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情真不悔痴
栏目:心语
作者:杨际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小时候,有两大嗜好。一是酷爱上图书馆借书看,早年的管理员后来形容,“好像羊啃青草一样” ,一本接着一本看,几乎三五天就换一本。另一是爱看戏,剧场演出,卖票,有时舍不得掏钱,就傻傻站在售票处,不时伸长脖子看上几眼,即便关上大门看不了,吹拉弹唱悠悠然传来,似乎这样也能过把瘾。咀嚼戏文,挺有滋味。无论文臣武将,抑或书生小姐,常有离别之类。记得有一句,叫“就此别过” 。人生苦短,就此别过,不无伤感。

  此时此地,我正出席香港作家联会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11月2日晚,纪念大会上,先是为悼念金庸先生,默哀一分钟。瞬时,上百人肃立,鸦雀无声。突然想起前面讲的“书”和“戏” 。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一发而不可收;至1972年,共创作了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印数累计过亿册,风靡全球的华文读者。2015年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香港举办“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活动,征文稿超过万份。征文设公开组和学生组,学生组专为香港学生而设,公开组以盲人教师李尧夺冠。金庸武侠小说每一部都拍摄影视剧。观众更是无远弗届。这“书” ,这“戏” ,至金庸,且不论“绝后” ,要说“空前” ,无异议矣。

  金庸与其作品进入内地,是“春天的故事”的别样一章。1973年3月,一位刚刚恢复工作的老人托人从香港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当时,这小说在内地仍为禁书。老人对小说爱不释手。多年以后,他把小说的作者请到了人民大会堂,两人相谈甚欢。那位老人是邓小平。 《台港文学选刊》创办于那时,也曾介绍金庸作品及其影视剧。从而有了一定的交集。尽管给予的篇幅并不大,但作为编者,我们深感金庸作品的巨大影响。任何人都轻忽不得。然而,与金庸先生的直接接触,却是始料未及的尴尬之事。曾有一段,为了创收,刊物偶或刊登广告,包括邮购书讯。没曾想,香港朋友询问,书讯中,为何有金庸的盗版书。听了,大吃一惊,立即筛查。果然,书讯中有署名作者“全庸”的。显然,书商有意混淆,企图浑水摸鱼,诱导读者上当。边边角角,登了小小书讯,很不起眼。不料,竟入了金庸的“法眼” ,追究起来了。借用一部喜剧电影的台词,事情很严重,先生很生气,我们很惶恐。当即写信给金庸,解释此事的来龙去脉。金庸原谅了我们的“无妄之过” 。显然,先生极为爱惜自己的羽毛,眼里容不得掺进小沙粒,憎恶任何盗版行为。同时,先生也极为爱护晚辈,宽宏大度,谅解我们的过失。几年之后,首届“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征文奖”揭晓。意外地见到出席颁奖典礼的金庸先生。在文友引荐下,我上前问候。金庸欣然握手,合影。这时,我又递上征文奖作品集《旅游文学的百花园》 ,他工工整整地签上金庸二字。当年,香港成立了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金庸担任顾问。旅游文学联会开设网站“字游”网,金庸为此题词:纸上遨游快乐优游。我想,这不正是金庸此生的写照吗?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金庸先生飘然而去,留下他一手缔造的那一片文学天地。同时,也留下人们的无尽怀念。

  活动的第二天,香港作家联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明报月刊》 《香港文学》 《香港作家》联合举办“我的创作观”文学讲座。会议厅座无虚席,晚到的只好席地而坐。主讲嘉宾中,有著名诗人郑愁予、散文家张晓风、小说家施叔青和李昂姐妹。台湾新锐小说家骆以军在演讲中称金庸为“神样的存在” 。他们都以各自的表达方式,寄寓对金庸先生的敬重和哀悼。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小说家铁凝在发言中,谈起一桩往事。20年前,她访问香港,拜访了金庸先生。金庸连夜“做功课” ,阅读铁凝的长篇小说。第二天出席联欢会,金庸热情赞许铁凝的创作才华。足见对晚辈的关爱和扶掖。金庸离开了,但有太多人永远记住他了。比如马云,便是坚定不移的粉丝。20年前,据说他受金庸作品人物虚竹珍珑弃子的启发,和另外17个人一同互联网创业,十八罗汉有十六七个人都是“金粉” ,他们在公司内部的ID都以金庸小说人物为名,马云便自称“风清扬” 。

  临离香港,心想,金庸先生,真的“就此别过”了。遥望那一湾碧海,那一片青山,又觉得,正如金庸所言,“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真不悔痴, ”纸上遨游,快乐优游,真个不枉此生。就这样,金庸走进了民众,走进了生活;同时,他也走进了经典,走进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