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海霞”
栏目:城事
作者:张鸿  来源:中国艺术报

  洞头,现在是温州的一个区,大多居民祖籍福建,说的是闽南语,敬的是妈祖。也许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是很多,可一说电影《海霞》 ,一定会有许多人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除了电影“三大战” ( 《地雷战》 《地道战》 《南征北战》 )和八大样板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海霞》 ,它情节惊险、女主角漂亮、风景优美,还有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 ,一直流传下来,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会唱。当然那时我还小,可这些电影和样板戏伴随了我那几年的成长,成为了一辈子不会淡忘的记忆。

  电影《海霞》改编自老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 ,是以当时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排长汪月霞为原型,主演是上海姑娘吴海燕,还有青少年时期的蔡明。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反特故事。如今,虽然女子民兵连还在,但“海霞”已不仅仅只是女民兵的代名词,在洞头这个百岛县就有海霞妈妈义务服务队、海霞电力服务队、海霞村、海霞中学、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等。就如藏族姑娘都被称为“卓玛” ,白族姑娘被称为“金花”一样,洞头的妇女们都被称为“海霞” 。

  我在这儿发现一个颇有文学实力、频出佳作的“海霞女子散文社” ,这是一群舞文弄墨的女子聚在一起谈文论字的小社团,女作家施立松带我参加了她们的一次聚会。有趣的是,一位爱写散文、本名叫陈海英的“海霞”不仅是一位专业美甲师,还是一位渔民画画家。获得过“全国农(渔牧)民画大赛”金奖的海英给我看她手机中一幅幅的画作,那鲜艳的色彩和鲜明的主题,着实让我一震。我的兴趣迅速地从文学延伸至美术。虽然是一位妩媚女子,她的几幅画作的气势却体现出一种男性的力量,描绘了渔民海上生活的艰辛,也展示了如今的和谐生活。作品细节处也可品味到女性的细腻,有趣的是,画作中男人高举的那尾大鱼的鱼鳞却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由一尾一尾的小鱼构成的。海英说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渔民画,与一班同好跟着文化馆的苏老师学画。

  第二天,我见到了这位苏义怀老师,也见到了一班年龄跨度很大的女画家“海霞”们。吴秀云奶奶正极为近地贴着画板在画画,有眼疾的她已经82岁了。画风极为细腻、温暖,色彩极绚丽,她也获得过国家级的农民画创作奖。只上过两年半学的吴奶奶以前当过村干部, 57岁从供销社退休,然后就和老伴一起参加老人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总也没啥感觉,听说文化馆办了一个渔民画培训班,就兴冲冲地参加了。起初连设计稿都不会画,只能将自己的创作思路告诉苏老师,然后由苏老师一步步地教她构图、画设计稿、改图、按比例扩大,如今她已经有了十年的创作经历了。平日里,她和老伴带着两个孙子,只能利用中午晚上孙子睡觉的时间画上几笔。奶奶说,她的画表现的都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吴奶奶旁边的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画洞头七夕的民俗,画面上,孩子们围绕着红红火火燃烧着的七星亭,身边摆放着的供品挺有讲究: 7样干品、 7样熟食、 7双筷子、 7个酒杯、 7盏茶叶、 7朵指甲花、 7盒胭脂粉、 7根针线等等。这位女子名叫王洁灵, 20出头,是一位幼师,“七月初七天门开,七仙娘娘坐莲台,有花有粉请你来,保佑孩子快快长大免祸害……”她诵读着这首在洞头广为流传的童谣,给我们讲述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洞头海岛七夕节”的习俗。以前洞头人都靠打鱼为生,风波浪里乞食,随时有生命危险,而且海岛又与陆地海天相隔,医疗条件落后,一旦生病只能祈求神明保佑,所以人们在“七夕节”做成人礼。一来是祭拜神明祈福保佑,二来也是让家中男丁早早成人,承担家庭责任。没有真正的渔村生活的她,要用画笔描绘她心中的年轻人的海岛生活,自然,这是风格趋于现代的渔民画。

  67岁的叶爱珠,从小生活在海边,哥哥是船老大,她就经常在船上摸爬滚打。性格开朗的她16岁时曾经参加红卫兵串联到了杭州,最终也没能去成北京。前几年,她从医院退休,孩子们都工作了,家中只剩他们夫妇二人,于是,闲不住的她开始跟着苏义怀老师学画渔民画。从开始学画起,小时候渔村的生活经历在她脑海里浮现出来,她一心想要将它们表现出来。于是,她认真地、积极地学习,很快一幅幅富有海岛特色、想象力丰富的写实渔民生活场景浮现于画纸上,出现在大型农民画展览和比赛上,她说获奖就是对她的鼓励,让她更积极地创作。她告诉我她正在创作一幅渔村娶亲图,展现的将是她曾经当过伴娘的一次婚礼。她喜悦地用手在画板上比划着,这里将会有一群女子出现在船头上,最前面的是新娘子,肯定是穿着大红色的衣服,岸边有许多接亲的人,接亲船的船头和普通的有些不一样,是闽南独有的一种船头模式。画面的四角是一队队的鱼群还有丰饶的海产,随着她的比比划划,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一幅精致美丽、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

  我很好奇, 1988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师范美术专业的苏老师是如何调教这么一批年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差异如此之大的“海霞” ?

  苏老师的专业是油画,大学毕业在一所中学教美术,调到文化馆后经常去渔村、海岛画海、画船、画造船工人,他更爱画渔民的生活生产和名种民俗、民间传说。因为从事文化艺术普及工作,他就琢磨要举办一个培训班,让更多的人来画画。目前这个培训班已经举办了多期。第一批招的20多人,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女性,可喜的是,这一批有12人坚持下来,并都获得了很好的创作成绩。她们很短时间就能上手画,创作无局限,想象也无拘束。他教她们如何关注、观察生活的细节,还有人物丰富的表情,并从最基本的打草稿开始教她们,带她们出去采风、写生,让她们展开想象,想象美好的事物和生活。几年的艺术实践,“海霞”们的创作个人色彩深厚,辨识度高,她们无从借鉴无从抄袭。从自己的感觉和生活及社会现象出发,渐渐地从外部的观赏转化为对内心的观照,开始尝试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觉。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如今构思巧妙、造型大胆夸张、色彩强烈、装饰性强、意境雅拙率真的洞头渔民画。

  当然,洞头画家“海霞”们还没有世俗观念的成名成家,可她们的成长也是付出了种种代价的。有人说渔民(农民)画粗拙,没有其他学院派、专业画家的作品精巧。我却不以为然。也许“海霞”们的作品缺乏更多的专业性的画法和技艺,可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这种真实也许眼睛不一定能看见,但能触动灵魂。对的,就是这样,以一种似乎粗拙的手法却体现出了生活的或精致或雄阔,或妩媚或阳刚,或直白或羞涩,你能说这不是好的艺术作品吗?手里的画笔成为了平凡的“海霞”们唯一能传达能量的工具,于是她们用它来赞美生命,不考虑什么是现代的、古典的、抽象的、写实的,她们拥有的是她们“自己的”方式方法。

  我羡慕这些“海霞” ,羡慕的是她们活跃丰富的内心还有那充沛的精气神,这已经是很多人缺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