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谱写岭南电影新篇章
——写在广东影协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栏目:岭南艺坛
作者:闫少非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东人对中国电影贡献最大,特别是对早期中国电影的贡献最大。”曾任中国影协主席的夏衍曾言。

  翻阅百余年中国电影史,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的广东有着深厚的电影渊源,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光影传奇,留下了一部部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尤其是一批杰出的广东电影人,为中国电影发展留下了坚实的印记。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人的郑正秋是广东潮阳人;另一位潮阳人是中国影协第一任主席蔡楚生,其编导的《都会的早晨》《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多部影片,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著名电影技术专家、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的司徒慧敏是广东开平人;主演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有电影皇后美誉的胡蝶是广东鹤山人;被赞为“默片时代戏路最宽、最有成就的一代影星”阮玲玉是广东中山人。其他如著名演员陈云裳、张织云、严珊珊,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电影院线投资发行专家罗明佑,电影战略家黎民伟等,都是广东籍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珠江电影制片厂应运而生。植根电影文化深厚的岭南宝地,勇为人先的珠影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一大批饱含生活气息、岭南韵味、呈现广东风貌的南国电影佳作不断涌现。蔡楚生、王为一联合执导的《南海潮》开岭南电影之先河;王为一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树立了粤派喜剧风格;徐韬执导的《关汉卿》汇聚粤剧名家、演绎经典故事,为我国戏曲电影百花园增彩添色;《大浪淘沙》《跟踪追击》等影片也深深打下了南国烙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勇立潮头的珠影人持续推动南国电影流派的发展和成熟,重铸光影辉煌。以《海外赤子》《乡情》《乡音》等为代表的岭南风情电影,将岭南的独特风光与特色故事有机融合,反映真实生活,关注个体命运;以《雅马哈鱼档》《特区打工妹》《商界》等为代表的南国都市电影,立足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反映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变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写实风格;以《孙中山》《廖仲恺》《冼星海》为代表的人物传记影片,生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气质,为发生在广东这片红色土地的动人故事抒情立传。这些电影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0年3月,广东影协成立。一批抱持电影情怀、执着岭南文化的电影人,在珠影和广东省影协的舞台上不断创新开拓、砥砺前行,带领广东电影人用心、用情、用功讲好广东故事,谱写岭南电影新篇章。近年来,广东影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电影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引导广东电影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了一批继承传统精华、凝聚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推出了一批德艺双馨的新时代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作出积极贡献。

  传承优良传统,赓续先辈荣光。广东有着优良的电影传统,以郑正秋、蔡楚生、司徒慧敏等为代表的广东籍电影先辈,潜心研究,积极探索,用生动的创作实践拍摄出符合中国人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电影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初创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珠影厂的电影前辈立足广东本土,扎根岭南文化,开创南国电影流派,以独特的思想意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中国电影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广东影协自成立以来,积极引领电影人致敬先辈、礼敬传统,学习先辈电影艺术家探索创新、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赓续他们所开创的南国电影风格,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挖掘广东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热忱描绘改革开放浪潮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和感人形象,传递真善美,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围绕中心大局,打造特色品牌。近年来,广东影协紧紧围绕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双区驱动”“双核联动”重大战略及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重点工作,发挥各地优势、深入整合资源,精心打造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展)、“粤影风华”优秀广东电影展映系列活动、粤海青年电影论坛等电影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之夜”“‘艺’起战‘疫’,广东电影人在行动”等特色活动。结合广东电影和岭南文化特色,深度打造地域性特色品牌。推动电影和戏剧深度融合、强强联手,推出精品戏剧电影——《南越宫词》《传奇状元伦文叙》《白蛇传·情》《刑场上的婚礼》等佳作,这些影片不仅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瞩目和青睐,同时也以异彩纷呈的戏剧表演和奇观呈现的电影技术,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在广东省市联动、整体发力的作用下,将“佛山功夫电影周”这一“功夫名片”由佛山拓展至广东省,再延伸到香港、澳门,对融通传统文化、促进交流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加强理论评论,发挥阵地作用。近年来,广东影协高度重视理论评论工作,组织了“导演之家”学术交流会议、“周末电影讲坛”,为《白门柳》《柳毅奇缘》《榫卯》《小伟》等影片开展了学术研讨或观摩交流,并在微信公众号创办“南方电影视点”专栏,围绕深入分析电影发展形势、评估省内观影人群结构变化、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等问题,深入开展交流、促进理论争鸣,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聚焦“文艺两新”,培养电影粤军。广东因其悠久的电影传统、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地域风情,深深吸引着电影界的“文艺两新”人才。广东省影协围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延伸工作手臂,团结服务“两新”人才,打造新时代电影粤军,做出了扎实有益的探索。为“两新”人才较为聚集的广州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广州1978电影小镇、岭南风光(惠州)影视管理服务公司、深圳罗湖梧桐山宏博昌荣传媒文化谷等授予创作培训基地称号,不断加强对“两新”人才的团结引领。充分发挥祝希娟、丁荫楠、张良、王静珠等广东籍和在粤工作的德艺双馨电影艺术家的示范榜样作用,加强对“两新”人才的思想引领和创作扶持,为促进电影事业繁荣、培养新时代岭南电影高端人才、领军人物,作出扎实贡献。

  广东,经济发展的前沿,岭南文化的热土,中国电影在这里吸吮传统文化的营养,沐浴太平洋的海风。“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期待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赶海人满怀豪情、踔厉奋发、孜孜进取,精彩讲述岭南故事,赓续优良传统血脉,推动中国电影、广东电影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焕发出新的绚彩光芒。

(作者系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广东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