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晋苏文艺的激情“碰撞”
一次南北文艺家的双向奔赴
栏目:视线
作者:博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晋苏携手 志愿同行”之“国色添香”梅花奖牡丹奖获得者专场演出在连云港举行

  生动潇洒的扬州评话、诙谐幽默的大同数来宝,秀丽灵巧的扬剧、高亢激昂的晋剧……11月8日至12日,伴随着山西省文联、江苏省文联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一场场南北戏剧、曲艺的“碰撞”相继在江苏多地上演。

  15朵“梅花”“牡丹”齐绽放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艺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提高项目化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水平,11月8日,山西省文联、江苏省文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组织文艺演出、提供艺术培训讲座、开展文艺交流活动等多个方面达成协议。签约仪式后,来自山西、江苏两省的艺术家和文艺志愿工作者深入江苏省连云港、盐城、扬州等地共同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调研和文艺志愿活动。

  11月8日晚,伴随着热闹的开场舞《梨园锦绣》,“晋苏携手 志愿同行”之“国色添香”梅花奖牡丹奖获得者专场演出在连云港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山西省文联、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文艺志愿服务中心、江苏省剧协、江苏省曲协、连云港市文联承办。

山西江苏两省艺术家座谈会合影

  现场,来自山西、江苏的15位“梅花奖”“牡丹奖”得主陆续登台,戏韵、曲歌、评弹、鼓书,让观众一览南北传统戏曲与曲艺的魅力。经典弹词《西厢记·回谏》、淮海戏《三上轿》选段、昆曲《牡丹亭·寻梦》选段《懒画眉》、柳琴戏《枣花》选段、京剧《贵妃醉酒》,唱响经典剧目,感受传统之美。而扬州清曲《风雅颂》、扬州评话《三国·二气周瑜》、扬剧《鸿雁传书》则如一阵来自扬州的清风,带观众感受江南好风光。苏北琴书《走亲戚儿》、大同数来宝《隔辈亲》、北路梆子《金水桥》选段、晋剧《华容道》,带来北方曲艺、戏曲的赳赳雄风,南北文化在舞台上碰撞出奇妙火花。

  大同数来宝与煤炭、大佛并称为“大同三宝”,是一种使用大同方言表演的传统曲艺形式,2009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出现场,大同数来宝曲种创始人、两次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柴京云、柴京海带来的《隔辈亲》,风趣的剧情让台下观众笑得合不拢嘴。柴京云感叹,江苏的戏剧、曲艺文化实力强劲,不仅有优秀的演员,也有优秀的观众,这让他们感触很深,希望未来能多多到江苏交流,能将山西的好演出带给观众。

山西艺术家武凌云等表演晋剧《千秋关圣》

  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

  “华夏古文明、山西欢迎你,射阳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中国晋剧活关公”武凌云退场时,在观众的掌声挽留中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回首,和观众互动。11月9日至12日,山西、江苏两省文艺志愿者走进盐城射阳、建湖以及扬州,结合当地文艺特点,省市县联动,举办了3场“晋苏携手 志愿同行”之“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文艺志愿演出,为百姓献上一场场文艺大餐。

  在射阳,有着60多年历史的射阳县杂技团带来的杂技《女子造型》将传统杂技顶技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动感十足。在建湖,九龙口淮剧小镇从淮剧《小镇》中来,淮剧《小镇》选段打通戏里戏外。在扬州,清曲、弹词、评话并称当地曲艺“三朵花”,3朵“牡丹”分别带来扬州清曲《扬州月》、扬州弹词《啼笑因缘》选段和扬州评话《三国》选段。远道而来的山西艺术家也纷纷登台,表演了晋剧、大同数来宝等独具山西特色的节目,歌声嘹亮,曲艺豪迈。演出节目说学逗唱齐全,文戏武打兼备,山西的豪迈与江苏的婉约发生“碰撞”,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喝彩、阵阵叫好。

  “两地的文化表演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在这个舞台上能迸发出新的火花。”在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牡丹”姜庆玲看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两地不同风格的艺术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现,让观众在现场有了更多新的感受。整场演出的节目内容、表演形式都非常丰富”。

江苏艺术家姜庆玲表演扬州评话《三国·相婿》

  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姜庆玲在盐城为观众带来《陈毅过江》,“它是红色革命题材,现场观众无论是第一次听还是听得懂扬州话,都能听懂我讲的是什么”,回到扬州,“因为本地人很容易懂,也感兴趣”,则为观众带来《三国·相婿》。几天的时间里,与山西艺术家同台演出,近距离交流,让姜庆玲觉得意义重大:“我们两地的文艺工作者在一起有了深入了解沟通、相互学习的机会。活动中,大家都非常敬业,对待每场演出都非常认真,做了充足的准备,非常严谨。有的老艺术家已80岁高龄了,但依然能看到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执着和热爱,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姜庆玲希望未来和山西文艺工作者能有要多交流,“文艺工作者就应当多走、多看、多学”。

  “梅花”武凌云希望借着活动把山西的戏曲文化带出去,把山西的非遗也带出去。在演出中他变着花样,带来了晋剧《华容道》和《千秋关圣》,并特意为江苏观众带来山西剪纸:“我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代表性传承人,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责任。传承晋剧文化,让更多人知道晋剧,如此晋剧才能传承,才能延续。”

  演出期间,山西、江苏两地文联有关领导以及艺术家一行还走访了射阳县市民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洋马镇贺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探寻中国淮剧之乡、中国杂技之乡——建湖。在承载着丰饶非遗文化的淮剧小镇,艺术家深入体验,深入交流,感受非遗文化独有的波澜壮阔。几天的演出交流活动,让武凌云感触颇深:“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两省的文艺表演、文艺交流,更看到了两省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真正地办实事儿、做真事儿,惠民演出让老百姓看得到、见得到文艺成果。”他感叹,活动让众多戏曲大家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也学到了江苏扬剧、淮海戏和京剧国粹,还有委婉动听的昆曲,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我也向江苏文联、山西省文联表态,这种活动我们以后要多多地参加”。

江苏省杂技团表演杂技《耀东方——集体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