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应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
栏目:观点
作者:袁红葵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博物馆肩负着征集、保护、研究、展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标志,更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免费开放,让博物馆与社会融入到更为广阔的大循环中,面对接踵而来的观众,博物馆应如何应对?

  超前的办馆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新的服务意识是博物馆生命的关键。实现这些就要树立服务理念,增强博物馆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评价标准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博物馆要准确把握社会文化新特点,在展示内容形式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多推出贴近百姓生活的展览。运用地域资源制作博物馆微陈列及“数字化博物馆” ,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文化诉求,丰富展馆“趣味”点、藏品“亮”点,增加观众和文物对话的机会。另外,博物馆文化纪念品可以成为博物馆藏品、展览形式和内容的拓展与延伸途径,是服务观众、寓教于乐的有效载体,更可以借此让博物馆文化纪念品成为城市记忆的风向指南。

  在博物馆工作链中,社会教育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百姓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历史与现实、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3个层面的纽带作用。讲解员简明扼要的开场白、讲解内容语言的“再创造” ,都会让讲解更加灵活。优秀的讲解员能巧妙地在与百姓互动的过程中,很合理自如地把主题展开和延伸,让每一位观众都有不同的收获。讲解工作要贴近百姓,真正做到为陈列“锦上添花” 。此外,国内博物馆已将社会教育职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博物馆设立青少年教育基地,为培养中国未来优秀公民做出尝试。这其中,很多项目是结合馆内展览的特点打造的,比如:在一个展现我国古建筑文明的展览中,可以让孩子描绘古建筑上的图案,或利用中国古建筑的榫卯结构,开发古建筑拆装模型,让孩子体会古建筑中的美与历史传承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博物馆人应脚踏实地不断探索,用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理念和传播方式贴近百姓、融入百姓,显示出博物馆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致力于社群发展,成为百姓实实在在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