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书法的精神高地
作者:张瑞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苏士澍作品

  作品选自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

  8月21日,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书法这五年:重塑当代书法的精神高地》的文章,他说:“中国书协带着问题意识,深入剖析当代书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找准病灶,精准发力,下决心厘清一些长期困扰书法界的模糊认识,解决一些影响当代书法健康发展的顽疾,重塑当代书法的精神高地,近五年书坛呈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这是对中国书法近五年来发展的深入思考,也说明了2017年中国书法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

  “文史不通,笔下空空” ,这是启功先生的一句话。书法是综合艺术,它需要与文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宗教等学科沟通,尤其要与文学靠近,没有文学介入的书法,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就难以表现。遗憾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书法艺术的综合性质没有得到书法家们的重视。因此,对于书法的视觉化倾向,对书法笔墨趣味的开掘,成为书法家唯一的艺术向往。当展览成为当代书法价值最后的实现形式,当奖励变成书法家最为热衷的价值取向,舍远求近,就成了当今书坛的习惯性行为。中国书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从“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开始,一直到今天,分期分批组织创作活跃的中青年书法家到北京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开阔艺术视野。对书法家提出新的要求,是重塑当代书法精神高地的第一步。不管是扎实临帖,还是勤奋创作,最终还要依靠作品说话。今年初,“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标准公布,新一届兰亭奖的评选有了新情况:第一,入选作品数量和获奖作者名额大幅度减少;第二,对入选和获奖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书法技能的基础上,将考量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兰亭奖征稿启事一经公布,引起许多书法家的不满,指责、谩骂之声不绝于耳。理由是,影响巨大的兰亭奖,应该为书法家提供更多的入选和获奖机会,入选作者和获奖作者的数量不应该下降,而是要升高;一个书法展览活动,何必考量书法家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难道书法家的技能不是书法家的基本文化素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能够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和人格。书法创作从来不是单一的写字问题,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讨论当代书法家的思想境界与精神品质,人格、学识是第一位的。书法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理应具有对现实的关怀,比如是非之心,平等观念,科学、民主思想。理应葆有对民族命运、社会道义、文化思想、艺术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重建的热切愿望。因此,“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对书法家们提出新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正是因为对当代书法创作有较高的期待,有新的要求,当评委们按照《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办法》投票,没有入选作品获得金奖的分值,为慎重起见,评审委员会和审议委员会依据各自的职能进行了坦诚而认真的讨论,最终研判,金奖空缺符合当前书法发展的现状。兰亭奖评选金奖空缺,尚属首次。然而,在其它艺术界别中,金奖空缺是家常便饭。当参评作品的艺术质量达不到评委们的要求,评委需要尊重现实,不能存在滥竽充数的心态,让平庸作品走上领奖台。以艺术标准为核心,以审美价值为准绳,是一切艺术评奖的不二法门,书法兰亭奖当然不应该例外。

  兰亭奖金奖空缺,与半年前公布的评选标准是匹配的。评选标准明确规定,入选和获奖作者在书法技能的基础上,将考量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其实,金奖的缺失,正是文化素质的缺失。

  11月28日,“辉煌历史:‘一带一路’诗书万里行书法展”在中国文联展厅举行。这个展览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书坛名家基层采风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早在今年6月,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铁路文联发起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采风活动。采风活动兵分东、西两线:一线从泉州踏上“海上丝绸之路” ,一线奔赴新疆,亲近“古丝绸之路”遗韵,进而感受“一带一路”宏大而现实的发展战略构想。参加采风活动的书法家需要具备诗文创作能力,不管是在海岸线上,还是在西部戈壁,他们以文学创作抒写自己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生命感受。送书法到基层,切实体验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一带一路”诗书万里行,分明就是中国书法家们的生命之行、精神之行。5个月之后,参加采风活动的书法家们把自己的诗句抄录在洁白的宣纸上,齐聚北京,与观众见面。展览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亮点:一,参展作品是从现实生活中来,那一首首有感而发的诗歌作品,是书法家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写,是他们深刻而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二,诗墨兼优,这是中国书法的常态。书法家书写自己的诗文,准确体现了“以笔写我心”的艺术创作特点,有现实意义和时间质感。

