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一只潜藏在暗影中的狐狸
——安妮·莱博维茨之《人像:2005—2016》
栏目:书中艺
作者:汤来先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乔·兰波特(Jo Lampert)扮演圣女贞德,纽约,2016年 安妮·莱博维茨 摄

  希拉里·克林顿说:“她是我们国家的时代记录者,记录我们所思所想。她捕捉到了那些名人们的态度、性格和不安全感,同时将他们人性化。 ”

  苏珊·桑塔格说:“她所有的图片都渴望被人纪念——甚至永不遗忘” 。

  她就是安妮·莱博维茨。她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69年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时为《滚石》杂志拍片, 1983年成为《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

  列侬、小野洋子、黛米·摩尔、乔丹、贝克汉姆、施瓦辛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特朗普、“飞鱼”菲尔普斯、科学家霍金、昂山素季、塞雷娜·威廉姆斯……都曾一度成为她镜头中的主角。各路大腕都甘愿被她的镜头“摆弄” 。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摄影师,而认为自己只是个将摄影作为媒介的艺术家。

  1980年12月8日,她拍摄列侬拥吻妻子小野洋子的照片, 5小时后,列侬遇刺身亡。2007年,她在白金汉宫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拍照。她提醒女王,“如果您取下王冠,效果将会更好,因为这件长袍……”女王打断她的话头,说:“太庄重了?你以为这是什么? ”可是女王还是听从了她。

  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她“活着的传奇”荣誉,实至名归。

  安妮·莱博维茨第二部图书《摄影师的生活:1990—2005》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人像:2005—2016》(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8月出版)是安妮·莱博维茨系列摄影作品集的第三部,是2005年至2016年11年摄影艺术心血之作,是百余名各界一流人物150幅人像摄影作品大合集。该书中文版与英文版同一批次印刷装订(相同印刷厂、设备、工艺、材质) ,淋漓尽致还原摄影作品原作风貌。

  霍尔比奖获得者亚力山德拉·富勒,在《人像: 2005—2016》序言中直白地说:

  “安妮是一只潜藏在暗影中的狐狸。我这么说毫不夸张。在南半球长大的我,人到中年,可没有耐心玩比喻的把戏。我说的狐狸就是安妮的图腾和原型。我们这些天真的原始人对此再熟悉不过了。我完全肯定这一点。狐狸是躲在暗处的观察者,正如安妮的艺术创作。在我们身披伪装的时候,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时候,她捕捉到我们放松或警惕的瞬间。她的镜头如此隐秘,闪动如此迅疾,让所有人都无处遁形。这是她独有的魔法,我说不出其中的奥妙,任何人都不能。每个艺术家都了解这一点。不过,我并不想让读者被‘艺术太复杂’的想法吓走。艺术并不复杂。艺术神秘而残忍,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有时充满矛盾与斗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关乎事物的本质。本质,意味着艺术是最高境界的真实。没有人会白白来到这里。伪装之下,我们都是血肉之躯。 ”

  愚人和智者,创造者和毁灭者,孤儿和养育者,战士和情人,头脑简单的人和魔术师,探索者和统治者……你会在这本书中的人像里看到所有这些面孔。

  安妮本人说:“我是个摄影师,这是我的工作,真正好的摄影师,真正特殊的摄影师,没法不拍照,就像别人吃饭呼吸一样,她拍摄的主题就是她的生命。不管是工作或拍我家人,或者是拍我的脚趾,或外国的土地,不断去记录,不断地去看生活是什么样子,非常有意思。摄影师的生活是什么?就是透过镜头所看见的生活,那是一场精彩之旅。 ”

  在安妮看来,地点是影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背景或装饰。一个地方的历史可以透过声音和气味散发出来,会对摄影作品产生微妙的影响,这种效果在摄影棚里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例如,她在墨西哥为妇女权利律师安德莉亚·梅迪纳·罗莎斯( Andrea Medina Rosas )拍摄时,画面中几乎看不出她所在的地方有什么特别,然而这对摄影效果却是至关重要的。“我关注的始终是拍摄的内容。一方面,新技术让我着迷,我希望可以将自己成为以摄影为创作手法的概念艺术家。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作品态度又非常传统。我一直致力于创作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人像摄影。无论你使用什么设备,都很难说清拍摄出的效果究竟如何。人像摄影永远取决于镜头前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