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湛贵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蕴涵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实践智慧。同时,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联结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纽带,建构起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当今数字化环境下,新媒体凭借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突出优势,以影片、短视频、直播等模式,能够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利用影片助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

  以往,非遗文化传播仅能依靠传承人的口耳相传,存在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使得非遗文化传播效果欠佳。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非遗文化进入大众视野,显著提升了非遗文化曝光度,助力非遗文化出圈、破圈。分析研究发现,部分非遗文化的工序流程较为繁复,从选料到制作都有严格要求,如制瓷技艺、蜀锦织造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等;部分非遗文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视听性,如秧歌、龙舞、狮舞、昆曲等。借助新媒体可将这些非遗文化制作成电影、纪录片、动画等,实现对非遗项目的动态化、直观化呈现。同时,制作者可以深入挖掘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以电视剧、微电影等传递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彰显非遗文化的精神价值。

  例如,《江海渔童之巨龟奇缘》《雄狮少年》等国产动画电影,以动画形式呈现中国传统剪纸、狮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里的中国》《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以影片方式生动讲述非遗故事,带领观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北京卫视的《非凡匠心》以演员张国立为引领人,将老百姓“听说过、没见过”的传统技艺真实展示在观众面前,记录非遗传承人匠心精神的传承经历。观众可透过节目深入了解琉璃、木雕、旗袍等非遗文化的匠心制作。微电影具有片长较短、节奏紧凑、主题鲜明、故事性强等特点,通常展示一至两种非遗文化元素。例如,《鹤无双》《茯茶的故事》《皮影》分别宣传三灶鹤舞、茯砖茶制造技艺、皮影等非遗文化。

  短视频助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发展如火如荼,几乎占领各年龄阶段的群体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短视频时长短,与当前大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高度契合,因此拥有较为庞大的用户群体;拍摄成本低、拍摄要求不高,人人都可以成为拍摄者和创作者。由此,非遗文化可依托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非遗传承人可通过短视频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展示非遗技艺,为大众了解非遗打开快速通道;非遗爱好者可以转发、评论、点赞原创者的短视频,为原视频吸引更多流量,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带动非遗文化快速传播;部分创作者以Vlog的方式记录探访非遗文化的过程,带领观众云游非遗。微博可发起话题,吸引感兴趣的用户共同参与到对非遗的讨论中,提升非遗文化传播热度。

  例如,宁夏“乔家手工皮艺”代表传承人乔雪,以短视频的形式让国内外观众充分领略到手工皮雕的魅力;青岛“崂山剪纸”非遗传承人苏霞坚持拍摄剪纸教学、剪纸文化活动等短视频,带领年轻人参与剪纸非遗传播,激发民众对崂山剪纸这一非遗项目的兴趣。在“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抖音账号推动下,大批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以“非遗+直播”“非遗小游戏”“非遗小程序”“非遗Vlog”等形式身体力行地传播非遗小知识。北京面人郎、扬州玉雕、广东剪纸、手工制瓷、云锦织造、皮影戏、木偶戏、针灸等传统非遗皆通过短视频传播获得大量观众喜爱,且培养出大批新的非遗爱好者。

  直播模式助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

  以往,囿于条件限制,无论是想要了解非遗文化、还是传播非遗文化都缺乏有效渠道。而直播模式以主播讲解为主,可实时与观看者互动,有效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打造出“非遗文化走出去,非遗传承人走进来”的良好局面。部分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复杂,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性。依托网络直播可以突破地域阻隔,将非遗文化传统艺术品的用料、制作过程、制作方式等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足不出户便可深入了解非遗文化艺术品的生产和发展,领略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直播可以与电商相结合,以带货的形式拉动非遗文化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例如,浙江省遗产日主场城市嘉善县,借助浙江非遗官方抖音号、好易购等直播平台开展在线直播带货,在宣传非遗文化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浙江省还通过直播带货、拼团秒杀、线上拍卖、发放优惠券等多种形式,培育“非遗经济”新模式。

  非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遗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为非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契机,需要相关人员紧跟时代、因时而变,保障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以影片讲好非遗故事、用短视频传播好非遗文化、用直播模式带动好非遗经济是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益尝试。未来,相关从业者仍需要趁着新媒体的东风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助力非遗文化的代代守护。

  (作者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