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成为一种文化
栏目:乡村
作者:叶子  来源:中国艺术报

  冬日清晨,我漫步在漳州浦南镇陈元光文化园,放眼望去,香蕉树、柚子树、橄榄树层层叠叠的绿。浦南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可能是因为沾了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灵气。我想,当一个人成为一种文化,该是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到?当一个人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符号,成为一种文化交流认可的共通语言时,他已经远远超过自己价值的本身,因为他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无论时间之水如何流淌,闽南大地上永远不会忘记陈元光的名字。就像孔子,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流传万世的哲学思想,所以孔子文化蔚为大观。陈元光的历史性的开创意义在于:有了他,才有了漳州建制。浦南镇威惠庙是开漳圣王祖庙,与其它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庙宇相比,浦南威惠庙显得朴素,陈旧的瓦片、蒙尘的台阶甚至有些破败。而我觉得唯其古朴,方显其真,方显其历史悠远,有一种经过岁月洗濯的沧桑美。在这样的祖庙里,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影子缓缓地划过门前的石阶,划过石阶边的那一茎青草。

  回望历史时光隧道,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 ,闽南山越部落生衅叛乱,陈政、陈元光父子受命率兵平叛,遵照武则天“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方针,在长达40年的平叛和建设中,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使中原文明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此后,闽越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陈元光被后世尊为“开漳圣王” 。自古以来,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必先经历碰撞、矛盾冲突的痛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先进与落后的对抗、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摩擦、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面对闽南的开发与治理,陈元光在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暴乱的根源:生产落后,民风凶悍,缺乏管理,失之教育。仅凭武力镇压是不行的,要使这个地方长治久安,必须创立州县。陈元光于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请朝廷批准在泉州、潮州之间设置漳州,获准后被朝廷任命怀化大将军,兼任漳州刺史,至此陈元光成为漳州刺史首任,掀开了漳州历史筚路蓝缕的首页。在开漳建漳的日子里,陈元光率府兵将士,披荆斩棘,垦荒屯田,兴修水利,主张教化,施行法治。

  在老兵退役政策上,陈元光考虑到老兵故园千里迢迢,有些老兵家乡已无亲人,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一条创造性的政策:鼓励老兵与当地土著妇女结合组成新家庭。通过通婚,既安置了老兵,又促进了民族团结。当时入闽开漳随军87姓人口就地安家,七闽、百粤之地人口总量显著上升,其后裔生息繁衍成为漳泉潮汕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居民。陈元光本人除有妻室外,又娶了当地山越女子种氏为夫人,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使得北至泉州,南至潮州,西至赣州,东至南海诸岛屿,方圆数千里,无烽火之惊,百姓安居乐业。可惜天妒英才,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十一月初五,陈元光在潮州平乱中以身殉职,时年55岁。此等忠义勇猛之士,为漳州百姓千秋称颂、万古留香矣!朝廷念其开漳有功,下诏立庙,初名“将军庙” 。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漳州治所从李沃川(今漳浦绥安镇)迁入龙溪,当年于漳州北郊松州书院内兴建将军庙,以纪念陈元光、陈珦父子二刺史对开发漳州的功德,并官定为漳州文武官员于春秋祭日进庙致祭。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朝廷诏令对将军庙赐额为“威惠” ,由此,漳、泉二州各属县所立的将军庙均改称为威惠庙,至此流传近千年。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在漳州浦南镇松州威惠庙当地村民都以“巡安”这一民俗形式祭拜“开漳圣王”陈元光。这个由民间自发组织祭拜陈元光的传统由来已久,继承了悠久的文化传统,保护了“开漳圣王”这一文化符号。“巡安”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包括腰鼓、古傩、高跷、舞狮队等民俗表演,一整日里威惠庙锣鼓喧天,水泥路上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活动前后近4个小时,队伍穿过镇上的主干道,环绕松洲村游行。陈元光及夫人和各员大将的木塑像经过街道时,家家户户鞭炮震天响,喜庆的鞭炮纸染红了半边天,村民持香膜拜,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平安。抢花也是人们祈福的古老形式之一,当陈元光夫人雕像的轿子出了威惠庙后,轿夫将夫人雕像身上堆积的花朵奋力抛向天空,村民们争先恐后上前抢花,得到花者寓意来年得贵子个个喜笑颜开。最引人注目的是威武的马队, 26匹马参与“巡安” ,除最后一匹王马,是圣王王威的象征,排在队伍最后,其余25匹马载着孩子,象征人们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成长。一年一度的节日,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一种庆典。

