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艺术追求者心灵的一盏明灯
栏目:我与中国艺术报征文
作者:于海阔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人说,读政治报可长大气,读专业报可增才气,读艺术报可添灵气。此话一点不假, 《中国艺术报》就是一份可以让人增长才气和灵气的报纸。其实,在我眼里,她不只是一份报纸,更像是一套艺术百科全书,一家大型艺术博物馆和一所开放式的艺术大学。她是一个窗口,让人们及时看到文艺界的最新发展;她是一个平台,为文艺家们提供了交流思想的空间;她更是一盏明灯,照亮艺术追求者的心灵。在《中国艺术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我愿追忆一下与这份报纸的情缘,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和感悟。

  很多年前,当我尚在军校读书时,在学校图书馆里首次见到了她,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后来我被分配到了军营,遗憾的是,部队的图书室里没有这份报纸。于是我千方百计到处寻找她的踪影,直到在大连市图书馆再次发现了让我魂牵梦绕的她。那一瞬间至今难以忘怀,就像突然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令人欣喜万分。进入新世纪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通过中国知网就可以方便地下载《中国艺术报》上的文章; 2011年,中国文艺网全面上线后,我每周一、三、五的上午10点一般会准时守在电脑前等待《中国艺术报》的更新;现在,通过电脑和手机等媒介阅读《中国艺术报》已成为我的新习惯,朋友们也深受我的影响,越来越关注这份报纸了。因此,用“良师益友”这个词形容她是十分贴切的。

  我在《中国艺术报》首次发表文章是在2013年。我是个戏迷,对表演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着执着的追求。虽然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的主要是话剧表演,但对中国戏曲也有着十分的热爱,特别是从京剧演员出身的王学明副教授那里学到了很多戏曲方面的知识,在他指导下阅读了大量的戏曲研究著作。博士论文写作中产生的一些想法,我十分渴望与有着共同志向的戏剧爱好者分享,于是整理成文并投稿,这样就有了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戏曲类非遗保护应采取动态模式》 。从她那里受益多年,现在能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她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渐渐地,我不仅是《中国艺术报》的忠实读者,还成为一个忠实的作者,并在上面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回应姜昆先生讨论二人转前途倡议的《新型二人转:发酵中的艺术形式》 ,对春晚热门话题进行分析的《怎样看文艺作品中的残疾人问题》以及描写嫉妒心理种种表现,并提出嫉妒具有积极意义的《嫉妒之心面面观》等文章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被上百家网站、论坛、杂志、博客转载。这些都离不开蒲波、吴月玲、何瑞涓、马李文博、张成、李超、赵志伟等编辑和美编杨兴老师付出的辛勤汗水。编辑老师精心、专业的编辑提高了文章的质量,对很多问题也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令我受益匪浅。很多工作人员更是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排版、印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正是他们的辛勤汗水浇灌出《中国艺术报》绚丽的花朵!

  现在,每当我产生艺术灵感并提笔写作后,首先想到的投稿单位就是《中国艺术报》 。每当确定选题之后,我都会特别注意参考历年的《中国艺术报》 ,从中寻找宝贵的线索。为写好每篇投往该报的文章,我平时勤作笔记,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积累素材。发现好文章和好材料后,我有时手写,有时拍照、扫描,有时直接存入收藏夹,有时保存为Word文档,有时还会利用手机录音功能,直接将想法录下来,最后再集中整理。这样,素材准备充足并且思想也相对成熟后,就可以动笔了。初稿完成后,我会请至少两人提意见,稿件修改完再检查一遍标点和错别字才正式投稿。编辑工作辛苦,作者应将心比心,把能做的先做了,以减少编辑的负担,这样也有利于文章的发表以及同编辑老师的交流。每次墨香四溢的报纸寄到手中时,看到凝结着心血的文章变成铅字,再配上精美的图片及流畅的版式设计,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中国艺术报》的成功绝不仅仅表现在外观上,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紧扣时代脉搏,时刻关注着文艺的发展方向,以专业、敏锐、细致的眼光来书写新时代的篇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中国艺术报》以磅礴的气势和敢于担当的姿态,组织了大量相关的活动,并登载了大量有关抗战的优秀文章,如刘厚生先生的《抗战戏剧散忆——话剧对抗战胜利的贡献》以一个整版的宏大篇幅回顾了抗战话剧波澜壮阔的历史,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给戏剧院团一个建议》则对复排优秀抗战戏剧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科技的发展使阅读手段更加立体化。一次,我偶然间扫描了报纸上的二维码,登录了中国文艺网和《中国艺术报》的微信公众平台,惊喜地发现上面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栏目。我的《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也有幸被选入“往期精选”栏目,由于这篇文章曾得到老一辈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先生的支持和肯定,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大量转发,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认同,让我倍加感动。能够成为沟通老、中、青三代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一直认同“戏曲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的积累,戏曲的未来也要靠年轻人”的观点。感谢《中国艺术报》给我提供了这样表达思想、畅所欲言的宝贵机会。

  短短的两千余字书不尽我与《中国艺术报》无尽的情缘,薄薄的两页白纸写不完我对她深深的眷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愿《中国艺术报》在新时期继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