  当代青年书法创作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光荣使命,青年书法家们必须保持强大的生命活力和艺术激情。为此,中国书法家协会把当代青年书法创作置于战略高度,把发现人才的目光投放在基层书法家的身上,寄希望青年书法家群体创作出一流的书法作品。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在当代青年书法家的心目中分量很重。在福建漳州举办的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的入选作品代表了当代青年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第一,入选作品基本上是对传统经典书法的承继,占有较高比例的入选行草书作品,依然以“二王”体系为经纬,在创作过程中,寻找细腻或粗犷的感觉,使作品风格丰富起来。大草的奔放,小草的婉约,章草的奇崛,几乎就是草书历史的一次集体呈现。篆隶亦如此,不管是大篆,还是小篆,不管是沉雄,还是静逸,不管是笔笔不苟,还是率意放达,对传统书法资源的戮力挖掘,对创作构思的重视,对感觉的捕捉,一目了然。楷书入选作品也占有一定比例,不过,从入选作品来看,唐楷依然缺少,墓志、小楷缤纷多姿,瘦金、爨体时有发现。篆刻作品的来稿量较大,由此看出当代篆刻创作趋于活跃。入选的30余件篆刻作品,传统功力扎实,构思巧妙,刀法灵活多变,正文的浑厚与边款的灵动,陈述语句的机锋,拓展了当代篆刻创作的美学语言。第二,探索精神不断高涨,追求个性化的创作心态日趋成熟。任何艺术创作都不能固步自封,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创造成就,离不开有的放矢的探索和对个性化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现有的状态,中国书法史就不会像百花园那样色彩斑斓,也不会如交响乐那般起伏跌宕、气势恢宏。

  今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了迎庆这次盛会,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了“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 。主办方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遴选出100余名杰出历史人物和英雄群体,并从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中精心组织创作内容和人物小传,邀请当代百位书法家用赤诚与丹心熔铸笔墨,史诗般呈现一部民族脊梁的群雕长卷。

  书法艺术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书法艺术的审美价值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理性与德行、文章与艺术,培育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这一点,此次展览体现得尤为充分。首先,展览主题响亮、光明——民族脊梁。这是对先贤的礼赞,是对刚正人格的颂扬。中华民族走到今天,作为民族脊梁的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开拓了一个民族求生存、谋发展,实现精神自强和国家强大的宽阔道路。其次,展览结构清晰。上篇汇集了从上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涌现的53位民族英雄和杰出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体系和人生行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也是精神旗帜。下篇书写的是近现代抗击外敌、救亡图存、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民族脊梁,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投身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

  如此严肃、宏大的主题,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表现,这在中国书坛是第一次。书法家以前所未有的生命激情和艺术感觉,精益求精,书写着“民族脊梁”的历史认知、政治理想、社会观念、人生思考,还原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形象特征和心路历程。

  书法艺术的发展,需要创作实践,也需要理论担当。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入选的75篇论文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对中国书法史和其它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新材料的发现,新观念的形成,自然对固化的史料产生新的探知兴趣。尤其是青年学者的涌现,为当代书法学术研究增加了新的血液,新的动能。唯一遗憾的是,考据、史论过多,美学、理论、批评薄弱,学术生态的不平衡现象有所增大。

  当代书学研究,需要多元化,即从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不同的理论框架予以深入。当然需要厘清书学的基本常识,夯实学科基础,也不能回避对当前理论问题,尤其是对焦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与剖析。对学术研究来讲,现实的理论问题,应该是优先的选项,尽管这样的问题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风险,然而,学术研究不能回避这样的麻烦和风险。学人,是真理的寻找者,也是真理的维护者,焉能“安全地、策略地、世故”地“偏于考据” ?

  2017年,是中国书法收获的一年。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先后在山东、江西、海南评选、展出。单项书法展,来稿量较大,人气也旺,是实现创作突破的机会,也是发现人才的窗口。当代一些有所作为的书法家,基本上是从单项展中脱颖而出,最后在全国书法展、兰亭奖上建功立业。中国书协从中国书法发展的整体格局出发,对单项展的征稿、评选、宣传,均有规划,积极支持。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更多的书法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