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的沿革
栏目:史海钩沉
作者:吴贤若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京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今年适逢中国高考恢复40年,考生在迎战紧张的高考后,大学将成为大多数学生人生中必经的学堂。大学在今天,已经是无可替代的主要高等教学方式了,穿越回去,古代的大学是怎样的情况呢?古代官学,往往被视为今天大学的前身。今天回顾官学沿革,也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一种有效做法。

  在中国古代,与私学并存的,是官学。所谓官学,就是官方的最高学校。教育起于何时呢?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概括: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上古虽然无资料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远古也是有基本生活教育的。 《尸子》曰:“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 《周易·系辞》曰:“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 《尚书·舜典》有:“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足见,上古已有专职教育的最高长官,那么,地方也一定会有相应的机构。夏有庠,殷有序,周有校,天子之都有辟雍,诸侯之都有泮宫,地方各级乡、遂,也有教育机构。可以这么说,在夏、商,教育系统已经逐渐完善。

  西周非常重视教育,有最高的教育系统——官学,官学分大学、小学。同时,为了满足更多国子庶民的需求,在乡、遂之地(乡、遂为行政单位,具体参看《周礼》 ) ,设乡学,乡学又称庠、序、校、塾等。 《大盂鼎》载,“女妹辰又大服,余隹即朕小学,女勿克余乃辟一人” ,意思是大孟幼失怙爱,继承父爵。康王诰曰:尔年幼嗣位,当先入我小学。

  周室东迁,随着王制的解体,官学逐渐转向私学。秦朝,以吏为师,学习律令。汉武帝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建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员,为官学最高教育基地,同时在郡、国设学,在县设校,在乡设庠,在聚设序,学、校分别设经师一人,庠、序各设孝经师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学教育,新形式的官办学校开始形成。东汉,中央及地方的学校规模不断壮大。三国时期,各设太学,但成就较少。晋武帝除继承太学外,另在咸宁二年为国子专设国子学,惠帝元康三年进一步得到确定巩固。东晋偏僻江左,承袭故事而已,但教育水平较之西晋,大为逊色。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分设儒、玄、史、文四学馆,各由名师充任,置弟子各以所长受业,学术开始繁荣。其后齐太祖建元四年,立国学,年十五到二十者受业,凡弟子一百五十人。梁武帝天监四年,设儒家五经五馆,招生更是不限门第,不限名额,并允许五馆之间自由听讲。五年,设集雅馆。七年,兴修国子学,招收贵胄子弟入学。大同七年,设士林馆,延揽学者讲学研究,并派博士祭酒在州郡立学。总体来说,宋、梁是比较注重教育的,尤其是萧梁武帝时期,是南朝教育最鼎盛的时候。陈沿袭前代,但总体已呈衰势。

  北朝当时虽为外族占据,但为顺应时势,也推崇孔子,尊重儒学。北魏道武帝建都平城,建太学,设五经博士,弟子千员,后不断增加。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设中书博士,属中书省管辖。太武帝始光三年,另设太学。太平真君五年,禁私学,令公卿子弟到太学受业,而百工技巧子弟只能学习父兄的专业,这大大限制了官学、私学的发展。献文帝天安元年,诏立乡学,高允为全国普及学校做出更完善的学制,这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完善的郡国官学学制。孝文帝仰慕汉文化,故儒学在其任内得到空前的重视。太和九年,设皇宗学,教育对象为皇室子孙。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十九年,在洛阳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建立新的官学体系(时已定都洛阳) 。北齐主要设置了国子寺,是专门负责训教胄子。另一重大创举,是州郡普立学校,郡学之内,各设孔庙,学官博士以下,每月一朝,是为普设孔庙之先河。北周明帝时期,设立了文学教育的麟趾学。武帝天和二年,设立了皇太子及贵胄子弟的露门学。建德三年,又设立了与玄学观性质差不多的通道观。

  官学由于其自身呈现的诸多弊端,更多的是沦为政治的附庸,故为许多士人所不满。加之政局跌宕,战乱不断,因此官学、私学时兴时废,南北朝的主要建树在于改变了以往独宗儒经的局面,并大力发展了专门之学,如四门学、律学、书学、医学、算学等,州郡学校得到广泛普及。私人讲学,弟子有时多达万人,自由辩论之风甚为热闹。重要的是,此时学术除儒家外,另有佛、道、玄学,思想更为辽阔,教育方法也更为系统,家学愈加精深,蒙读作品也层出不穷。更为奇特的是,此时不单有男子讲学,在战乱不断之中,也频频出现女子降纱幔讲学,并出现了旷古少有的女博士、女学士。

  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扭转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大力发展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均建学校。中央设国子寺,寺下设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书学,凡弟子九百八十人。除此之外,在其他行政机关中,亦有专门教学博士。炀帝大业三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祭酒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当时主要问题在于未能有效解决边远州郡的学校普及,后因隋朝政权的腐败,中央学校亦转向衰弱。

