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火红 万种“枫”情
——赏越剧《枫叶如花》
作者:罗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层林染,万山红遍,化朝霞,不惧秋寒。枫叶如花花胜火,点亮锦绣川。情浓处,血染霜天,叶落时,与根同眠。一世情缘生死恋,丹心暖人间。”这是红色谍战题材越剧《枫叶如花》的主题歌,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男女声二重唱响遏行云、荡气回肠,如火般的豪情、如花般的诗意抒发着对革命烈士傲霜斗雪坚贞品格的敬仰。主人公华枫以及她的战友们虽死犹生,化作片片似火如花的枫叶,裹着漫天的绚烂,点缀山川、温暖人间。

  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精心创排的越剧《枫叶如花》一经推出就引发热切关注,并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及浙江“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主创团队本着精益求精,铸就当代经典的目标,三年时间里反复打磨提高,经过多轮修改,《枫叶如花》以加强版面貌与观众见面,再一次给观众带来惊喜。

1

  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剧模式,谍战在影视剧中已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和观赏期待。戏曲舞台以京剧为代表,从样板戏算起,各个时期均有佳作。但是传统谍战题材创作基本聚焦两个大的时代背景。一是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各级各地我党的地下工作,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侦察员与潜伏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对决的“反特”故事。《枫》剧则另辟蹊径,围绕新中国成立之际派驻台湾的中共地下党人的行动展开,讲述以华枫、钟石等为代表的烈士英勇悲壮的事迹,某种意义上说填补了目前为止戏曲舞台此类谍战题材的一个空白。

  该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几乎所有重要的剧中人都有原型可查。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四位烈士被港台媒体冠以“间谍案四要角”,他们的被杀在当年轰动全台。叛变革命的谷正文赴台后专事对大陆的颠覆渗透,有“活阎王”之称。随着相关史料的披露,故事线索和人物特征都较为清晰明确,这为舞台剧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该剧的谍战戏份显得逻辑严密,铺垫到位,细节扎实,经得起推敲,不经意间还展露出我党地下工作人性化的侧面。如剧中华枫接到联络“密使一号”的任务时组织上特别强调这是与她“商量”而非“命令”。暗号“先生来了”表明接受任务,“先生走了”则是不接受。亲情和工作的矛盾困扰华枫,是家中帮佣徐阿姨儿子在舟山前线牺牲的消息刺痛了华枫,让她毅然选择放弃回沪团聚,踏上赴台的艰险之旅。又如潜伏于国民党高层的钟石将军严守秘密工作制度,在华枫拿出中药包时先以“白芷”作为试探,确认安全才说出“红藤”的暗号。同时,历史人物诗词嵌入唱词更加深了全剧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如毛主席的诗歌《五绝赞“密使一号”》,吴石将军的绝笔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在剧中都用重章叠唱的方式,让人物在诗情画意中抒发豪情壮志。

2

  擅长表现男女恋情是越剧给人的一个突出印象。不唯古装戏如此,现代戏中爱情也被视为一种基本元素,运用于各类题材中。某种程度上讲,书写爱情被许多越剧编创视为彰显剧种特质的必要手段,就此也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思维。《枫》剧则打破这一惯常模式,以女主角华枫为核心,描绘了她对子女深藏的关爱;与徐阿姨既为主仆,还系战友,又似家人的亲密;与钟石、陈曦、阿忠等人志同道合,团结齐心的袍泽之谊以及众人强烈的爱国责任感和坚定的使命担当。剧中虽未涉及爱情,抒情段落却处理得层次丰富,饱蘸情感,既有托物言志,如童装、钢笔、信函、金项链,又有比兴寄托,如枫叶和红旗,将越剧“言情”的意涵扩充,令全剧呈现慷慨悲壮、诚挚动人的格调,一洗“小儿女之态”的刻板印象。

  更为明显的是,除了女主角华枫,该剧大部分时间由“男人戏”主导,如此刚健清新的风貌在越剧舞台上并不多见。这首先得益于浙江越剧团坚持多年的男女合演模式。除却早期的男班越剧,“男女合演”是在周总理的积极倡导下付诸实践的。从起初观众哄台到渐获认可经历了一个相当的历史过程,如今已然结出硕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些年越剧新编剧目的选材偏好和自身定位局限,剧中男性角色的设置在大部分剧目中基本是延续和保持越剧隽秀写意、细腻婉约的艺术风格。此次《枫》剧设置了多场男性角色的对戏和群戏,如谷宪文突审李孝乾,刘玉树与钟石把酒论时局,钟石、刘玉树和陈曦三人跪别海峡对岸亲人等,华渭强、张伟忠、朱汉奇、王兴夫、黄剑勋等浙越老中青三代男小生联袂登台,相互飙戏,依托角色展现了男性演员雄浑刚健的舞台魅力,令观众热血沸腾,颇觉过瘾。

