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坤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不断“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吸引力、震撼力和感召力,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教育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渗透红色文化内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原来讲不透彻的思想政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唱、读、讲、跳、书、画等多种形式扩宽教学方式,将红色文化与课程章节内容、教学进度紧密结合,真正促使红色经典生活化、艺术化。通过唱熟一首红歌、读透一本经典、讲会一个红色故事、编排一支红色舞蹈、书写红色家书、绘制红色图画等多种形式,熏陶与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鉴赏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丰富饱满,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思想价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鉴赏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红色经典艺术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想和卓越实践,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探索与辉煌成就,并促使大学生将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吸收到他们的人生理想之中,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进行的与立德树人有关的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多种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例如,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党课、团课、主题党团日活动,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学习教育,走红军桥、看革命视频,让学生了解红军当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历史,促使学生在观看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激发爱国情怀。各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建团队、采用社会考察、采取项目化的方式,组织学生到自己家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加深对国情、民情和社情的了解,不断培育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是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校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各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红色文化育人阵地,营造和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以系列红色文化活动为抓手,激发广大师生的教育情怀和爱国热情,激励全体师生满怀豪情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伟业奋力前进,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传唱红色歌曲、开展红色书法比赛、讲述红色故事、拍摄红色作品、书写红色征文、编排红色舞蹈等系列活动,通过舞蹈专场、声乐·器乐、朗诵·讲故事、小品专场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艺术展演的形式展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青春风采。在新生教育活动中,各高校可以开展红色歌曲合唱比赛,促使新生在传唱红色歌曲中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青年大学生肩负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各高校可以创建校园红色文化,进一步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展现大学生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系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