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的多重身份
栏目:国学纵横
作者:于浩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郭璞可以说是两晋之交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著名的诗人,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他评价非常高,说“景纯(郭璞字景纯)艳逸,足冠中兴。 《郊赋》既穆穆以大观, 《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 ” ( 《文心雕龙·才略》 )意思是郭璞辞藻华美,风格俊逸,可以称得上是东晋诗人之冠,尤其是他的《南郊赋》洋洋大观, 《游仙诗》高蹈脱俗,让人不禁有飘飘欲仙之感。 《南郊赋》已经失传,但从郭璞流传下来的《游仙诗》可以看出,刘勰的评价并不过分,尤其像“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这样的诗句,气势磅礴,充满梦幻情调,还带有一些极其隐晦的反讽,开后来李白此类诗歌之先河。

  然而细读《晋书》却能发现,郭璞在《晋书》中出现频率极高,足以令人惊叹。除了他的本传以外,他还出现在《成帝康帝纪》 《简文帝纪》 《天文志》《五行志》 《王导传》 《王隐传》《桓温传》 《外戚列传》 《艺术列传》等等篇章里,就像是一幅散落的拼图。但尽管你将他拼好了,你也会发现他太过色彩斑斓而难以识别,更无法用简单的词语去概括他。这是因为郭璞拥有太多的身份,在史书里,他不仅仅只是个诗人、辞赋家,同时也是朝廷的占卜师、星象家、文献学家、历史学者,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蜚声海内的风水大师……

  郭璞是西晋末年至东晋初著名的学者,在其短暂且颠沛的一生中,他所撰写的学术著作有《尔雅注》 《方言注》 《山海经注》 《穆天子传注》 《周易新林》 《毛诗拾遗》 《尔雅音义》等等,此外,他还给《水经》 《楚辞》作过注释。他的研究遍及易学、诗学、语言学、地理学、文学等各个领域,尤其他的两部语言学著作《尔雅注》和《方言注》 ,后人称许有加,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郭璞在东晋王朝中担任的职位是著作佐郎,这是专门纂修国史的官职。 《晋书》里记载他曾和另外一个史学专家王隐编纂了一部《晋书》 。这部《晋书》已经失传,但《三国志》裴松之注这类古代注释经常引用,保存了吉光片羽。可见他的史学较为精湛。

  郭璞对于易学也极为精通,尤其精于历算之法,擅长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占卜吉凶、预测未来。以现代的眼光看,郭璞的卜筮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但在当时,人们对此却极为信服,尤其在朝政上,人们认为一旦天象出现异常,都意味着某些政事、决策出现了失误,亟待更正。而精于历算的郭璞在这时,就成为刚刚建立的东晋王朝的天象顾问,当出现日食、月食、地震、洪水等情况,朝廷都要向郭璞请教,让他用精妙的卜筮之法,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灾异的出现。 《晋书》里多次记录了郭璞对于灾异现象的解释,比如晋明帝刚刚登基,出现了荧惑守房的灾异现象(荧惑是火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将代表杀伐、战争等不祥之事;房是二十八星宿之一) ,为此晋明帝特意亲笔写诏书咨询郭璞,郭璞则建议改元大赦。

  郭璞的卜筮在当时极负盛名,以至于很多达官贵人都请他预测未来走势。尤其两晋之交,政局动荡,许多世家大族惶惶不知所之,有不少人曾向郭璞占卜吉凶。除了预测吉凶,堪舆风水也是郭璞的强项, 《世说新语》里记载郭璞的故事,都与相墓有关,后来相墓学的书也托名于他,于是他竟成了相墓学的祖师。

  《隋书·经籍志》里记载郭璞有部《易洞林》 ,早已失传,清代马国瀚有辑本,其内容全是记载郭璞卜筮、预测吉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晋书·郭璞传》很大一部分就是根据《易洞林》来编写的。也因为里面的传奇、迷信和不实,常常遭到后世学者的批评, 《晋书》的可信度也因此大打折扣。不过,《易洞林》里却透露了很多历史信息,尤其是永嘉之乱时士人南迁的混乱与窘境。比如记载有另几个家族与郭璞一起南逃,遭遇大雨,路途泥泞难行,又遇歧路,郭璞占卜一卦,认为走更为泥泞的小道是吉,而路况较好的大道是凶,于是一部分人跟随郭璞走上小道,另一部分人坚持行于大路,结果不久大道上的人被石勒的骑兵追上,全部遇害。这则故事固然是为了展现郭璞占卜的神奇,但我们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两条路上的人们只是幸与不幸罢了,在那样的乱世中,郭璞以及跟随郭璞的不过是运气的宠儿,那些曾经死在南迁之路上的难民,也许有无数个郭璞这样善于占卜者,只是因为他们没来得及到达南方就已经死了,无法再为自己发言,更无法留下传奇的故事。

  所以,把生与死的选择权托付给卜筮,正说明了在郭璞所经历的那个乱世,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易洞林》中许多类似的故事,都展现了那个时代,如郭璞这类士人的无奈心境。其实郭璞的卜筮之术有着极为宏大悠远的背景,它与东汉以来儒家经师重视谶纬密切相关。 《后汉书·儒林列传》里记载的经学大师们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学术储备就是谶纬,包括阴阳五行、术数、历法等知识技能。魏晋时期,玄风大起,东汉以来的儒学传统逐渐被遗忘,而郭璞是最后这个传统的继承者,另一个继承者是葛洪,《晋书》将他们二人合为一传,原因即在于此。但时代风气的变化,使得二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传统,葛洪逐渐趋向于道,而郭璞则近于风水师、占卜师。这种改变是被迫的,综观《晋书》的记载,几乎无人将郭璞视作经师,只是将他作为一个学术驳杂的博学者来看待,这也是郭璞这张拼图分裂成无数个不同身份的原因。

  不论是郭璞的《游仙诗》 ,还是他的占卜、相墓,表面上的求仙、洒脱与精明,都无法掩盖内心的紧张与压抑,这是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对一种随时降临的无形之力的隐忧。 《晋书》里记载了郭璞与另外一个精于卜筮者卜珝的对话,二人都预测各自在未来不得善终,卜珝说自己位为卿将时会受害,郭璞说自己到了南方之后担任公吏即有祸患。卜珝就劝郭璞说: “你不要去作公吏,就可以幸免。 ”郭璞回答道:“吾不能免公吏,犹子之不能免卿将也。 ”这是多么深刻的绝望!二人所谈,其实已经不仅仅是预测吉凶,更多的是对人在命运的摆布中无法控制自己人生的深深无奈。

  东晋大将军、坐镇武昌的王敦将要起兵叛乱的时候,令郭璞占卜吉凶,郭璞所占的结果是“不能成功” 。王敦又让郭璞卜筮自己寿数如何,郭璞占后说: “如果明公起事的话,必祸不久。如果不起兵,老老实实驻扎在武昌的话,寿不可测。 ”王敦听了大怒,问: “卿寿几何? ”郭璞从容回答:“命尽今日日中。 ”郭璞就这样被王敦杀害了。

  后来的学者多认为郭璞虽然仅仅是因占卜而受到重用,但仍努力用占卜为晋室尽了忠。也有的人认为这是郭璞神奇的占卜功力的完美体现——不仅预测了王敦的失败,也预测了自己的死。但我认为,这是郭璞对命运、对那种无形之力的直接挑战。最后死亡的时间和方式,其实是他自己选择的,而不是不可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