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信俗:民众自我构建的精神空间
栏目:非遗
作者:南山牧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一次会议中听到建瓯太保信俗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我很高兴,但也颇感惊奇。家乡福建省南平市建瓯是千年古城、闽地重镇,史书记载“建备五方之俗”,称得上是闽地民俗大观园。虽经历千年岁月洗礼又遇社会转型,但至今仍可以见到古城保存下来不少民间信俗。记得读小学时,每天早上上学时,都见奶奶点香祭拜大厅案桌上供着的一块牌子,喃喃低语后拜三下,在香炉上插三根香。有次放学回家好奇地走近案桌仔细看,那牌子上写着:“龙安岗99位太保侯王萧公大帝香位”。很不解地指着牌子问奶奶,为什么要供这牌子?龙安岗是什么地方?那里有99位太保,侯王、大帝官谁大?一连串的问题,奶奶只回答说,供着太保神明会保佑全家,还指责说小孩不许多嘴,用手指着神明会肚子痛。奶奶的话很有效,我不敢再说什么,只把对龙安岗的好奇埋在心底。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今天太保信俗从百姓日常生活上升到官方保护的层面。带着儿时的好奇和当下的激动,我迫切想上龙安岗去寻秘。正巧先生的好友认识龙安岗太保庙会计龚仁成,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在太保成道日头天晚上进山。因为那晚,信众按生活中祝寿习俗纷纷上庙为太保贺寿,很热闹。

  从建瓯城区走向龙安岗,还是有一段距离。田野在车窗外层层卷去,很快就卷出了它的本色。平坦的水泥路面,电线杆不少,但它们仿佛有点冷清;公路边农民自造的瓷砖楼房,一排排,浑身透着土色,正酣甜舒适地睡在大地怀抱。兀地躺着一条绿道,让人心头一暖,但四周一看,依偎着它的是一片片田野。走到十字路口,一座小土屋里泄出的烛光,忽明忽暗,似乎指明着人们朝山的路……

  那绕绕弯弯的山路并不宁静,没几步,就要停下等着迎面而来的车,停停走走,越走越觉得山道修筑得很好,可接纳几百辆车上上下下。这要感谢近年来当地政府与太保庙的合力悉心修建与护养。车灯照亮前方的路,弯弯绕绕的行程,仿佛把自己绕进历史的隧道,看到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历史场景——南来北往的香客,背着行囊,在路边的树下草中,指指点点,相互谦让,促膝长谈,夜深了,他们铺席裹毯而眠。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路连结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结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龙安岗位于市区20多公里外小松龚墩行政村吴墩自然村境内,山体小,海拔仅656米,是环绕小松名胜将军山的一座小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龙安岗西北处,呈蟠龙之势,建有太保庙,目前由龚墩、吴墩等5个村共同管理。

  有资料说太保庙建于北宋年间,但至今无法考定太保的由来,民间几种说法时间相距较远。一是萧氏祖先传说的说法,史上小松就是移民聚集地,一姓一村落,祈求祖先护佑,不忘根本。一是王延政敕劫传说的说法。王延政是五代十国时期开闽王王审知的儿子,在家族上演腥风血雨的皇权争夺战时,据建州(建瓯)建国称帝,名殷,年号天德,仅三年就灭亡了。这个不被正史待见的国王,这个不被史官惦记的王朝,却存活在建瓯百姓的传说中。王延政在位期间,苦于母亲双目失明,在建瓯城内(今磨坊前一代)专门建造了一座盲人村,为所有盲人及丧失生活能力的人提供住所和经济上的支持。正是由于盲人村的存在,一代一代的百姓享受着王延政的保佑,而官员们也不敢怠懈,努力延续王延政开创的惠政。

  也许是王延政开创盲人村的慈善事业代代相传,扶贫帮困在古城蔚然成风成俗,官民从俗从心。一百多年后,生活在建宁府的朱熹,在盲人村附近挖了一口艮泉井,并撰《艮泉铭》,其中“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赞美建州扶弱济贫的良好风俗,也警示人们喝水不忘挖井人。

  庙前广场,摊位前人头攒动。买太保经筹、鞭炮香烛,买小吃、冷饮,还有搭着台播放的流行歌曲,会让你忘了这里是深山,此时是午夜。走近庙前,门口对联“心存善念结缘龙安岗,行致良知托庇太保公” ,是对登山入庙门的众生最好的启示。大门两边供孔子像、华光菩萨,正对面台阶上的大厅中间供奉着三尊太保,两旁96尊文武太保,左厢供观音,右厢供陈林李三位大奶。两厢都无殿门,不用拐弯抹角,没有装饰,陈设简单,水泥的供桌,泥土垒的围墙,方便上香,方便敬神。完全是民房建筑风格,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这样的格局,在这山上一点都不奇怪。民间祀庙体现百姓风格,亲切、自然、方便,它是民众自我构建的精神空间,满足他们现实生活一切需求。

  龙安岗太保庙的命运,兵燹、火灾、风雨一次次将它剥蚀毁坏,然后又有一群群的乡民含辛茹苦一次次把它修建。现存吴墩村吴姓村民家中的石碑,记录了民国时村民以田为资修建太保殿的历史。而这次规模较大的建设,据说是感恩太保神明在一次泥石流灾难中救了该村吴姓人家的女童。报恩修庙,还愿投资,正由于乡民这份朴素情感,龙安岗太保庙一直香烟缭绕。

  进香的人流不规则地流动着,但每个人都按仪规在一个个神殿里完成祀神仪式:点烛、燃香、上供品、许愿或还愿、烧纸钱,最后放鞭炮。心愿已诉说了,还愿也已了,人们愉悦轻松地离开。或许在这8个小时的行为里,他们读懂了敬畏,体味到了那源于先秦、来自庙堂的礼节。“礼失而求诸野”。我想,此时此地,在深山僻远的庙宇里,每个人的仪式行为,延续着的正是中国礼乐文明的传统;香火点点,跳跃着的是中国礼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