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傩戏“咚咚推”
栏目:非遗
作者:江月卫  来源:中国艺术报

傩戏《跳土地》 新晃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戏台在山寨的一个高处。午后,我伫立在鼓楼下的舞台前,陶醉于戏中。

  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流行的侗族傩戏“咚咚推”,是在鼓声“咚咚”和包锣声“推”的反复击打中进行,“咚咚推”亦因此而得名。戴面具是傩戏的一个特点,主要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认为人戴上面具就成为了“神”,又对疫鬼增加了威慑力。2006年,侗傩“咚咚推”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台戏演绎了一段佳话,讲述这个家族的历史。侗族在发展过程中,历史的繁盛与衰落、稳定与变迁,文化的传承与消失、接纳与摒弃,都在“咚咚推”的流传中得到体现或受到影响。

  听到鼓声,村民们来到了鼓楼前,是那样的不约而同,又是那样的不离不弃。收工回来,还来不及放下端在手上的碗筷,一边看一边吃饭。尽管看过无数遍,但百看不厌。

  演员们的装束极为简单。面部全为傩面具,青一色的粗布衣服,有长有短。舞台前没有幕布,演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在观众的监督下进行,可谓阳光作业。演出前,所有的演员都要穿上戏服,参加祭拜仪式。面对猪头雄鸡,沐手焚香,虔诚地作揖磕头。附近一带的傩戏,都以东山圣公、南山圣母为傩神,唯独“咚咚推”以盘古大王和飞山大王为傩神。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在历史上流传久远,传播广泛。飞山大王是五代时的一个大官,叫杨再思,他是五代时侗族人的首领,当时侗族人受到攻击,面临灭族的灾难,是杨再思使侗族人避免了这一灾难,他死后,侗族人立庙祭祀他,飞山庙就成了侗族的象征。侗族人迁到哪里,飞山庙就修到哪里。“咚咚推”和天井寨的村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天井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天井寨人也以拥有“咚咚推”为骄傲。

  戏的剧情在今天看来有些简单,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表达农人们的美好愿望、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讲叙农人在田中耕耘,田头有土地庙,农人见到了土地神,向其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民安康,土地神慨然允诺,最后农人向土地神答谢感恩,开场必演此剧。

  整个演出中,《盘古会》使我最难忘,剧情讲叙盘古召集人和牛马鸡一起开会,确定寿缘。说人的寿命二十年,不愁吃穿,牛和马的寿命四十年,很辛苦,鸡的寿命是十年,得一个吃一个。盘古最后确定,牛马鸡减一半给人类。因此,人的寿命就到了六十五岁。但人的一生在二十岁前是自己的命,无忧无虑,有五年是鸡命,得一个吃一个,存不到钱,最后四十年是牛和马的命,很辛苦。

  剧情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侗族人民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菩萨反局》是一出独角傩戏,通常人们对于菩萨毕恭毕敬,而在这出戏中,充满着人对菩萨的调侃。人居然要求绑在他前胸的菩萨背他下山、背他上山。演出用到的这尊菩萨像,已经在天井寨保存了一百多年。平时,他们设坛供奉,而到了演出“咚咚推”时,就只好委屈这尊菩萨了。

  他们敬重华佗,鄙视看香婆和巫师,就让华佗大显身手。在《天府掳瘟·华佗救民》中,村寨中因鬼蜮作祟而瘟疫流行,村人皆染疾,猪死牛倒地。请来看香婆看香,无法制止瘟疫;请来巫师冲傩,仍无济于事。适有华佗走乡看病,被留至寨中,华佗为村民破开肚腹,清洗患病肠肚,施以药草,瘟疫被制止,黎民得救。