  陈元光开漳建漳的丰功伟绩,受到历代朝廷的赞扬。先是“豹韬镇军大将军” ,尔后追封他为“颍川侯” ,下圣旨建庙奉祀。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时陈元光的声誉达到最高顶点,当年乾隆皇帝80大寿,相国蔡新入京祝寿,返乡时带回一对乾隆皇帝所赐的皇灯,上面御书“开漳圣王、高封祀典” 。漳州民间陈元光神系也在历代统治者的褒奖中逐渐地庞大起来。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政府开始统一管理台湾,漳州人兴起了东渡热,最终成为开发台湾的主力军,地缘成为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祖籍的共同信仰成了他们的保护神。随着漳人移垦路线的延伸,开漳圣王庙遍布台湾南北,他们把随身携带的家乡守护神的“分身”或“分香”觅地安顿供奉,由小祠而庙宇,开漳圣王的香火温暖了垦民艰辛的开拓创业之路。在垦民心里,圣王永远是一个来自彼岸的庇佑。据考证,漳州、台湾都是“陈、林半天下” ,所谓“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随着漳籍移民呈扇形源源不断地向广东、台湾、香港、海南岛和新加坡南洋诸地乃至欧美各地迁徙,随之远播海内外的陈元光文化具有历史、宗族与民俗学的众多意义——这是因为遍布海内外的威惠庙不仅是一个烧香拜神的地方,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及寻根文化积淀的场所。“漳江思源怀固始,唐人访祖到闽南” 。同根同源、同文同俗、一脉相承的“开漳圣王”信仰,是两岸同胞及海内外2000多万信众的重要亲情纽带,“寻根文化”热也恰到好处地证明了陈元光及开漳文化对海内外华人日久弥深的重大影响,指引着人们敬祖忆根、思乡怀亲。

  陈元光文化园门楼高大,红色琉璃瓦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左书“忠毅文惠” ,右书“盛德世祀” ,灰色的柱子,让人顿生高大之感。清幽古朴的石鼓山上,“唐开漳陈将军墓”静静矗立着,一抹朝曦轻轻地洒落。在海峡两岸的信众眼里,这里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依托。边上是相思树林,周围芳草萋萋。两个忠诚的部将分别守候在左右。相距不远的祖庙只存有中殿遗址,陈元光端坐在石莲花座上,红脸,长胡子,一脸忠正浩然之气,脚穿皂靴,酷似关公。陈元光一生以德报怨,他的部队跟山越人连年交战,自己队伍也死了不少人,然而他宽以待人,感化当地百姓,因此赢得了百姓的爱戴。陈元光可不单单是一介武夫。在文化上,自陈元光开漳建漳之日起,当地的文化建设也同步进行,陈元光在官职设置上,专司教育官职一人,创办松州书院,当地人才的选拔走上封建科举之轨。正如陈元光在《谢准请表》中所称,“化蛮獠之俗为冠带之伦” ,昔日的文化贫瘠之地,成为文明礼仪之邦,居民的血统、心理素质和民族意识自此与中原息息相通,源远流长。一千多年的松州书院,奠定了漳州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根基。由此可见,一个人受千载追思不是无缘无故的。中殿门口挖有一个长方形水井,是古时候举行大祭“王蘸”时所挖,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泥沙淤积。西殿祭祀李伯瑶、马仁和钟氏祖先钟发兴,这些忠勇之士跟随陈元光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因此一起被历史被老百姓铭记。

  漫步在古老的威惠庙四周,林涛阵阵,那是陈元光文化的千年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