  不可否认,男演员在演绎有历史或现实原型的人物时明显更加得心应手。如能拓展思路,摆脱才子佳人的选题局限,创造更多元的男性角色,为男演员的发挥提供更多空间,将是男女合演制走向新阶段的新课题,也是越剧保持自我革新,剧种气质迈向更深更广的重要一步。杨小青作为越剧界非常资深的导演,职业生涯一贯秉持创新精神,对剧种的理解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而前瞻的认识。此次她特别提出,该剧的导演理念就是要褪掉越剧的脂粉气,其中包含的正是她对男演员演男人戏对剧种气质全新塑造的强烈诉求。从《枫叶如花》的舞台呈现看,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3

  作为舞台剧,《枫叶如花》带给观众最强烈的感受是犹如电影大片。首先是人物造型复古。刑场上荷枪列队、身着国民党黄呢军服的行刑队,码头上一袭白色水手服的海军鼓乐队,夜间手执电筒、神出鬼没的特务队,群舞表演色调丰富,十分炫酷。肖靖光的洋装,李孝乾的长衫马褂,谷宪文的中山装,华枫几套配饰多样、精致考究的旗袍,以历史照片为参照,逼真且富时尚感。其次是舞台简约却很有年代感。复古的家具陈设,特意做旧的道具效果,散发出古色古香的味道。转台的多次利用不仅配合场景的迅速切换,还为舞台营造蒙太奇效果提供助益,在明暗灯光的掩映下透出邈远悠长的视觉效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华枫和肖靖光听国民党电台播报战况,想象前线的浴血奋战。此时台上出现战士冲锋牺牲的群舞,暗红及金色交织的灯光与飘扬全场的意象化的长绸旗帜映衬出舞蹈演员错落参差的造型,犹如动态化的雕塑,而肖、华二人伫立于前景的白色追光之下,巧妙嵌入整体场景,与歌舞的关系既有融入又有间离,呈现出电影的叠化效果,很具视觉穿透力。

  该剧演出阵容强大,几位主演都奉献了职业生涯中具有记忆点的表现,尤其细节的处理体现出艺术大家在创作上的执着与严谨。

  王滨梅的舞台气质历经多年沉淀不断蜕变,逐渐走向大气沉稳,颇似京昆里的正旦、大青衣,尤其多部现代戏的创作经验,让她从俏皮活泼的九斤姑娘、侠肝义胆的秋瑾走入到乐观坚强的吴玉梅的内心世界。此次演绎华枫,她紧扣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自我矛盾做戏,展现华枫从起初的不自信到之后的胆大心细、机警灵活,以及被捕后执着的信仰和对生死的深刻的体认。她始终牵挂一双儿女,对母亲遗物格外珍视,都是她对生最真实的期盼。吞金一场,她手捧金锁链的一段唱,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展现慨然赴死前的内心挣扎。吞金后,王滨梅借助围巾的一组系列身段,绵密紧促,细致逼真,将华枫肝肠寸断,欲化香魂一缕、清风一袭,形象生动地外化出来。画外帮腔的演唱渲染了人物内心巨大的痛苦纠结。远景儿女招手呼唤的蒙太奇更将生离死别的惨烈提升至最高点。抒情壮美,动人心魄。

  大反派谷宪文狡诈凶残,刚愎自用,外强中干。华渭强突出了他在审问不同人时的不同表现。突审李孝乾他握紧对方软肋,胸有成竹,步步为营,一番威逼利诱后成功得手,志得意满。遇到华枫他开始假意屈尊俯就,装作和颜悦色,满心为人着想,发现无法撼动对方时立即变得焦躁急切,方寸大乱。一前一后形成强烈反差。设计唱腔时他还特意加入京剧元素,以丰富表现力,让反派形象更趋立体。

  张伟忠在演绎钟石前特地前往杭州市国家安全局观摩,并将成果用在了钟石同华枫接头的场景里。钟石在明知组织上要派人来的情况下,强压心中的激动和热望,与眼前的不速之客攀谈时面沉似水,言语间刻意冷淡,表现得话不投机。这正体现了潜伏敌人内部的高级特工喜怒不形于色的职业素养。这处细节也让二人的见面顿生悬念,波澜曲折,舞台效果颇佳。

  总体而言,越剧《枫叶如花》经过精心打磨,从剧情到表演都臻于成熟。无论是对谍战题材的开拓,还是对男女合演新阶段的艺术探索都可圈可点,在革命题材戏曲中自成一格。同时,它对越剧剧种今后创编相关题材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作者系《中国戏剧》杂志主编,编审)

本版图片均为越剧《枫叶如花》剧照和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