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的生命与“90后”的追光
栏目:艺苑
作者:易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大未名湖畔, 120周年校庆纪念标志前,人们驻足,留影。未名湖有四时美景,更有众多学者大师擦肩而过的身影。

  离未名湖不远的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展廊内,一场由北大艺术学院主办、特想光影和天乐泰力特别支持的肖像摄影展正在举行:一束“90后”摄影师的追光,聚焦26位北大老教授,将他们定格、置于聚光灯下。26位老教授,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21年,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39年。其中包括10位院士。有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两位先生均出生于1921年,是西南联大学生。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这其中还有两对夫妇院士:王阳元院士和杨芙清院士夫妇;刘元方院士和唐孝炎院士夫妇。摄影展名为“生命的沉潜” ,由26位老教授中最年轻的钱理群先生提出,谢冕先生题字。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北大老教授,是北大大家庭的宝贵财富。青年摄影师肖梦涯经过半年的努力,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作为礼物献给北大120周年校庆。北大副校长王博称,这些作品关联着北大最重要的研究群体。王博引用北大教授、作家曹文轩的说法,北大是培养作品而不是产品的地方,这些作品,一定是更伟大的作品培养出来的。“生命的沉潜” ,正传递着这种坚守。

  肖梦涯高高瘦瘦,干练中透着青涩。在百年讲堂,面对众多北大名流、老教授,发言时一点都不显紧张,语速适中,低沉而稳重。自小生活在北大、清华之间,在父辈与众多老教授的耳濡目染中成长,他对作品中的人物更多了一份私人感情。

  2017年,肖梦涯从美国学习艺术摄影回国。当年10月,他到海淀医院探望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当时许先生病后刚要出院,乐观的态度瞬间感染了肖梦涯。后来,肖梦涯发现身边许多老教授都缺少精彩的肖像,年轻人也缺乏对老一辈学者和思想家的关注。老先生们大多深居简出,除了阅读老先生们的文字,肖梦涯希望多一种方式,通过影像让大家了解这些学术大家。随后,拍摄老教授系列作品的想法就此萌生。

  要表现老先生的面貌和神韵,并非易事。除了上网查阅老先生的资料和照片做好准备工作,实际拍摄开始后,肖梦涯更要根据老先生当时的心情和意愿做好沟通。在北大朗润园拍摄乐黛云先生,肖梦涯下午4点就到了乐先生家,一直到接近晚上7点才结束拍摄。一进门,乐先生家里盛开的兰花、她开朗乐观的性格,乐先生粉红色镜片的眼镜,这些都吸引着肖梦涯。身处这种温暖轻松的氛围,肖梦涯对乐先生的性格有了一个初步判断,脑海中也设想了很多画面。但是,经过多次变换场景,他依然得不到满意的作品。一面对镜头,乐先生内敛的一面就会让她显的拘谨。加上腿伤刚刚恢复,长时间拍摄,只能坐在沙发上,身材娇小的乐先生几乎被客厅松软的沙发所包裹。拍摄了几十分钟,乐先生开朗健谈的性格特点始终抓不到。最后,肖梦涯让所有现场的人都移到乐先生同一侧,和她对话,并加大闪光灯的亮度。终于,一张乐先生回眸的瞬间,成为肖梦涯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照片中,乐先生好像在阳光下与大家聊天,被旁人一个愉快的话题忽然吸引,放松地把头扭向一边,阳光的质感加强了粉色镜片跳动的颜色,让画面充满了能量。一切都和肖梦涯对乐先生的感知,自然契合。

  也有的照片,刚开始并不令人满意,但放了一段时间,反而被接受了。比如谢冕先生。谢先生是肖梦涯父亲的导师。拍摄完成后,父亲并不认可肖梦涯选出的那张照片,认为不能代表谢先生的性格特点。但过了两周后,肖梦涯再次拿着这张照片给父亲看,他竟然改变了看法,觉得这张作品抓住了谢冕先生一种特有的精神状态。由此,肖梦涯得出结论:个体对老先生们的认知是片面且局部的。人们会习惯性地把老先生们的特点放在一个已有的感知框架中。通过摄影这种有些陌生的记录和呈现方式,倒可以给大家提供新的认知角度。

  展览现场,十多位肖像照中的老教授亲临现场,每人收到了一枝玫瑰与展览的纪念书签。北大外国语学院老教授胡壮麟在致词中说,和在场几位老教授一样,他既是观众,又是被观的对象。肖像中的人物千姿百态,但隐藏在各个脸庞中的神情完全体现了这次展览的主题—— “生命的沉潜” 。在与肖梦涯交谈过程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拍照固然可以让帅哥美女作为摄影对象,但我考虑的是如何拍出老教师的美。 ”

  “是什么契机让肖梦涯对老教授的人生戏剧着迷呢? ”开幕式上,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提到这一问题时指出,艺术与个人经验密切相关,艺术家的创造性,往往源于他们独特的个人经验。肖梦涯小时候曾在北大附小读书,也在北大承泽园住了两年,对北大的校园有着亲切的感情。儿时老教授接送孙辈的情景,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构成了肖梦涯拍摄老教授的深深情结。最终,他选择了26位老教授的肖像,展示了26部精彩的人生戏剧。

图片选自:生命的沉潜——北大老教授肖像摄影展

摄影作者:肖梦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