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书店(九)
栏目:小说连载
作者:李迪  来源:中国艺术报

插图  刘学伦

  刘大埋伏急急忙忙给宋迷糊打电话,不好了,摊上大事儿了!宋迷糊说,慌什么?天塌了还有山支着!刘大埋伏说,郭厂长带天兵天将来结账了……

  宋迷糊一拍桌子,方亮搞什么搞!一脑门子糊涂账!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谁叫你把书都卖了?连证据都没了,你倒是埋伏个一套两套的啊!

  刘大埋伏抖着厚嘴唇子,宋总,你就别说了,农民说话就要进来抢,我都拉裤子了!

  宋迷糊说,瞧你这点儿起子!书店认赔吧!息事宁人,赶快把账给人家结了!让警察给开个调解书,说明经济纠纷,不结账不行。

  刘大埋伏连说好好,多少折结?

  宋迷糊说,谁叫我们没理呢?本来说好五五折,现在多给人家两个,五七折结吧。

  郭劳子掏出计算器,按得小燕飞,三万三千套,每套一百二,五七折,共计二百二十五万七千二百块。再算一遍,没错。眼瞅着这数字变成了一张支票,他接过来,往腰里一揣,得勒,碗们两清!

  天黑以后,刮风没月亮。月黑风高,密室热闹,推杯换盏,醉话滔滔。按事先说好的,支票一分三。宋拿一个大整数,刘跟郭平分一百二十五万。七千块买书钱退还给郭劳子。剩下二百,留给瘸六封口。

  三个人的弯弯绕,只有福尔摩斯知道。

  郭劳子抹抹油汗脸说,转了一圈儿,书回来了,钱也回来了。跟国营书店合作就是好来就是好,空手套白狼!白狼空手套!

  宋迷糊酒醉心明白,这些书再往外卖,可要加小心!

  郭劳子说,再卖碗连公家边儿都不沾了,全撒给个体书摊儿。现如今,个体书摊儿像羊粪蛋儿一样,满大街都是,卖的全是盗版书,没人管!该管的人早让他们养起来了,吃得顺嘴流油,搂着小姐乱晃悠!

  宋迷糊说,个体户这么一折腾,国营书店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真让心疼哪!

  郭劳子笑起来,大宋兄弟,这年头儿心疼国营买卖的人不多,您应该当劳模!怎么的?碗听臭小子说,现如今,没人爱看书了,什么书都走不动,只有教材书火!他也准备上教材呢!

  刘大埋伏听了一哆嗦,三舅,你可别让他找我包数啊,教材书是另一路,学子必备。眼下书店就指望教材书养着了。宋老总把爱将方亮都派上去搞教材了!

  其实,刘大埋伏多虑了。因为,在他的领导下,破新立旧,监守自盗,精品书店板起国营书店的老脸,没过多长时间,从朝华开始,一个个精品店就关了张。当第十一个店摘牌灭灯的时候,总亏损九百多万。宋迷糊说,这些账都要算在方亮头上。

  高尔础闻讯病倒了。改革创,付之东!

  十

  功败垂成。方亮辛苦织就的零售网雨打风吹,刘大埋伏带人全线撤退。像一把挂面下到锅里,撤回书店的人一下子散开了,各回各屋,各找各窝。好像做了一场梦,醒来一看,睡前熬的小米粥还没开锅。

  刘大埋伏虽败犹荣,心安理得地坐到了宋迷糊的座位上,当了办公室主任。吃香喝辣,吆五吆六。他胡乱指挥监守自盗下亏损的九百万,像一瓢水倒进了面缸。

  方亮回到单位,被宋迷糊安排到新成立的教材发行中心,负责教材发行。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宋迷糊拍着他的肩头说,没问题,你行!好钢用在刀刃上。书店好几百口子人,就指望教材这块儿吃饭呢。教材发行中心谁干都不行,我就看上你了!高尔础躺在病床上,拉着方亮的手说,总结经,振作精,鼓足干,从头再!

