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浸式体验的美学思考
作者:武瑾  来源:中国艺术报

  沉浸式体验所带来的开创性值得肯定:重构了迥异于经典美学的审美体验和话语表达,催生出具有时代意味的美学研究范式,对当代艺术实践发挥着革新作用。

  “沉浸”,在中国是一个常规汉语词汇,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有专门词条,解释为:“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物在水中的状态,二是指人的意识状态。国内学者在转译西方研究成果时,将“flow  experience”和“immersion”翻译成“沉浸”。西方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flow  experience”(心流理论),认为“心流以人在与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技术中感受到的好玩的探险的互动为特征”,强调人机互动中人在心理层面的“心流体验”(或称“高峰体验”),而“immersion”更侧重研究人在利用数字技术搭建的虚拟场景中的“感官体验”。(引自:孔少华《从Immersion到Flow  experience:“沉浸式传播”的再认识》)不管研究侧重点有何不同,“沉浸”目前在国内数字时代的趋势下已从日常词语“晋级”成学术概念,成为心理学、信息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跨学科研究课题。而在社会文化生活层面,沉浸式体验在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数字化升级融合的加持下,也为众多新型产业形态提供创新动力。

  在艺术领域,原先单纯的艺术符号,如文字、图像、色彩、线条等被转换成代码,以数字化形态参与声音、光线、影像等数字虚拟空间的创造。当受众置身其中,感官功能被充分调动,不同于现实真实的虚拟场景使受众分不清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差别。这种沉浸式体验给受众带来酷炫的科技感、新奇的感受力、互动的趣味性,促使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激活,新的艺术业态不断生成,新的艺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比如,近年来线上展演风靡各大艺术院团,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经典剧目直播、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剧目展播等,打破艺术与受众的空间距离,扩大艺术传播范围;以“中国节日”为代表的综艺节目或以高科技、特效感的视听元素编制多维度舞美设计,或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呈现时空穿梭的奇观,或后期制作以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加持,打造异幻绝美的视觉盛宴;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艺术沉浸展则是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系统,使用全息投影和数码感应互动的生成方式,使传统作品脱离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空间,将静态的纸质作品升级为一场动态的光影体验,并引发后续“千里江山图IP”的热潮,如舞台剧《只此青绿》的创演、青绿色的流行等,推动传统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总之,沉浸式体验,由数字技术赋能,全方位地调动人的感官能力,构筑技术与受众交互共生的场域,极大地推动了艺术创新实践,为革新审美理念带来了新契机,但在为这一新式艺术方式鼓与呼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艺术边界游移、炫技成分过多、主体意义消解等弊病。

  首先,从艺术本体角度看,不同艺术门类有不同的符号体系,不同的符号体系是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区分的主要依据,如文字之于文学、色彩之于绘画、线条之于书法、肢体之于舞蹈等。沉浸式体验需要全方位调动受众的感官,势必综合利用科技、图像、音响等跨媒介技术,将语言艺术视觉化,将时间艺术空间化,构建综合性艺术形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艺术本体的审美价值,模糊了艺术门类的边界,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原本展示美术作品、展演舞台艺术的场所变成拍照打卡的“网红”地标,展现肢体美的舞蹈、线条美的书法、语言美的诗歌成为镜头画面效果、舞台视觉设计的陪衬。

  其次,从艺术手段角度看,沉浸式体验用数字技术使联想与想象以物质化手段呈现,为受众带来更多元、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但如果受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只是“震惊”于景观式的酷炫、另类、奇异,无法感受到丰富充盈的人性情感、曲径幽深的艺术意趣、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那么这种沉浸式体验充其量是一种娱乐活动,对深入理解、阐释艺术没有任何增益。面对《千里江山图》数字展的审美经验可能与观看一场迪士尼光影秀的日常生活经验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与欣赏王希孟作品《千里江山图》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元素的审美经验还是相去甚远。

  最后,从艺术价值角度看,艺术真实是以现实世界作参考,深度参与现实世界向美向善的构建,因此,伟大的艺术家被称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经典的艺术作品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虽然沉浸式体验看起来是全面调动受众主体的主动性,强调全感官、多角度的交互,但以数字媒介为基础的感官反馈总是机械的,作品外观和存在方式由背后一只看不见的技术之手所操纵,受众的思想和意识直接进入当下的心理状态,不需要“虚静”,也不用“妙悟”,直接放弃了审美经验的深度感知力,受众作为具有反思能力的主体也就不复存在。

  毋庸置疑,沉浸式体验所带来的开创性值得肯定:重构了迥异于经典美学的审美体验和话语表达,催生出具有时代意味的美学研究范式,对当代艺术实践发挥着革新作用。然而,面对技术至上、审美浅层化、艺术主体性失落等弊病,未来的沉浸式体验,还是应该持有审美的严肃性及反思性,保持技术与艺术、科技与人文的平衡,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