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小考
栏目:拾遗
作者:史睥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12年6月10日至11日,刚刚随教育部从南京迁至北京办公的鲁迅即跟同事齐宗颐赴天津考察“新剧”。“新剧”演出场地在广和楼,剧目为《江北水灾记》,表现的是当时河北省发生的严重水灾。因为该剧将正在发生的大灾及时搬上舞台,鲁迅认为“勇气可嘉”;然而内容浅薄,演技不佳,相当于一出粗糙的活报剧,所以鲁迅又认为“识与技均不足”。对于“新剧”这样一种表演形式,鲁迅曾经寄予厚望。他在1913年撰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建议在中国兴建新式剧场,“其所演中国新剧,或翻译外国著名新剧,更不参用古法”。鲁迅并不是反对演出传统戏曲,但希望“宜别有剧场,不与新剧混淆”。他在天津广和楼观剧时,就是旧剧新剧同时演出,都是折子戏,仍以旧剧目为主,所以感觉很不舒服。

  “新剧”这一概念中的“新”字,取义于《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艺术形式的诞生,政治思想上明显受到了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新民说”的影响,因此以“新剧”为“补助教育,指导社会,开通民智”为“新民”的手段之一;在艺术形式上则受到了日本明治时代的改良戏剧和西洋戏剧的影响。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新剧”的出现一般以1906年冬春柳社的成立为标志。春柳社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一个戏剧团体,创始人为1918年出家、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以及吴我尊、马绛士、曾孝谷、谢抗白、陆镜若等人。1907年,欧阳予倩加入春柳社,演出了《黑奴吁天录》,被视为中国近现代的第一部话剧。此后,春柳社在日本还演出了《热血》和《天生相怜》《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剧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介绍“新剧”时还应该补充以下两点:一是在春柳社成立之前,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书院于1899年冬开始演出话剧,当时称为“素人话剧”。1900年冬上海南洋公学也演出过“新剧”,以戊戌变法“六君子”的事迹及义和团运动为题材。1904年9月28日,上海南洋中学和上海民立中学于孔子诞辰日又“并演新剧”。1906年春,上海一些学生会组织成立了演剧部,演出“新剧”,只是因为范围小,影响远不能跟春柳社相比拟。“新剧”的演出主要在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北方演出“新剧”的城市主要是北京和天津。

  必须提及的另一点是,当时“新剧”的倡导者很多人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斗士。比如王钟声就是一位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他于1907年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专演“新剧”的团体——春阳社,后又在天津演出了以秋瑾、徐锡麟的革命史迹为题材的新剧;1911年12月他被清政府逮捕枪决。中国“新剧”的另一位倡导者叫钱於戏,江西人,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也是一位反清革命志士,曾编写新剧《新茶花女》。武昌起义时,他跟陈英士在上海响应,后任“沿浦总稽查”,1912年11月14日在一次战斗中被误伤致死,年仅21岁。所以,在特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新剧史上的第一页,是革命志士用青春和鲜血写成的。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过渡的桥梁,早期的新剧当然会瑕瑜杂陈。其优点是以社会教育为前提,以革新家庭为归宿,在表现形式上,以科白取代了唱腔,以素面取代了脸谱,以满服取代了戏服,以实景取代了虚景,以允许临场发挥取代了不能随意改变台词的陈规。主要局限是不能男女同台,因此仍然男扮女角。在中国学校的新剧团中,最有名的是1909年成立的南开新剧团。学生时代的周恩来曾参加过七部新剧的演出,其中有六次他都是饰演女角。

  鲁迅当年在教育部的任职,是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的科员,所以考察“改良风化,革新社会”的“新剧”是他的本职工作。鲁迅曾对“新剧”予以支持,但后来也看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剧界的分化:其主流部分在20年代末成为了左翼戏剧,以“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出现了田汉、洪深、熊佛西这样的左翼剧作家,产生了南国剧社、中国左翼剧团联盟这样的团体和组织。另一部分则进入了上海的室内游乐中心“大世界”,成为了所谓“文明戏”。以“新剧”为载体,在上海“大世界”“新世界”一类娱乐场所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地方戏,即上海滑稽戏,产生了一些风格独具的演员,以及《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等优秀剧目。

  自1928年“话剧”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之后,一度“不中不西,亦新亦旧”的“新剧”就退出文艺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