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有戏 人才先行
栏目:两新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浜,有戏。这里村村有戏台、家家有戏迷,戏剧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共同爱好。2021年,素有“山歌马灯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被评为2021-2023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戏剧之乡)。

  为进一步夯实松江优秀传统文化和戏剧文脉基础,打响“戏剧之乡”文化品牌,使戏剧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由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松江区文联为指导单位,松江区新浜镇人民政府、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主办的“戏剧之乡”松江区新浜镇首届“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在9月、10月紧张进行着。

  “文化传承发展,人才培养先行。此次编剧工作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指示精神,通过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热爱乡土、乐于奉献的戏剧创作人才,构建戏剧创作人才梯队,创作出一批具有艺术高度和生活温度的戏剧新作,不断传承、普及、发展和壮大上海之根的戏剧文化,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助力‘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松江新城建设。”“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的创立者、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陆军说。

  工作坊学员郑小春爱好文学、艺术、戏剧,处女作戏剧小品《情怀》在1999年松江区新桥杯戏剧小品大赛中获得创作表演二等奖,近年来创作了小戏、小品和表演唱之类小作品,在乡村舞台上演出。参加“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的学习,对于郑小春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心愿。作为新浜人,郑小春认为新浜“戏剧之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扎实的历史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新浜境内有始于明隆庆年间的隆庆寺,有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的大方禅院、清康熙年间初形成的泗圣址河文化,以及“花篮马灯舞”“新浜山歌”和长篇民间抒情诗《庄竹姐》等,可谓是文脉悠长、底蕴深厚。

  “从1974年以来,由陆军、欧粤等人组成的文艺创作小组开始,新浜人先后创作了沪剧表演唱《四个老汉上河塘》《改土治水颂》、越剧表演唱《展宏图》、锡剧小戏《半亩草药园》、沪剧小戏《分家》《母女情》等,这些节目先后都走出新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陆军的《定心丸》以及他创作的近40部大型戏剧和数十部小戏,都带有新浜的印记。还有欧粤的《捣浆糊》、张林琪的《灶边井》、姚水君的《‘糯米团’设宴》等。近年来,年轻人也脱颖而出,去年获得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的大型原创儿童音乐剧《公鸡下蛋》等,以上这些都充分展现了新浜‘戏剧之乡’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果。”郑小春介绍道。

  而今的新浜,作为“戏剧之乡”的群众基础是非常深厚的,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据学员、新浜镇文体活动中心副主任沈杰介绍:“绿地公园、百姓戏台、农家书屋、数字电影放映室等设施不但给当地群众搭建了文体活动平台,更为广大群众带去了精神食粮。在新浜,白牛塘的传说、庄大姐的情歌代代传、人人唱。荷花节、牡丹节的多年举办深得国内外游客的好评。南杨村、胡家埭村、文华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是走在全区前列。”“新浜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戏台,还成立了‘荷乡创作室’,活跃在乡村每个角落的数支文艺沙龙,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家门口看戏,已不再是奢侈的欲望,更是一种时尚。这次培训班的成功开班,更进一步说明了新浜‘戏剧之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爆发力。”郑小春说。

  学员陆琲琲的创作曾获农行杯松江首届原创剧本大赛二等奖,创作的《梦想清单》在筹备中。“我一直以为自己会两点一线到退休,直到遇到陆军老师,我心中的那团‘三昧真火’又重新燃起来了。心里有团三昧真火‘很可怕’,因为它能让你浮现各种奇怪的想法,像纵身于多次元空间,让人脑洞大开,但是当真正沉下心来,却又仿佛回到平行世界的童年时代,骑着自行车和小伙伴在新浜的乡间穿梭,讲述着乡间趣事,想象着长大后的样子。我有个装着舞台的梦,或许这是心得归处。”陆琲琲说:“戏剧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戏剧正是把生活搬上舞台,这个日益变迁的小乡镇上人人相传的故事和山歌,和那些身边听到的、看到的,上演着最真实的感动、最意想不到的结局,这些真正能体现新浜人勤奋踏实、坚韧勇敢、乐观向上的品质,都是我接下来创作的重要元素。”

  在工作坊的学习,让郑小春、陆琲琲等50多位学员更加坚定了戏剧创作信念。“戏剧是现代人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造‘戏剧之乡’则是现代农村对高品位文化生活、高程度文化自觉的卓越追求。‘戏剧之乡’不但要能将丰厚灿烂的历史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向世人传递,更要以聚焦江南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农耕文化等这些元素植入其中,以‘戏剧之乡’为品牌,提高新浜文化的标识度,实现‘戏剧之乡’的全部意义。”郑小春说。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