的建构、文脉的传承等所付出的努力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雅士风范固然令人追慕,但他们为国为民的情怀、格局和胸襟则更值得后人敬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先生向北》一书不仅是对东北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传统的挖掘与重构,更是一部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写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个体与国家、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书生本色和家国情怀。

  其二,本书写出了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之间,传统士人的风骨与风范和现代知识分子积极改造社会的情怀与抱负。士人在漫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慎独修己、明道救世是士人一贯的内在追求,顾炎武就说过:“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也就是孔子说过的“士志于道”和《论语》里说过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进入现代,随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士人向知识分子阶层转变,因而对这一身份的理解就更为复杂。孔飞力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谈到中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程中,知识分子阶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而赋予了中国一种与众不同的现代性特征。

  《先生向北》一书中的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也会像传统文人一样,在一个复杂的时空里,既注重自身的自省和修为,又注重文人雅士之间的诗词唱和,精神交流,过着一种非常充盈的人生,富有饱满的生命情趣;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注重文脉传承,潜心学科建设,努力培养人才,可以说,他们既风流潇洒,更有一种刚健的气度和风骨,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融入了一个昂扬向上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在这一知识分子群体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元气淋漓、不断创造的艺术精神,体现了生生不息、积健为雄、气韵生动的美学精神。在他们身上,还体现了意大利思想家葛兰西所说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特质。 《先生向北》中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现代世界的一份子,他们走出狭隘的书斋生活,借助自己的独特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知识,走出学院,注重实践,积极主动参与东北和新中国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建构,一方面在努力改造社会,影响世人,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我,从而推动并主动融入到现代共同体—— “人民”的事业中。

  其三,本书的写作,为东北文化注入了新的精神特质,或者更准确地说,挖掘出了东北文化中一直被忽视的一个维度,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东北。长久以来人们印象中的东北,经常会想到的可能是渔猎文化、流民文化,或者是受计划经济影响严重的比较封闭保守落后的文化,总之是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疏离,又和现代文明相距稍远的文化形象。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不可否认,历史上的东北,属于塞外酷寒之地,人烟稀少,莽莽大荒,天辽地阔,黑土地上一直缺少中原文明的滋养。最近十几年,人们印象中的东北文化形象又变成了失落的东北,随着经济的低迷,懒惰、保守、僵化好像变成了东北人挥之不去的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东北文化的话,就会对这些习见有不同的看法。在东北,有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厂,新中国最早的电影厂,我党亲手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所有这些说明,现代东北的文化基因里天然有着挥之不去的红色基因,新中国的工业、文化、高等教育都在这里起步,他们不仅见证着现代东北文化的奠基、发展和壮大,也见证了新中国创业的激情、成长的艰辛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 《先生向北》描绘的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他们为粗砺的东北文化注入了洒脱的情怀和文化血脉,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这一过程中亲身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东北的辽阔激发了他们生命的豪情,他们和亿万东北人民一起劳动、生产和创造,书写了一个史诗般的伟大时代。所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在追慕这些先生的同时,更应该赓续文脉,学习他们那种积极投身于时代的伟大精神。

  其四,本书呈现出了新中国党的高级干部与知识分子之间意气相投、肝胆相照和共谋发展的良好互动关系。伟大的时代,离不开伟大的人,尤其是引领时代的思想和实践的先锋。在《先生向北》一书中,我们看到了吉林大学校长匡亚明同志“三顾茅庐”请来于省吾先生为吉林大学古文字专业开创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不拘一格提携年轻人才高清海,给吉林大学哲学未来成长为参天大树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延揽人才,兼容并蓄,博大包容,为吉林大学成为蜚声中外的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看到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同志不仅知识渊博,虚心向学,还真正做到了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和爱护,主动去结识各界文化名人,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比如他和张伯驹夫妇令人津津乐道的友谊,和于省吾、金景芳等大师的密切交往,对本土画家王庆淮、本土艺术理论家王肯、剧作家张先程等的提携和培养,都已经成为文化史上的经典往事,为我们树立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楷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真正把知识分子放在心上、把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上的高级干部,关东画派、地方戏剧等的创建才成为可能,吉林省文联、省博物馆、省作协、省歌舞剧院、省京剧院、省戏校以及省社科院等才会在宋振庭同志的推动下相继成立,并成为吉林省各种文化视野的起点和源头,而这一代领导同志精通文化、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作风也成为吉林省文化系统的优良传统和一段佳话。

  《先生向北》一书中的先生们用他们的人生给我们书写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东北往事和中国故事,他们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故事,在今天,如何继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精神,推动东北乃至中国文化的创新创造,从而书写新的中国故事,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耐人寻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