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续大运河通往未来的历史文脉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传承延续大运河通往未来的历史文脉

  ——北京“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活动启动

  “潞水东湾四十程,烟光无数紫云生。王孙驰马城边过,笑指红楼听玉筝。”这是明代诗人曹代萧所描绘的北京张家湾的胜景,如今,京杭大运河第一码头张家湾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张家湾古镇与大运河”历史影像文献调查征集活动在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启动,项目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古镇丰厚的历史资源,复原大运河漕运码头的历史记忆,更好地传承延续大运河通往未来的历史文脉。

  该项目将面向藏有张家湾漕运文化有关的历史影像文献的国内外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征集有关晚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1840年至1978年)的张家湾古镇老照片、绘画等历史影像、图像文献,希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征集与张家湾漕运文化有关的历史影像文献,借助对中国大地上早期摄影实践及其成果在不同维度上的深入调研,切入历史,前瞻未来。

  活动现场,中央美术学院与张家湾镇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围绕基层治理实践的重点、乡村振兴、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校地合作、共同建设理念等指引下,进一步强化中央美术学院在首都文化形象打造领域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张家湾镇发展,树立城乡建设的典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作出应有的新时代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介绍,此次调查研究活动,旨在进一步挖掘张家湾镇作为漕运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好地为张家湾古镇建设和通州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中央美术学院与张家湾镇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中央美术学院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通州区的城乡发展提供有力平台。通过新的合作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艺术赋能城乡发展与建设,紧紧围绕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对标和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特别要发挥规划建设、环境艺术、视觉设计及公共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协同创新优势,着力推动张家湾古镇和设计小镇建设。

  “静湾回溯——中国摄影的早期实践与漕运文化学术论坛”同期举行。论坛邀请了十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从早期中国摄影、大运河和漕运文化、民俗学、社会学、红学等多个维度进行交流研讨。

  如何通过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互动,打破学科和学界的壁垒,将大运河与漕运文化,历史影像与张家湾古镇的历史研究置入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中,与会专家、学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古都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徐家宁介绍了其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八里桥战役和张家湾战役地点的考察。徐家宁通过数张相关历史照片进行佐证,并作行军线路、交战地点、地名比对,指出八里桥战役和张家湾战役的具体地点与通州行政区划、张家湾的多个村落名高度重合,从而证明了张家湾与近代以来战争相关的重要史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未来图像实验室负责人王川介绍了其于2016年至2018年在通州地区开展的影像实践经历,以全像素影像采集以及云端保存更新的方式参与到城乡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他提出,影像采集、留存形成数据化视觉资产,并以混合多元的形式进行视觉呈现,将是面向未来的文脉延续、文化建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探索。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表示,此次论坛围绕“历史影像与漕运文化”展开学术研讨,希望借此引起国际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推广张家湾古镇漕运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为张家湾古镇建设和古漕运码头复原工程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