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更需要面对面的关爱
栏目:心语
作者:小雨姐姐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说起我和残疾儿童的缘分,应该追溯到24年前。那时候我刚刚从事儿童节目主持人工作,领导让我开办一个新栏目,培养孩子们的爱心。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我一直琢磨着该怎么做这样的节目,当时我抬头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下子有了灵感,如果小朋友的爱心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照亮大地,那该多好呀!于是我为这个新栏目起名叫《爱星满天》 。</p>
<p>  之后,我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走进一两所小学、幼儿园,和孩子们在一起,和他们聊天,给他们讲故事,录制各种各样的儿童节目,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今天。</p>
<p>  去年,我走进知天命之年,很希望做一些特别的事情纪念自己的成长,也为自己获得的诸多荣誉而更好地回报社会。与这个念头马上相联的便是那些可爱的特殊孩子们,我希望为他们做些什么!近十年,我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武汉琴台音乐厅等全国各大剧场及美国、丹麦等国际舞台为孩子们演出“小雨姐姐音乐动画故事会” ,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于是我决定专门为他们演出!于是“小雨姐姐快乐故事会——为京津冀残疾儿童巡演”活动启动,至今已经在京津冀三地演出15场。在演出过程中,有很多场面让我感动,甚至落泪;当然也有一些事情让我发现、让我感悟、让我思考。</p>
<p>  <strong>聋儿不知道该怎样发出声音,他们更需要有人面对面地教他们说话 </strong></p>
<p>  2016年5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启喑实验学校,这里大部分是听力有障碍的孩子,其中很多人戴着人工耳蜗助听器。我在多功能厅给孩子们讲故事, 100多人中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小学、中学的学生,他们一边看着我的表情,一边盯着大屏幕的动画,当然更会看我旁边老师的手语。</p>
<p>  我在去学校之前应该说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我知道大部分的孩子是听不见的,于是我加大了故事动画部分的比重。但在演出现场我还是感觉到了压力,因为我的故事表演几乎成了老师手语的配角。</p>
<p>  演出到了互动环节,我请上了几位小朋友。我在手语老师的帮助下和他们沟通着,小丽(化名)突然凑到我面前,踮着脚把小手轻轻地放在我的脖子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的嘴唇。我一下明白了,她是在看我说话的唇形,感受我说话时声带的振动。我赶紧弯下腰,让小姑娘不费劲地摸着我的脖子,这时她随意地用另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就像对待家人那样自然。我们同行的几位志愿者纷纷走到孩子们的座位边,蹲下身子把孩子的小手拿过来放在自己的脖子底下,发出这样那样的声音说话。那一幕至今还在我的眼前,让我既激动,又感慨万千。</p>
<p>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包括个人,愿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尽一份力。于是,捐款捐物的行动随处可见,温暖人心。作为媒体的一员,我也经常会参与其中。但是这次和听障儿童的接触,让我感受到,对于许多特殊群体,很多时候也许软性的关爱比硬件的帮助更有效更可贵,就像对于这些听障儿童来说,面对面的帮助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他们戴着助听器,已经具备了听说的能力,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发出声音。他们更需要有人可以面对面地教他们说话、陪他们练习说话!</p>
<p>  <strong>学会实实在在地帮助并尊重特殊孩子,也能向他们学到真正的爱与尊重 </strong></p>
<p>  “伙伴们,你们往前走35步就能走到我的身边。 ”这是2016年12月在河北省邢台县特教学校演出的现场,我用语言为盲童们描述着:“我个子不高,脸圆圆的,梳着短头发,穿一件粉色的上衣,一条黑色的裤子和一双黑色的鞋……”活动中,我努力尝试最大程度地减轻他们的视觉障碍。</p>
<p>  在去年3月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我们还请来了著名歌手那英助阵,她不仅和盲童一起互动唱歌,还在北京市残联冷新雪老师的帮助下,为大家示范如何搀扶盲童一起走路、甚至跑步!要知道,搀扶他们也是要讲究方法的。</p>
<p>  我对盲童有着特殊的感情, 1996年我获得第一个国际大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专题节目,就是我在北京盲人学校录制完成的。当时我连续两周在学校里和盲童一起聊天,一起说说笑笑地敲着盆去食堂吃饭,可开心了。当时小齐(化名)同学的一番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如果我能看见,我一定先看看太阳!太阳每天都是暖暖的,人们都说太阳很亮,是金黄色的,我想看看金黄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期节目不仅感动了无数听众,让大家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还会时常激励着我。</p>
