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歌舞团原创舞剧《梅兰芳》北京即将上演——
梅葆玖回忆梅兰芳:
他不是一位简单的父亲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梅葆玖演出照

  梅兰芳是我国京剧大师,抗战期间曾蓄须明志,打防疫针发烧,以此来坚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流传为一段段令人敬佩的佳话。今年恰逢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由辽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梅兰芳》继10月在沈阳首演之后,将于12月9日、 10日登陆北京保利剧院连续演出两场。日前,该舞剧艺术顾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之子梅葆玖,该舞剧主题曲演唱者霍尊,及该舞剧编剧罗怡春、编导杨威、作曲刘彤、主演董华兴等主创团队出席《梅兰芳》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梅葆玖对父亲梅兰芳的回忆令人动容。

  他是那么谦虚,关键时刻他又是那么强硬

  “我一直跟着我父亲,跟了一辈子。 ”梅葆玖说,父亲在“九一八”之前的1931年就到了上海,自己小时候也出生在上海。进入抗战时期以后,他看到父亲的修养、父亲对世界的考察、父亲对京剧界同仁的看法,都令他难忘。“那时父亲弃演,在家里作画、写字,日本人三次到家里来,让他在电台里说‘大东亚共荣圈’ 、‘中日友好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日亲善’ ,父亲说,‘我年龄大了,也唱不动说不动了’ ,坚决不去。 ”梅葆玖感慨道:“我小时候的认知里他是那么谦虚,关键时刻他又是那么强硬。他不是一位简单的父亲。 ”

  梅葆玖回忆到,父亲梅兰芳生于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正是中国最危难的时刻,此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老百姓受难,父亲从小就是看着这些成长起来的。他热爱祖国,更加知道中国要强大,他在自己的戏里表达自己的理念,弘扬忠孝仁义礼智信,就是要提倡咱们的民族艺术,弘扬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9年他又排演了《穆桂英挂帅》 ,就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特别选的这个剧目。“我的父亲虽然是一位艺术家,一位演员,但他的认知是全方位的,我在与他朝夕相处中,从他的所作所为中知道,他心里充满着的是爱心,是艺术,是国家。如果排序的话,第一是国家,第二是同仁,第三才是他自己。这是我对我父亲的认知。 ”梅葆玖说,传统文化就是真善美,希望我们这代人能理解父亲的爱国、对人们的爱心、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并将这些传承下去。

  把梅兰芳传承中国国粹的亮点表现出来,不拘形式

  舞剧《梅兰芳》没有选取一些关于梅兰芳先生的“传奇”作噱头,而是独辟蹊径,以梅兰芳的艺术经历为蓝本,展现他如何塑造京剧角色,如何进行艺术创新。剧中,梅兰芳顶住压力改革旧有艺术表现形式,怒视日寇屠刀从容不迫,展现出梅兰芳的艺术造诣与爱国情怀。舞剧并未将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事无巨细地搬上舞台,而是以形写神,以点带面,寻找适合舞剧的角度来加以演绎,综合了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多种舞蹈语汇,以舞蹈之形,写京剧之神,以高度的写意性刻画一代京剧大师。舞台美术简洁灵动,一桌两椅是贯穿始终的舞台道具,并用美轮美奂的舞台光影雕刻出雕塑般的人物造型效果。青年歌手霍尊应邀演唱主题曲《花雅禅》 ,希冀以此带动年轻人来关注京剧。编剧、辽宁歌舞团团长罗怡春对该剧极有信心,认为其最大的看点就是艺术创新,“虽然已经有很多表现梅兰芳先生的艺术形式,但是真正把京剧元素在舞剧中与中国舞蹈融合得最好的,就是我们的舞剧《梅兰芳》 ” 。

  对此,梅葆玖也表示,电影、电视、话剧、舞剧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表现梅兰芳,把梅兰芳传承中国国粹的亮点表现出来,不拘形式。他也很高兴地看到父亲的艺术已经走到了全世界。今年,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他随队到了纽约、华盛顿、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演出和艺术交流, 《纽约时报》等做了大幅报道,认为这是中国的国粹、中国真正的经典。“国外也认同梅兰芳的艺术,给予最好的评价。梅兰芳的艺术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