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传统背后的“挂帅”
——经典京剧《穆桂英挂帅》观后
栏目: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作者:李楠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京剧《穆桂英挂帅》剧照

  近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开业十周年的系列庆典演出中,由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领衔主演的梅派经典名剧《穆桂英挂帅》格外吸引观众。当初梅兰芳本人创排这出新戏,是为了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今李胜素作为再传弟子又以该剧在首都最大规模的京剧剧场的大喜日子献艺,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那时全国各地的戏曲界人士都想着如何创造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新剧目为新中国庆贺十周岁生日,梅兰芳作为戏曲界代表更是身先士卒。当时随着体现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婚姻法》的落实,诸多地方戏纷纷上演了新编的宣传恋爱自由的《天仙配》 《刘巧儿》 《小二黑结婚》 《李二嫂改嫁》等神话古装戏及现代戏。梅兰芳也考虑到京剧可以用类似《天仙配》的神话古装戏来推动男女终身大事上的移风易俗,于是将目光瞄准到了各大剧种争相上演的《龙女牧羊》(抑或叫做《柳毅传书》 ) 。可是又考虑到自己已然步入晚年,身体发福难以逆转,再若登台,唯恐不像龙女,而像龙母。基于现状,梅兰芳某次在观摩豫剧名家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时,听从了琴师姜凤山的建议,觉得豫剧的这出戏恰好展现的是53岁的穆桂英,将其改编过来,化为己用,便可一争高低。而这出戏的思想内容又充满了正能量,讴歌了巾帼英雄的不顾小家的爱国情操。不仅如此,剧中“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的描写最能打动梅兰芳的内心,因为他在中华民族陷于日寇铁蹄之下的八年里,蓄须明志,誓死不做取悦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亡国奴,又意外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被文艺界部分人利用“极左”思潮对他进行大大小小的冲击后,无奈与京剧舞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经过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上的精心设计,这出戏一经问世,大受欢迎,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收获。

  近些年来,戏曲理论界为这出戏撰写的研究文章比比皆是,但也出现不少似是而非的论调。比如,很多人都在说梅兰芳给穆桂英“捧印”一场安排身段时,是借鉴了武生戏(也有武花脸演之) 《铁笼山》中姜维的程式化套路,殊不知梅兰芳取法于《英雄义》 (又名《一箭仇》 )中史文恭的繁难动作要更多一些,而对于后者似乎只字不提。更严重的问题是,每当人们评议梅兰芳创造这出戏时,总在津津乐道,甚至强调大师如何推陈出新,奇怪的是说来说去也没有说出创新的所以然。笔者以为,这出戏是梅兰芳生前竭尽心力完成的最后一部新戏,但却一反壮年所为,利用这样一出移植的戏来展示自己对传统艺术坚守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京剧在形成之初,它的两大音乐体系,亦即西皮与二黄,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出戏,往往要么是纯粹的西皮板式构成,要么是通篇用二黄声腔唱完。这与京剧的由来密切相关,因为京剧的两支重要渊源——徽剧与汉剧各自都有成套的皮黄系统,徽汉两个剧种的西皮与二黄也都是分离大于交融的。后来京剧发展到梅兰芳的时代,许多新生剧目逐渐地采取皮黄“并奏”的局面,一出戏里既有西皮,也有二黄,乃至反二黄、四平调、南梆子等等也不断掺进来。特别是梅兰芳在上世纪30年代创排的数不胜数的新戏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或许是大师到了“夕阳无限好”的人生境地,感到“什锦”的味道太多,反倒损伤了艺术的本真,于是返璞归宗,在《穆桂英挂帅》的全出唱腔订谱中,无论是主角穆桂英,还是配角佘太君、寇准、杨宗保等等,一律采用西皮,不带任何其他“调调儿” 。但在观众听来,丝毫不感到单调无趣,照样觉得美不胜收。

  第二,梅兰芳在青年时期为了扩大市场,给自己争取更多粉丝,不得不迎合妇孺观众的趣味,尽量打扮得艳丽一些。所以他在诸多新编古装戏,如《嫦娥奔月》 《天女散花》 《黛玉葬花》 《太真外传》里,不再使用最适合男旦梳妆的大头,而是别出心裁地盘弄出所谓的古装头。此种扮相乍一看去,似乎漂亮许多,但又与京剧大写意的风格格格不入。故此,四大名旦中的其他人见了并不效仿,后来也只剩下梅派几出私房戏才用到这个扮相。到梅兰芳给《穆桂英挂帅》当中的穆桂英设计人物形象时,不再搞复杂,仍旧照搬老式的大头,让穆桂英该穿帔时穿帔,该扎靠时扎靠。

  第三,京剧一直有个传统,就是在移植地方戏,尤其是梆子戏时,必须保留其原有词句中的两句,以表示尊重母本。这一点在《辕门斩子》 《汾河湾》 《朱痕记》等等骨子老戏里,都能找到例证。而《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也有豫剧的痕迹,那就是“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两句。如今有不少人都以这两句话来称颂梅兰芳是京剧界的一面旗帜,赞美他舍我其谁的挂帅领兵精神,而没有探本求源,查清楚这两句唱词究竟从何而来。

  一出经典的好戏,能勾出许多思考。一次完满的演出,能引发许多话题。国家京剧院能在当前京剧逐步走向复兴的环境下,踏踏实实继承传统,做到既不松懈也不浮躁,这才是最好的“挂帅” 。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