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文化内涵
栏目:观察
作者:陈夕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复杂,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聚居。这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因素造就了该区域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成果和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现象。其中,左右江流域作为壮族人口集中聚居的区域,承载着壮族人民引以为傲的珍贵文化艺术成果。作为一个以能歌善舞著称的民族,壮族有着“以歌为乐,唱歌为戏,倚歌择偶”的传统风俗习惯,也因此形成了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壮族民歌。相较于其他壮族地区的民歌,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艺术文化特点更为鲜明纯粹,具有原生性,突出反映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是壮族民歌艺术的典型代表。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音乐特征

  壮族民歌,即壮族传统民族音乐形式,是壮族人民用壮族方言创作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族民歌艺术产生于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生产过程,广泛存在于壮族人民的劳作生活、娱乐休闲生活、情感生活之中,比如壮族农村的上山下地、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社交娱乐,人们都习惯于通过民歌表达情感。壮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将民歌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左右江流域这种典型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盛誉,被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壮族民歌包括山歌、小调、叙事长歌、风俗歌和儿歌等类型,有诗诌、唱歌、诗曲和自由体山歌等体裁。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艺术特点更为鲜明独特。近年来左江流域的壮族民歌深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左江流域广义上包含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各县和百色市部分县,在这里诞生了闻名遐迩的“龙州天琴”“大新高腔诗雷”“龙州调”等壮族原生态民歌音乐。左江流域壮族民歌主要分为唱诗、童谣和山歌等种类,不同类型的壮族民歌风格韵律各有特色。首先,唱诗中的“大新高腔诗雷”,具有声调高亢及和谐的二重唱特点,高调尖腔,音乐节奏优美,气势恢宏,通常被当地壮民用来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还有大新县的“诗三句”,是用壮语创作的抒情山歌,每首3句,每句7个主要音节,句子前后押韵,形成了比喻丰富、朗朗上口的山歌。其次,壮族童谣的艺术特点为内容通俗、结构简单、形象生动、节奏优美、擅用修辞、朗朗上口。作品富有壮族生活气息,演唱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变,比如扶绥县的两人二声部童谣、男女齐唱童谣和童谣独唱,演唱形式各不相同。最后,左江流域壮族山歌的艺术特点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较为著名的“龙州山歌”分为壮族山歌和汉族白话山歌,有四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等形式。山歌的曲调分为长音和短音两种,长音抑扬顿挫,短音和谐悦耳。比如“金龙山歌”有三句诗和短音调两种,其曲调具有婉转动听、灵动悦耳的特点。

  右江流域的壮族民歌形式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深刻。根据其内容、形式和性质,右江流域壮族民歌大体分为叙事类原生民歌、仪式类民歌和新民歌。首先,右江流域壮族叙事类原生民歌在内容上较为生活化,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右江流域的“壮族嘹歌”,是壮族人民“以歌为乐”的典型表现。嘹歌在曲调上具有哈嘹、那海嘹、斯格嘹、的客嘹、长嘹、喝酒嘹等独特的风格,在题材上广泛涉及人民生活劳作、青年男女情感等内容,整体上具有旋律流畅灵活、节奏简单、曲调和谐、歌词押韵、情感色彩浓厚的特点。其次,右江流域壮族仪式类民歌主要是基于壮族民族文化产生的,这类民歌根据地方习俗和语言的不同也各有特点,比如“泗城壮族巫调音乐”的歌词语言优美独特、内涵丰富神秘。这类民歌结构简单,情感丰富,节奏曲调独特、灵活多变、张弛有度。最后,左江流域的壮族民歌随着时代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和特点。很多作品在创作上加入了不同声部的合唱形式,在演唱方法上也博采众长,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手段方式,以适应时代艺术发展的审美趋势。

  通过对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音乐特征的具体分析能够看到,该区域壮族民歌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情感性,歌词创作贴近日常生活,结构简单整齐严谨,注重韵律美,在修辞上擅用比喻和比兴等手法;歌曲曲调韵律独特、丰富多变、灵活动听,富有节奏感;歌曲演唱更是形式多样,适用于不同场合。总之,左右江流域的壮族民歌在音乐特点上彰显了壮族人民淳朴真实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态度。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文化内涵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特征,同时其民歌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极其丰富和深厚的。左右江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壮族先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形成了该区域壮族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是支撑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艺术传承发展至今的基础和动力,是壮族原生民歌的精神内核所在,是壮族人民自古以来所秉持的民族精神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情感的集中表现。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生动表现和诠释了左右江流域壮族人民的社会习俗文化、民族宗教文化、自然生态观、情感价值观以及历史文化。首先,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展示了该区域壮民的社会习俗文化。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内容具有生活性和民族地域性特点,全面描绘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日常和各种风俗习惯,涉及壮族人民的婚丧嫁娶习俗、劳作内容和娱乐休闲方式,比如传统仪式歌《哭丧歌》《花烛歌》 《劳动歌》等。其次,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产生也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壮族人民热爱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自然观。大量描绘和赞美山川河流风光的壮族民歌一方面展示了左右江流域独特美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壮族人民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如《美丽崇左等你来》等。此外,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还体现了该区域独特的民族信仰文化。左右江仪式类壮族民歌表现出了壮族人民对祖先、神灵和图腾的崇拜。比如歌曲中“山神土地保平安”的歌词表现出对土地神的崇拜,《蚂虫另歌》中所表现的对青蛙的崇拜,还有大量为祖先祈福的民歌。最后,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也表现出该区域壮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情感特征。一方面,壮族人民在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永远是积极向上、乐观大方的,无论生存条件多么艰苦、工作多么辛劳,他们总能以民歌表达和释放情绪,始终保持着希望和热情,这是壮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在情感价值观上,壮族民歌中所表现的壮族人民对待情感问题时总是大方坦然、淳朴率真、真挚热烈的。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左右江流域是我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其民歌也展现了左右江流域的红色文化历史,表达了左右江地区独特的红色精神文化内涵,比如响彻八桂大地的《红火的左右江》和《左江流水慢悠悠》等。

  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无论是在音乐特征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珍贵成果。当下,我们要做好左右江流域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保持永久鲜活的艺术文化生命力。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