  为缓解生活之沉重,就有了诙谐成趣的剧目。《铜锣不响》讲述寨佬将一面铜锣交由寨上后生杨腊柱保管,并要他经常巡逻,如发现有土匪来犯之类,就敲响铜锣报警。杨腊柱日夜看守了大半年,并没有发现敌情。于是,就用铜锣向小竹生调换了一只猪颈圈来煮了吃,铜锣则用竹簸箕糊上牛皮纸代替。后等敌人来犯,杨腊柱手中“铜锣”敲不响了,危急之中,小竹生敲响了铜锣为他解了危。《土保走亲》讲述土保去岳父家祝寿,提鸡前往,半路解手行方便,鸡飞无踪,土保返回。其妻打发他买点豆腐再去,半路又解手,土保担心豆腐也像鸡一样飞跑,遂将豆腐用石头压住,豆腐烂,土保只好返回。其妻生气了,让他带两枚鸡蛋去遮脸面,到了岳父家,花狗吠,土保将鸡蛋打在狗脸上,身无一物的土保自是无颜迈进岳父家大门,悻悻而返。

  还有一些剧目是表演三国戏的,如《桃园结义》讲述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 《古城会》讲述关公与甘、糜二嫂抵古城,得知张飞下落,欲相会,张飞不肯开城。关公表明心迹,张飞更生疑心。后关公在张飞擂鼓三声中,斩下蔡阳首级。张飞释疑,开城相会。《开四门》为傩舞,展示关公盖世无双的刀法,分为上马、磨刀、摆刀、刀钻胯、刀过头、砍刀、舞刀七个部分,凡傩戏中以关公为主角的剧目,必演《开四门》。

  他们崇拜关羽,就让关羽在戏场上出尽风头。《云长养伤》讲述关公出征,被庞德射伤肚子,后得华佗为关公治疗后痊愈,愈后的关公登场舞刀,舞得飞砂走石,树斜竹倒,舞得天上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若逢天旱搬演“咚咚推”时,必演唱此剧。 《关公捉貂蝉》讲述王允、吕布、貂蝉与二小鬼欢娱歌舞,关公欲捉貂蝉,后刘备、关公、张飞同战吕布的故事。结束舞《造反》,讲述由关公、蔡阳各率领一支人马戴上除牛狗以外的所有面具,在戏场上穿花、舞蹈、奔走、呐喊,以象征两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据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年因反清复明被镇压,便在《造反》这出剧目中尽情发泄。

  “咚咚推”又称为跳戏。每个角色上场后自始至终都要跳,这种台步是别具一格的。锣鼓点中,演员迈着沉稳的步伐,每一步都有深深的内涵。不论是威严的关羽还是淘气的小鬼都要跳,只在道白和歌唱的时候才允许停下来。这种跳步称为“跳三角”。即左脚先踩上三角形的一个点,右脚接着跳三角形的另一个点,左脚又接着跳三角形的最后一个点,三步完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接着跳下一个三角形,把规定的调度跳完。这就是“咚咚推”的基本台步。“咚咚推”的台词和唱词都不多,但又要表现故事情节,因此有了哑剧表现。在情节上,亦可作若干改动。如《天府掳瘟·华佗救民》一剧中,农人们将华佗变成了一个他们想象中的驼子,并让这个弯腰驼背的华佗像侗族郎中那样走乡串寨,为人畜祛病消灾。这些演出的舞台处理,是按照当地人自己的想象、审美心理、生活习俗、欣赏习惯来进行创作的。因此得到了侗家人的承认。

  “咚咚推”的服饰分为将军一类人物的服饰和文官、神仙与读书人的服装,以及按照角色原型来设计的剧中其他人物的服装。道具如农具、蚊刷、师刀、排印、拐杖、武器等,都按照当地习俗设计,它们与整个演出的风格是统一的。

  “咚咚推”完全用侗语演唱与传承,作为一种原始戏剧,它依附于宗教祭祀而产生,一些剧目不仅是戏剧的雏形,从中可以看出从傩舞到傩戏的过渡,为研究中国戏剧的发生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咚咚推”作为一种侗族傩戏,增加了许多汉族的内容,是汉族文化和侗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通过对剧中人物侗族化的处理,给这些汉族人物的形象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华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现象为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交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山寨的这场戏,一直“咚咚推,咚咚推”地反复行进着,其实,唱的不是一曲戏,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一个普通日子。

  我在低处鼓起了掌。我崇拜那个不快不慢的鼓点。正如人生走在路上一样,不快不慢,每一步都踩在点上,每一个点都有支撑的地方。