<p>  我们经常会教育孩子要尊重残疾人,怎样才算尊重呢?除了不模仿、不嘲笑、不围观、不歧视,我们也要多学习一些帮助他们的实实在在的方法,让他们更方便地生活、学习、玩耍。例如,特教老师还曾让我告诉大家,生活中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保护佩戴人工耳蜗的孩子,因为安装时需要开刀切除耳蜗部分,然后植入电子极片,颅骨也需要打磨以便安装部件。一旦孩子的人工耳蜗损坏,很难再做手术。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是最天真、最包容的,不会歧视任何人,更愿意表达。假如让孩子从小对特殊儿童这个群体不陌生,长大后再遇到,就不会歧视、也不会猎奇,这是最重要的尊重。</p>
<p>  我在石家庄特教学校为智障儿童演出时,特别增加了互动故事《小红帽》 ,临时请上3位同学和2位家长,在没有任何彩排的情况下一起完成这个故事表演。当时扮演小红帽的小女孩是一位唐宝宝(唐氏综合症) ,她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轻轻地说出了一句台词,说完以后高兴得又蹦又跳,虽然台词说的声音不够大,也没有什么艺术感,但台下的小伙伴们起劲儿地为她鼓掌,还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我觉得这些孩子是那么本真、单纯、可爱。</p>
<p>  这让我想起在国外参加青少年大奖赛颁奖礼的情形,当颁奖嘉宾宣布获奖名单时说出了一位中国同学的名字,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现场的其他参赛的中国学生却安静地坐着,并没有兴奋的表现,和其他国家的学生获奖时同伴热闹的欢呼声形成了很大的反差!</p>
<p>  其实在某些方面我们应该向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学习, “人之初,性本善” !少些嫉妒,多些赞赏!少些猜忌,多些信任!少些讥笑,多些鼓励!少些苛求,多些宽容!少些埋怨,多谢谅解!仅从一个简单的鼓掌行为来说,不仅体现着尊重和鼓励,也代表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和真诚的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掌声。</p>
<p>  <strong>绘本是智障、听障儿童最好的教材;用有节奏感的声音说话,也许会让自闭症儿童和你打招呼 </strong></p>
<p>  作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亲子阅读大使,我在和特殊儿童面对面的接触中感到,绘本对听障和智障儿童有如此大的帮助!聋儿因为听力损失而有视觉补偿,他们会更加关注图画;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比较低,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图画中的内容。老师可以针对孩子的不同类型、不同智力水平选择相应的绘本,帮助他们学习。</p>
<p>  让特教和低幼儿童坐在一起听故事、甚至画故事,通过各种互动游戏,既可以丰富残疾儿童的生活,也可以让低幼儿童多去了解残疾儿童,让大家从小做朋友。我也会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调整演出内容,会把语言游戏、身体动作融入我的音乐动画故事中。</p>
<p>  随着一场场的演出,我渐渐地总结出了一些针对不同残疾群体采用不同方法的经验。比如,在聋儿学校,我会把语速放得慢慢的,把嘴张得大大的,让聋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我的嘴形;我会唱着和自闭症儿童打招呼、说话,哪怕很难听不在调上,我也会坚持。因为我“尝到了甜头” 。</p>
<p>  普特融合的北京市新源西里小学有一个融合小乐队,大部分队员是残障儿童,我和每一位在场的小队员打招呼,是唱着打招呼,不管他们对我的反应如何。因为要做专题节目,我去了七八个学校采访。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第七次去学校,我走进融合小乐队,看着那个拿着钥匙串打节奏的孩子唱着说:“你好呀! ”我刚要转身时,耳边传来弱小的声音:“你来了! ”虽然这个声音算不上热情,却是那么的珍贵,因为这是自闭症患儿主动发出的声音。旁边的老师也听到了,她非常激动,上去拥抱了这个男孩,还给家长发了短信,告诉家长这个好消息!老师说:一定是我走进了这个孩子的心里,他接受了我!</p>
<p>  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让我领悟到,残疾儿童需要音乐、故事、图画相融合的艺术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感受艺术,去体验艺术之美,在艺术中憧憬美好的未来。</p>
<p>  上周我去为天津市北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演出,特别邀请了我的儿子同往。他刚参加工作,我希望他能和我一样多了解特殊群体,愿意和他们做朋友。他和我商量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最后他决定买两个大蛋糕。于是我看到他来来回回地和商家商量蛋糕的式样、大小,和学校咨询参加的人数、场地,有没有当天或者当月过生日的学生等等。到了天津学校的现场,他帮我给工作人员定盒饭、接洽所有学校之外的事宜,协助商家现场制作蛋糕。看他忙里忙外如此费心尽力,我心里很感动,也很欣慰。</p>
<p>  在回来的路上,儿子满脸欣慰的神情,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很快乐!</p>
<p align="right">  (作者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