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霸州: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栏目:新气象
作者:张树勋  来源:中国艺术报

霸州市胜芳镇龙舟大赛场面 陈童

  北方的盛夏,白天的气温可高达40度,但却未能阻挡住有着各种艺术“天赋”的农民“演员”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热情。伴随着微风周末的夜晚,霸州市胜芳镇花会总会的艺人们自今年春节起,每到周末就在老镇区为当地居民和外来的游客推出一档档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胜芳花会的表演。这是霸州市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以中国文化为引领、以传统艺术为推动,引导全市农民在创建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的征程中培根铸魂的生动写照。

  霸州文化底蕴深厚,近现代文化名人众多,传统文化在这里有深厚的影响力。党的十九大以来,霸州市委、市政府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推要义,先后出台了“十三五”“十四五”文化振兴纲要,深入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出李少春纪念馆、华夏民间收藏馆、荣高堂陈列展、益津书院、霸州名人馆、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农村书屋,乡村大舞台、文创演习所等一批具有区域内地标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场馆,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先进文化县(市)称号,形成了翰墨之乡、词赋之乡、戏曲之乡、温泉之乡和胜芳古镇——“四乡一镇”的文化品牌。

  霸州市王庄子乡靳家堡村是一个人口超过8000余人的大村,全村半数企业和人群从事着仿古瓷的生产与营销活动。为使古瓷艺术回归传统艺术的本真,该村专门成立了艺术古瓷绘画培训学校,为农村青年免费进行培训,提升了广大青壮年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鉴赏和实际操控能力。

  霸州市杨芬港镇的泥塑工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深入挖掘民间艺术瑰宝,结合近现代动漫、卡通元素推出许多中国传统老手艺泥塑造型,深得老、中、青、少、幼不同年代、不同层次人群的喜爱。

  胜芳花灯历史悠久,制作精良,享誉京津。近年来,在文化惠民政策的指导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灯会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牛俊启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进校园、入企业,还摆摊儿开起新媒体账号,展示和介绍着他的拿手工艺绝活。

  文化入心,文艺活脑,文产富民。伴随着全国乡村文艺舞台的活跃与发展,戏剧服装道具、舞台灯光日渐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宠。霸州市因势利导,适时推出乡村文化产业助推计划,为乡村发展添薪助力。康仙庄镇小辛庄村村民有着传统手艺——戏靴制作。多年来因为点多、线长、面广分散式经营、资金不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霸州市职能部门联合起来把脉问诊,即时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银行和文化产业部落巧搭红线,助推文化产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走得更强。

  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如何留得住、走得长远?为此,霸州市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的文艺轻骑兵。各村各街纷纷结合自己的特长特点,组建了书法社、诗社、国画社、曲艺社、舞蹈队、京剧票友会……沐浴着文化的春风,霸州市文联因势利导,及时吸纳,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出新出彩。

  目前,霸州已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项,各级非遗传承人达到41人。组建了民间艺术家协会、诗词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影视家协会、作家协会、历史文化研究会等12个协会,吸纳会员超过4000余人,其中五分之四的成员活跃在乡村文化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