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苏格拉底那样反思时代
——评《社会热点解读:2017》
栏目:品读斋
作者:杨志  来源:中国艺术报

《社会热点解读:2017》 沈湘平 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碎片化时代” ,如今是一个流行词,但实为一个伪命题。人类的信息流动从来未有如此之极大丰富,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大量重要信息,自行组装(甚至由智能搜索帮你组装)成专题知识,何来“碎片化” ?问题的关键在,甄别和思考信息需要调研,需要实践,也需要思考,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耐力。这太艰苦,多数人更愿意躺在“常识”的席梦思上得出一个理所当然的黑白分明的结论。所以,没什么“碎片化时代” ,只有“信息化时代”里的“不思考的人” 。但是,这种对思考的普遍懈怠,会给我们民族带来某种隐患,甚至危险。我们的时代,好比一艘风驰电掣的航空母舰,匆匆行进于星辰与大海之中,我们去向何方?前景如何?种种疑问横亘于我们每个人的胸中。“昨天的常识” ,未必适合“今天的现实” 。只有清楚我们处在何种态势,何种状况,我们才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不加思考的时代是危险的。如果我们对此还有怀疑,那么,看看最近磨刀霍霍的贸易战就可明白,过去如此不能保证未来也如此,只有逼近现场的深度思考,才能让我们清晰把握我们自身的处境,并选择正确的行动。

  这就要求在我们这样一个“风险社会”里,需要这样一批人——他们向古雅典的哲人苏格拉底学习,深入到时代的血肉,直面其中的危机与机遇,反思“常识” ,反省时代,检讨生活。由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主编的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系列年度研究《解读:2016》及《社会热点解读: 2017》(以下统称《解读》 ) ,所进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工作。撰写者们认为,所谓的“热点” ,好比我们这艘航空母舰上偶尔释放的“电火花” ,虽只一瞬,却也折射出我们时代的某种状况、某种征兆、某种危机,是我们研判并认知我们时代的重要参照。因此,他们侧重探讨每一年度的国内外热点,以小见大,追求从解剖一只麻雀来窥见社会整体,从观察一点电火花来推测整艘巨舰的健康状况。

  具体而言,我以为, 《解读》有其他同类著作没有的如下特点:

  首先,认真思考,但不学究。当前是学术繁荣的时代,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层出不穷,但不得不说,不少学术研讨违背了苏格拉底的教诲,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最后变成了一种新的“智术八股” ,更像是苏格拉底的敌人“智者派”的门徒。艺术家徐冰这样批评当代学术:“有些是伪学术,有些是假前卫。实际上,真正带有学术含量和价值的东西往往是通过不学术的或者说和现实极有关系的一些课题来体现的。真正的学术不是这种探讨和推理学术名词和学术史大师的思想,那些已经成了一种知识而不是学术。属于一种知识的范畴,真正的学术其实都是一些未形成的和还不清楚的问题的讨论。这才是极有学术价值的学术。 ”此话或许偏激,但确实指出部分当代学术的弊病,那就是已经成为一种僵化的知识生产,丧失了“认识你自己”的学术宗旨和学术勇气。 《解读》反对这样一种“理性官僚化”的学术研究趋势,始终把“接地气”视为写作的基本宗旨,不蹈空谈论问题,而把实实在在地观察生活视为思考的原始起点。他们的思考,不是为了埋头于艰涩晦涩的术语,而是为了通过自身扎实的调研和思考,实事求是地让世人窥见我们时代的真实现状。

  其次,是人文的,也是科学的。当代世界,因为各门学科的高速发展,道术为天下裂,特别是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两极分裂,美国人文学者斯诺甚至惊呼是“两种文化” 。有些人文学者,出于种种原因,对自然科学不甚了了,却动辄贬斥,甚至把否定科学视为一种“政治正确” 。 《解读》的撰写者多是人文学者,却不排斥科学,甚至主动研究自然科学。他们认为,科学是人文,人文也是科学,两者同源,并且不固执于自己的学科背景,努力研究科学,追求做一名科学的“门外的行内人” ,或曰“业余的专业者” ,把沟通两者视为使命。这样一种努力渗透于他们对网约车、 “王者荣耀”电子游戏、共享单车、比特币、微信朋友圈等新兴科技的观察与剖析之中。他们对科学之于人类的影响研究,秉持公正态度,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不作非黑即白的站队,也不做妖魔化的论断。

  第三,有趣,但以求真为宗旨。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思考问题,往往喜欢选择某个有趣的“话题”入手,《解读》也如此,这本书观察的全面二孩政策、网络主播、读书会、共享单车、逃离北上广、王宝强离婚案等,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相关网文在微信、微博上铺天盖地,可用泛滥来形容。但是,此类网文喜欢采取一种非黑即白的态度,貌似爱憎分明,斩钉截铁,其实投大众所好,意在通过揣摩受众的心理需要,或者提供发泄情绪的理由,或者提供说笑的谈资,它们不关心事实本身。《解读》的侧重点则相反,他们对热点的透视和思考,首先追求的是事实本身。他们认为,在“真善美”中,“真”是最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脱离了“真”的评判和思考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虽然他们跟许多同类网文一样,同样关注种种“八卦” ,但他们的写作比其他同类文章更强调事实本身,努力从中开掘“热点”背后的“结构” ,所以他们选择的话题都既具有一定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深入思考。这也是对读者判断力的最大尊重。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文风质朴,对读者诚实。如非必要, 《解读》不运用专业术语来讨论问题,基本上采用白话,追求娓娓道来,与读者交谈的效果。其实,许多欧美哲学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哪怕是极晦涩的问题,也多用白话。柏拉图和贝克莱的对话录、弗洛伊德的理论、罗素的论文,都是典范。他们的思考,很深刻;他们的文字,很清浅,甚至清新。英国小说家毛姆甚至认为,贝克莱的哲学论文是“第一流的散文” 。这也是苏格拉底传统之一种。想当年,苏格拉底在雅典人中生活并思考,向世人谈论自己的所思所得,用的都是大白话,并未为了“媚雅”或者“谋利”而“故作艰深以文其浅陋” 。如今,许多学术研究却违背了苏格拉底的教诲,既枯燥乏味,又堆砌术语,故弄玄虚,像科斯的《企业的本质》 、史密斯等的《独裁者手册》 、吴思的《潜规则》那样深入浅出的有思想分量的著作,今日中西均属凤毛麟角。 《解读》追求用“入口即化”的白话来传达自己“纸上忧国戒煽情”的思考,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诚实。

  苏格拉底说过:“不加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也可以说,“不加反省的时代是危险的” 。 《解读》所做的,是破译电火花( “热点” )所负荷的信息,告诉我们一个意见纷繁背后的真实世界。他们破译的世界,可能让我们喜欢,也可能让我们厌恶,但他们意在让世人能落到一个混凝土的地面,了解我们时代的真实状况。就此而言,他们的解答或许未必都准确(这个世界,关系千万重,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 ,但他们的态度值得肯定,他们的努力值得关注。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