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书香”,希望长在泥土里
栏目:书与人
作者:马慧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不识字,你们读书社要我不? ”苏发用一种迫切的口气问我。我看着她常年风里来雨里去造就的黑里透红的沧桑面庞,怎么也不能把“不要”这两个字说出口。

  2017年年底,我应聘当了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怎么当好这个文化站站长,并且让当地的文化呈现出一种新气象,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恰好,我们的镇党委书记和政府班子也特别注重文化发展,这给了我一个开展文化工作的契机。

  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示范点之一,引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大家一定好奇,“1236”是个啥概念?这是一项旨在“用6年时间,投资3亿元,通过新建电力扬水灌溉工程开发200万亩荒地,以吊庄移民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100万人口贫困问题”的跨世纪工程。

  就这样,西海固八县23万回汉居民搬迁到了红寺堡,在这里安家落户,重建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红寺堡人用战天斗地的精神终于在这片半沙漠地区安居乐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文化”这个词,在过去忙于过日子的琐碎中越来越远。一问大家的文化生活是什么?大家肯定会笑,我们一个农民,种好地,喂好牛就可以了,文化这个事情,应该是文化人操的心。

  在镇党委班子的牵头下,我当文化站站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红寺堡镇首届农民阅读节的启动仪式。

  当时在活动还没有开展的时候,我和北大毕业的高材生讨论本地文化的发展。他说,我们这边不像人家河南、河北那一带,文化就是没办法开展起来,大家的思想工作太难做,宁愿在家玩手机也不愿意去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活动。

  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早些年农村的生活大同小异,谁也不会想到“文化”这个词。手机才开始在农村盛行,总要给大家一个适应新事物的过程,等过一两年,手机不再成为一种新鲜事物的时候,文化总会一步步走进村民的家中,我们应该给大家一个时间段去过渡。

  也许我的想法过于乐观,红寺堡镇首届农民阅读节开启后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农民朗诵比赛。我期望着有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个比赛,但是通知发出去之后,十万人口的一个大镇,报名的寥寥无几。最终通过动员,通过鼓励,参加比赛的人数是二十九人。我略略失望,第一次感觉到,“文化”这个词要在乡村落地生根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但是,我又不能表现出我的失望,我看着来参赛的选手手上的茧子和沧桑的面容,心里是一种难言的悲怆,我自己就是一个农民,我是多么理解他们此刻的局促和不安。但我又特别期望,有更多的人深切体会到文化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朗诵比赛一开始选手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但直到老金出场,我还是被感动了。

  他一脸的紧张,但又勉强让自己镇静,他一口标准的方言,带着纯粹的浓郁的西海固气息,两只手捧着自己的手稿,歪着头对着话筒念着—— 《我美丽的村庄》 。

  是的,就是念,念二十年村庄的发展变化,念自己看着村庄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到最后,他一点都不紧张了,念完,还优雅地鞠了一个躬。

  这是一场不能称之为朗诵的朗诵比赛,但是,这又有什么呢?我们要的,只是大家的参与,只是这样一个平台,只是一步步让大家了解文化,只是让大家知道,其实,你也可以来试试!

  我见到张成柱的时候,是在光彩村的村委会,当时这里正筹备着春节的秦腔展演。我打听着,这秦腔是谁在组织排练?一位大嫂骄傲地说,我们有导演。

  在我强烈的要求下,张成柱腼腆地出场了。略羞涩的表情怎么也无法让人和一个吼秦腔的表演者联系到一起。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在十四年里,培养了四十几个徒弟,活生生给光彩村组建了一个秦腔剧团。

  张成柱是不善言辞的,在去他们家的路上,他一路沉默。到家门口,从门口的瓦片下摸出钥匙给我们开门,随行的同事问,钥匙放这不怕丢吗?张成柱腼腆地一笑,不会的,没有人会有偷的这种想法。我们从搬迁到这里,钥匙一直是这么放着的。

  小院干净得像洗过的脸庞,大小的房子盖得井井有条。推开房门,茶几上摆放着各种干果,地上放着几箱饮料。张成柱一边礼让着让我们落座,一边抱着一箱饮料撕开包装。撕开后急急地抓起几瓶朝我们手里塞。

  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学秦腔的,他说,那早了,十四岁就开始了,那时候年轻,一听就迷上了,然后就去学了。那时候的老师好,教我们很用心。谈起秦腔,张成柱的话多了起来,提起当年的老师,他一个个的能说上老师的名字。

  张成柱今年五十二岁,再过两年,他就学秦腔整整四十年了。我问他怎么想起来要教大家学秦腔。他挠挠头说,也没咋想,就是想着,自己喜欢,然后想让更多的人喜欢,想让大家乐呵起来。

  现在,光彩村的秦腔说唱就唱,张成柱成了最忙的那个人。

  其实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都没咋多想,只是热爱,只是想让自己热爱的文化在一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我说要成立一个读书社,我给村上的文化协管员打电话,问她有没有人参加?她说应该有吧!我说到底有没有?不要应该。她说有,我说那你组织,我们这个读书社不光是读书,我还想让大家学习互联网技术,学习各种技术。

  2018年4月28日,红寺堡镇“泥土书香”读书社在玉池村挂牌成立,第一批社员二十人,有两个人是文盲。苏发是其中一个,她今年五十二岁,就是她问我,要不要她?

  她说,她们姊妹十个,她的父母只供养儿子读书,她和几个妹妹都没读过书。她经常和父母说,你们不让我读书,耽搁了我一辈子。我好恨,按我的气,我现在都不想认你们,但谁让你们是我的爹妈呢。

  苏发没读过一天书,但她鼓励三个孩子好好读书,她的孩子没辜负她的鼓励,一个个学业有成,两个女儿一个是中学老师,一个是医院护士,儿子在北京读大学。

  现在,苏发想读书了,她说,现在干什么都离不开文化,我不学点字,将来孙子都没办法带。去幼儿园接个孩子要刷卡,贷个款要签字,可我双手写不出来一个八字,以后怎么办?

  她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心加入到了读书社,她在一张纸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孩子的名字,老公的名字。她说,要从这些基本的字学起,她期望着有一天可以拿起书本阅读。

  读书社成立之后的一周,红寺堡镇首届农民阅读节的“汉字大赛”活动如期举行,这次,除了以前参加朗诵比赛的村民外,还多了许多选手。现场还来了一些“观众” 。这些观众是慕名而来的,听说我们“读书社”收了不识字的社员,大家来打听,她们可不可以也加入进来?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把这个读书社辐射到全乡镇去?让这个村子也成立起读书社,让大家相互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交流。

  她们满怀期待地离开了,她们等着我的读书社尽快在她们村里成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人才振兴。这将会给更多的人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去展现自己的才能。

  文化,不是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事情,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我相信,在这么多热切渴望文化的人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文化,参与文化,传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