  方亮领受了任务,静下心来做市场调查。他吃惊地发现,图书市场这块美味蛋糕,已经被大刀小刀切得不亦乐乎。集体个体出版社各自为战,有照无照万箭齐发。连卖烧鸡的都弃暗投明,走街串巷吆喝起精神食粮。各地主管部门为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市场,名正言顺为个体书商兴建大型图书批发市场,定期组织召开全国二渠道图书订货会。仅以北京为例,就兴建了甜水园、中关村、光明村等多家图书批发市场;在金叶宾馆、丰台党校等地,每年举办全国二渠道图书订货会。那真是,彩旗招展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叫卖喧天。这些图书市场和订货会,养肥了书商,也养胖了主管部门。每年主管部门光是收取订货会的摊位费都烧烂几台点钞机。位置好的摊位,更是加价涨价仍一票难求。权力寻租,如草丛生;周瑜黄盖,愿打乐挨。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切的一切,在现金面前畅通无阻。可怜国营书店,被体制绳索捆住手脚,中规中矩,惨遭白眼,只能削尖脑袋挤进去分些残羹剩饭。别说国营书店了,出版社又何尝不如此?一本好书,一个被炒红的作者,书商能一掷千金买断版权,再买来书号,成千上万印刷发行,成千上万回收书款。一个订货会下来,书商收的现金,皮箱摞皮箱。出版社那点儿可怜的稿费,羞于开口,只能出卖灵魂收个万八千的书号费,像豪华宴会上的一小碟儿醋,眼睁睁看着挣钱的好书现身二渠道。这些顶着出版社名义的火书,是个体书商的掌中宝,连出版社自己都没有货,又拿什么给国营书店呢?国营书店转而屈尊向个体书商要货,折扣高得无利可图不说,拿到手的书也是人家发剩下的馊的臭的,市场早已饱和,拿来也卖不出去,还要赔上发货费。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残酷!国营书店的日子是王小二过年——去年还有馒头吃,今年只有窝窝头,展望明年可能要喝稀粥。

  眼下,只有教材这块儿还没被个体瓜分,也就是说,还在计划经济的掌控中。国家有明文规定,一不允许没有出版教材资质的出版社出版教材,二不允许二渠道插手教材。教材这块儿,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不但刚性需求大,且年年增长,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从发行上,也打破了国营书店包发的老套路,允许有出版教材资质的出版社自办发行。这样一来,这块肥肉又被切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有自办发行能力的出版社肥水不流外人田,积极开展自种自收,把国营书店甩在一边。没自办发行能力的出版社生财有道,与集体个体书商暗度陈仓结成联盟,成立各种名目的教材发行部,千方百计把发行揽在自己手里。如此一来,城头变幻大王旗,国营书店作为昔日教材发行的龙头老大,黯然失色,销售额飞流直下。方亮统计了一下,大中专的教材销售额以往每年都在八个亿左右,可是,到他接管时,已经滑到不足两个亿,再滑下去就死定了。

  可以说,方亮是临危受命。或者说,宋迷糊把烫手山芋给了他。要么生,要么死。怎么办?

  如何力挽颓势,重新占领市场?

  按老路走,从出版社拿来教材,加几个扣发到基层店去卖,肯定不行了。发下去,也卖不好。为什么?你发,人家出版社也发。同样的教材,你从出版社手里拿来,折扣就已经够高了,你还要加扣,留出自己吃的。而出版社把给你的折扣直接就给了基层店,当然比你的便宜。有便宜不占那叫二。所以,基层店要么不要你的货,要么碍于情面仨瓜俩枣要一点儿,等你催账的时候,就把书退给你,说对不起没卖出去。其实根本就没拆包,一直压在仓库里。书店没辙,要么认赔认倒霉,要么厚脸皮退回出版社。老鼠拉秤砣,堵了后路。下回再要出版社的货,对不起,没了,等加印吧。等什么呀?都快开学了,来了卖给谁呀?人家根本就没想给你,也看不起你。

  审时度势,方亮决定走一条大市场战略的新路,利用国营书店国字号的信誉,在全国现有基层店的基础上,分片建立专门的教材发行分中心,引入朝华精品店的经营理念和奖励机制,全心全意为学校和学生服务,最大限度把发行量提上去,抓住从进货、发货到回款的一条龙作业,让出版社看到国营书店作为专业发行机构的优势,以此作为筹码跟对方谈判,使国营书店的教材发行冲出绝境。

  方亮带着方案,北上南下,栉风沐雨,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基层店。很快,各地教材发行分中心纷纷挂牌成立了。

  有了锅,锅里添了水,锅底架了柴,就等米了。

  要找一家出版社作为突破口,取得信任,建立合作,像朝华一样,打出品牌,推广铺开。“总结经,振作精,鼓足干,从头再” !

  找哪家出版社呢?人家愿意跟我们合作吗?

  这时候,小凤领来一个人,说是来找方亮还钱的。

  啊?还什么钱?方亮愣住了。没人跟我借过钱啊!

  小凤笑了,别财迷啊,听说只有七块钱。方亮更二了,啊?七块钱?

  来找方亮的是个留板寸的中年人。精明强悍,目光炯炯。来人一进屋,像打了个闪电,照亮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