  唐代中央直接设“六学”“二馆” ,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隶属国子监,祭酒董其事。门下省设崇文馆,东宫设弘文馆。太宗贞观年间,学校规模宏大,学生四方辐辏,与唐初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交相辉映。另于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县设县学,县内又设市学和镇学,直属地方,由地方教育长官、长史主管。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学校规模、数量都达到历史空前。

  北宋初期,受五代影响,官学衰败,几至虚设。当时朝廷重科举而轻学校,因此出现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提出兴建学校的建议。仁宗庆历时,参知政事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 ,提出兴学育才,改革措施若干,并推行胡援的“苏湖教法” 。神宗熙宁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主持“熙宁新政” ,再次改革学校,提出“三舍法” ,恢复州、县学,重订儒经教材,并增加了武学、律学等专科实用学。徽宗崇宁时,尚书右仆射蔡京主持“熙宁兴学”中的某些措施,如普及、整顿学校,重视专科,重立“三舍法” ,罢科举考试,改由学校取士等,虽然三次改革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其余波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央设国子学(监) ,为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置京朝七品以上学生为国子生,次有太学,置八品以下子弟及庶民秀才为太学生,设立晚于国子监,而成效却成为中央官学的核心。四门学、广文馆性质与太学同,辟雍沦为太学分校,是为“外学” 。同时为贵胄子弟设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地方之上,于州或府、军、监设州学、府学、军学或监学,县设县学。一般凡有规模者,莫不有藏书楼、教室、祭祀、住宿、厨房等场所,神宗崇宁二年之后,于诸路设提举学事司,主管一路教育。

  与北宋并存的,是北方的辽国。太祖神册五年,设最高学府及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太宗即位后,于南京(辽宁辽阳)设国子学,又称南京太学。道宗清宁五年,于上京(临潢府) 、东京(辽阳府,原南京) 、西京(大同府) 、中京(大定府) 、南京(析津府)同时设学,合称“五京学” ,地方设府、州、县学,并为贵胄子弟设诸王文学馆。

  金灭辽,海陵王天德三年,设国子监,凡贵胄子弟及文武三品以上子弟年满十五岁以上者莫不入学,不及十五岁者,入国子监附设小学,国子监同时承担印刷各种教科书的职责。世宗大定六年,设六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各地推荐生员及终场举人入学。十三年,又专为本族子弟设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及女真进士科。二十八年,设女真太学。此外有司天台办学和宫女学校。地方设府、镇、州学和女真府、州学及地方医学等。

  元太宗六年,灭金,改金之枢秘院为宣圣庙,以冯志常为国子学总教。世祖时期,学校体制得到完善,除国子学主要接受汉文化外,另有接受蒙古文化的蒙古国子学、西域文化的回回国子学。国子学主要采取“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其中“升斋等第法”是宋“三舍法”的延续与发展。另在司天台和太史院设校以培养专门人才。地方上以路、府、州、县行政单位,设路学、府学、州学、县学以及诸路小学、社学等,遍及城乡偏远地带。

  明代基本上沿袭前朝,中央官学为国子监、宗学、武学等,成祖迁都北京后,于北京、南京各设国子监,从此有南监、北监之分。生员统称监生,但因入学资格不同,又分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民生和夷生) 。宗学是面向贵胄子弟,武学是教导武官子弟。

  地方学校分儒学、专门学校和社学。儒学按照地方行政单位设府学、州学、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以及在谷物财货集散地设都转运司儒学,另有土著民族聚居区的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等。

  专门学校和社学,性质如前,只是社学的单位已不是元朝五十户,而主要指的是乡村间的学校,年满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必须就学。有明一代,在地方学校的普及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满人入主中原,因其自身文化的缺陷,因此基本上沿袭前朝。顺治元年,中央设国子监,又称国学、太学。因入学资格不同,又分贡生和监生。贡生分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和例贡六种;监生分恩监、荫监、优监和例监四种。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司业,雍正三年,另设管理监事大臣,主管庶务。乾隆二年,刑部尚书兼管理监事大臣孙嘉淦请依胡氏“经义、治事分斋遗法” ,诏曰可,由是,国子监达到全盛。

  除国子监外,另为贵胄子弟设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以及专门之学馆等,清室于马上得天下,且又重视骑射,故于各学之中,除文科外,武科亦得到重视,一般满汉子弟,幼年时都接受过多方面的教育。

  地方上,顺治初期诏令各省兴办府学、州学、县学,军队驻地设卫学(所学) ,顺治十六年,一般卫学(所学)并入府学、州学。府、州、县学生称生员,分廪膳、增广、附学,管理依据“六等黜陟法” ,根据其学业成绩作为其进退标准,而评定学生优劣,则采取顺治九年《训士卧碑文》和康熙三十九年所颁的《圣谕十六条》为标准。

  除此之外,尚有乡、镇地区最基层的社学,接受贫寒子弟及外族子弟的义学,云南边疆地区的井学。有清一代,其自身官学系统基本上承接明代而来,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也有其不少独特的地方。

  进入民国,官办官学名称,已不适应民国风气,故改为公办、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