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探析
作者:吴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过各族人民代代相传,得以保存与传承的知识、表演、技能等,是我国多样性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呈现出形制独特、结构严谨、造型美观等特点,兼具艺术价值与工艺价值。整座建筑卯接缜密、无一颗铁钉、穿梁接拱、结构牢固,能够屹立百年不倒,在我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三江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不仅彰显了国家对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且说明非遗视角下三江侗族木构建筑传承的潜在价值。侗族木构民居作为三江侗族村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吊脚楼为呈现形式,其本身是汉族传统木构营造技艺在广西民族地区的特色转化成果,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平衡中已成为重要观赏主体之一,发挥着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非遗视角下,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当地传承人等主体凝聚力量,共同激发传承活力、拓展技艺传承平台、重视传承人才培养,并借助现代技术提升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水平。

  多主体参与,共同激活传承动力

  非遗视角下,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极具现实意义,包括文化价值、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政府、企业、专业机构、传承人等主体应秉持文化自觉,以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发挥不同效力,共同激活传承动力。具体而言,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顶层设计,在政府规划文件中明确传承侗族木构民居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设置保护、修缮侗族木构民居的专项资金,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资金支持。柳州市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将侗族特色村寨与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地方文化建设等项目相结合,作为拓宽三江侗族木构民居建筑保护资金渠道的方式,号召企业、公益机构、各界人士等积极参与;制定相应的激励表彰政策,给予募捐企业、机构、个人以荣誉,增强各主体文化自觉意识。

  同时,本地政府应定期修缮木构民居,尽可能保护、还原民居旧貌,不断改善民众居住环境,打造原生态侗族古村落景区,增强个体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基于此,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专门推出“柳州非遗学堂”公益免费项目,邀请国家级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求诗等优秀工匠授课,与市民、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使民众在“零距离”接触三江侗族木构民居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增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意识。

  跨界合作,拓展技艺传承新载体

  非遗视角下,三江侗族木构民居迎来场域变化、生态环境等多重考验,促使大量获取木构民居建筑所需的木材已变得不切实际,导致木构技艺应用范围大幅收窄。对此,政府、文旅部门、传承人等主体应共同发力,拓展木构建筑技艺载体,提升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现代适应性。由政府提供宏观规划和政策支持,由文旅部门等明确开发设计侗族木构民居相关旅游文创作品的理念、思想,充分了解三江侗族人民生存环境、精神追求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不断丰富文创产品设计的内容源泉。

  例如,当地设计师采用元素置换手法设计侗族文创产品,将侗族木构民居建筑图案与三江侗绣色彩相结合,绘制出色彩层次分明的插画,印刻于保温杯、手提袋、特产包装袋上,潜移默化中使游客关注到侗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此过程中,侗族木构民居营造技艺师提供设计指导,包括文化价值的正确转译、文创设计中榫卯元素的借鉴方式等。同时,政府可以与建筑公司、文化公司进行合作,将侗族木构民居营造技艺融入建筑、公共艺术、生活产品等领域,共同开发更多公共艺术作品、日常装饰作品等。例如,融合榫卯元素的灯具、家具产品设计,既能够作为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也能够为侗族木构建造技艺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研产学融合,共育传承人才

  三江侗族木构民居建筑传承方式较为特殊,由于没有设计图,因此主要靠掌墨师口传身教、世代传承。这便要求掌墨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包括专业的建筑知识、精湛的木艺工艺、超强的记忆力、过硬的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可以说,侗族木构民居传承基本依靠掌墨师大脑中的方案与所积累的经验。因此,柳州市政府牵头,构建并完善以掌墨师为首的传承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传习教学体系,培养更多、更精的专业技艺人才,共同投身于技艺传承事业。

  整体而言,传承人与高校联合开设专业课程,涵盖美学素养、创新思维、专业设计、实践素养等模块,综合培养学生建筑审美素养、设计思维、侗族民居建筑知识等。在此基础上,高校、企业与传承人之间联合开展教学改革项目,号召具有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建筑专业能力的骨干教师参与研究,由传承人和企业提供实践数据与经验用于科研,共同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传承人才。现阶段,柳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团队与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求诗合作,带头开展木构民居建筑设计实践、结构创新、材料创新应用等课题研究;传承人将营造侗族传统民居、鼓楼等的经验融入教学中,带头进行设计实践、材料创新应用、木质建筑结构创新等课题研究,并将成果反哺到教学中,作为学生解决设计等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方法论,为侗族木构技艺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年轻教师和学生群体逐步成长为“新型传承人”。

  借助现代技术,提升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水平

  非遗视角下,柳州政府高度重视三江侗族木构民居的数字化保护,积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现代技术,搭建非遗保护和传承数据库,为木构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传播、研究、教育、产业化发展等提供详实数据,直接扩大了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范围,提升了三江侗族木构技艺的知名度,对于其他非遗传承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政府号召艺术馆、高校向传承人集中授课,开设电脑制图、艺术鉴赏、木构技艺历史和美学等课程,强化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责任,提高传承人的数字化技艺水准,掌握运用三维表现技术、虚拟技术、CAD技术设计传统无图纸的木构营造新技艺,并激发其创新思维,进而提升传承人的综合传承能力。这能够直接加大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由“物质”转向“非物质”的可能性。

  同时,当地群众艺术馆等专业机构从2020年开始与高校技术团队合作,梳理三江侗族木构民居建筑的保护情况、历史脉络、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实地采访传承人,并将采访结果汇总为视频、音频等史料资源,编入数据库中,而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艺术馆官方账号推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微纪录片等柳州非遗影像展播活动,面向全国民众集中展示柳州非遗数字化保护成果。我国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中也可参考上述经验,充分考虑非遗背后的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市场需求、自然环境等,因地制宜开展数字化传承工作,并借助不断更新的数字化技术,维持非遗传承的活态性。

  (作者系梧州学院讲师,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住居原型及转化的三江侗族木构民居传承与更新研究”(2022KY065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